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十二篇会计档案管理制度1第一条会计档案的范围会计档案的范围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数据、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五个部分。
1.会计凭证包含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等。
2.会计数据主要指电算化中的会计数据,包含以光盘存储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包含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会计软件系统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和其他会计资料。
3.会计账簿包含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各类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辅助登记备查簿。
4.会计报表指按要求由财务部门上报的各种会计报表、统计报表、劳资报表等。
包含月报、季报、年报及其他临时报表。
5.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属于经济业务范畴,到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关数据资料。
如: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务清查汇总资料、核定资金定额的数据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第二条主要会计档案的生成1.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在计算机上直接编制记账凭证,由计算机打印输出。
2.会计账簿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员根据已经办理完毕的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
各账户的明细账由计算机按月打印输出。
总账由计算机按月打印出科目余额表替代。
3.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由计算机按报表填报的要求打印输出。
第三条会计档案的装订会计凭证的装订会计凭证每月装订一次,装订好的凭证按年分月归档。
装订前的准备工作:①分类整理,按顺序排列,检查日期、编号是否齐全;②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对大的张页或附件要折叠成同记账凭证大小,且要避开装订线,以便翻阅时保持数字完整;③整理检查凭证顺序号,如有颠倒要重新排列。
发现缺号要查明原因。
再检查附件是否漏缺;④记账凭证上有关人员的印章是否齐全。
装订时的要求:①用“三针中引线”法装订;③凭证外面要加封面;③装订凭证厚度一般为1.5厘米。
装订后的注意事项:①每本封面上填写好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员签章;②在封面上编好卷号,按编号顺序入柜,并在显露处标明凭证种类编号。
2.会计帐簿及报表的装订各种会计账簿由计算机打印输出后,按月装订成册。
各类报表在报送后将留存的报表按月装订成册。
第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1.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要每日进行机内数据库备份,每半月进行光盘刻录。
2.账表打印和日常核算同步进行,记账凭证、刻有数据的光盘、打印出的各种账表(经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签章后)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管。
3.会计档案保管人员依据会计岗位工作职责的规定,对所保管的档案内容及范围负相应的责任。
4.各种会计资料包含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光盘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会计档案管理,保证资料完整,使会计档案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及《集团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会计档案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它既是本单位档案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会计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各级领导应重视,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
档案部门和财务部门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各级机关的档案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对所属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
第五条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包含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和电算软盘资料),应由财务部门按照归档的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定成册。
第二章会计档案的分类及编号第六条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包含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三种)、记账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等。
第七条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它包含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各类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辅助登记备查簿等。
