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沟通名词解释:
非语言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使用除语言符号以外的各种符号系统,包括形体语言、空间利用以及沟通环境等进行沟通。
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
因此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
基本信息:
“非语言交流是不用言辞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可能进行反馈。
”(伯贡与赛因,1978)
“非语言交际指在一定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
这些因素既可以人为生成,也可以由环境造成”(萨摩瓦,1981)。
功能
非言语沟通的功能作用就是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归纳起来是:
1、使用非言语沟通符号来重复言语所表达的意思或来加深印象的作用;具体如人们使用自己的言语沟通时,附带有相应的表情和其他非言语符号。
2、替代语言,有时候某一方即使没有说话,也可以从其非言语符号上比如面部表情上看出他的意思,这时候,非言语符号起到代替言语符号表达意思的作用。
3、非言语符号作为言语沟通的辅助工具,又作为“伴随语言”,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有力、生动、具体。
4、调整和控制语言,借助非言语符号来表示交流沟通中不同阶段的意向,传递自己的意向变化的信息。
5、表达超语言意义,在许多场合非语言要比语言更具有雄辩力。
高兴的时候开怀大笑,悲伤的时候失声痛哭,当认同对方时深深的点头,都要比语言沟通更能表达当事人的心情。
和语言沟通的区别
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相互加强,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语言沟通
在词语发出时开始,它利用声音一个渠道传递信息,它能对词语进行控制,是结构化的,并且是被正式教授的。
非语言沟通
是连续的,通过声音、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渠道传递信息,绝大数是习惯性的和无意识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无结构的,并且是通过模仿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