第八条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会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度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第九条其他会计档案包含:(一)文书部分:1.各种经济合同、协议、担保书契约及其附件;2.年度财务计划,年度财务工作计划,年度财务工作总结,年度财务决算编审工作的要求,财政、财务工作会议文件及资料;3.各种财务分析资料(包含资金分析、经济活动分析、成本情况分析);4.各种调查报告和典型经验;5.资信证明;6.重点工程决算资料;7.各种投标保函;8.城建制划转、撤销、合并单位的全部交接资料。
(二)表单部分:年度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报表(包含统计、质量、劳动工资、安全生产、设备情况、科技成果及效益等);财务检查报告;国库券和其他债券分配和统计报表;会计人员统计表、会计人员考试情况统计表;会计人员考核资料;会计证登记表;职称评定审批表;会计达标升级申报、验收、审批表;先进会计审批表;报废后的固定资产卡片;各种台账、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三)电算化部分:会计电算化存贮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第十条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
会计年度终了后,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立卷。
会计档案的整理采用“三统一”的办法,即:分类标准统一(一类凭证、二类账簿、三类报表、四类其他会计档案)、档案形成统一(案册封面、档案卡夹、存放柜和存放序列统一)、管理要求统一(建立财务会计资料档案簿、会计资料档案目录;会计凭证装订成册,报表和文字资料分类立卷,其他零星资料按年度排序汇编装订成册),并分门别类按各卷顺序编号。
第十一条会计档案编号级次:2/2/2/4,即大类/年度/类别/流水号。
第十二条大类是指会计内容的大类:01凭证、02账簿、03报表、04其他档案……。
第十三条年度是指会计内容发生的年份,如08.09……。
第十四条类别是指大类下的分类,凭证类别以月份划分01一月、02二月……;账簿类别分为01资产类、02负债类……;报表类别分为01主表、02附表、03内部管理报表……;第十五条其它档案类别分为:99其它。
第十六条流水号是指按会计内容的发生时序,连续编制号码。
如20xx年XX月份第25本凭证,应编为01080xxxxx5;20xx年第50份合同应编为0408xxxx0。
第三章会计档案的装订第十七条会计凭证的装订。
每月装订一次,须在次月10日前装订完成,按年分月妥善保管归档。
(一)会计凭证装订前的准备工作:分类整理,按顺序排列,检查日数、编号是否齐全;按凭证汇总日期归集(如按上、中、下旬汇总归集)确定装订成册的本数;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如订书针、大头针、回形针),对大的张页或附件要折叠成同记账凭证大小,且要避开装订线,以便翻阅保持数字完整;整理检查凭证顺序号,如有颠倒要重新排列,发现缺号要查明原因。
再检查附件有否漏缺,领料单、入库单、工资、奖金发放单是否随附齐全;记账凭证上有关人员(如财务主管、复核、记账、制单等)的印章是否齐全。
(二)会计凭证装订时的要求:用“三角两针引线法”装订,装订凭证应使用棉线,在左上角部位打上两个针眼,实行两眼一线并在凭证上方和左侧面各走两次线后再到背面打结,结扣应是死的,并放到凭证封皮的里面。
记账凭证装订完成后,要根据三角装订的大小进行完全包角,由装订人在记账凭证侧面注明年、月、凭证种类和起始号码,并在包角处的装订线封签处签名或者盖章。
装订凭证厚度一般为2-2.5厘米,保证装订牢固,美观大方。
(三)会计凭证装订后的注意事项。
每本封面上填写好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员签章;在封面上编好卷号,按编号顺序入柜,并要在显露处标明凭证种类编号,以便于调阅。
第十八条会计账簿的装订。
各种会计账簿年度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他账簿应按时整理立卷。
(一)基本要求:账簿装订前,首先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是否相符,账页数是否齐全,序号排列是否连续;然后按会计账簿封面、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按顺序排列的账页、会计账簿装订封底的顺序装订。
(二)活页账簿装订要求:保留已使用过的账页,将账页数填写齐全,去除空白页和撤掉账夹,用质好的牛皮纸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
(三)多栏式活页账、三栏式活页账、数量金额式活页账等不得混装,应按同类业务、同类账页装订在一起。
在本账的封面上填写好账目的种类,编好卷号,由会计主管人员和经办人签章。
(四)账簿装订后的其他要求: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缺角,错页、掉页、加空白纸的现象。
会计账簿的封口要严密,封口处要加盖有关印章。
封面应齐全、平整,并注明所属年度及账簿名称、编号。
编号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借)款日记账、分户明细账。
会计账簿按保管期限分别编制卷号,如现金日记账全年按顺序编制卷号;总账、各类明细账、辅助账全年按顺序编制卷号。
第十九条会计报表的装订。
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及时报送后,留存的报表按月装订成册谨防丢失。
第一,会计报表装订前要按编报目录核对是否齐全,整理报表页数,上边和左边对齐压平,防止折角,如有损坏部位修补后,完整无缺地装订;第二,会计报表装订顺序为:会计报表封面、会计报表编制说明、按会计报表的编号顺序排列各种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封底;第三,按保管期限编制卷号。
第四章财务信息化档案第二十条数据资料管理与保密。
计算机内数据文件及其备份和作为会计档案资料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账册、报表,应按有关财会制度使用、保管。
(一)现金记账凭证及日记账的输出及保管。
现金收付业务要做到当日业务当日清。
现金记账凭证一律由专职会计人员将审核无误后的原始凭证按分录当日输入计算机并打印出现金日记账页,审核后交现金出纳人员核对现金库存,相符后出纳员及主管负责人在账页上盖章,按月编页码装订成册加盖封印,年终将各月现金日记账顺序装订成册,加盖封印妥为保管。
(二)银行记账凭证、账册的输出与保管。
有关财务人员必须及时把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分录输入计算机并打印银行日记账,以保证银行出纳当日业务当日清。
银行账页经出纳审核无误后,出纳和主管会计签字盖章,按日装订成册,年终将各月银行日记账顺序装订成册,并加盖封印,妥为保管。
现金、银行记账凭证可采取汇总的方式,装订成册,妥为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