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下学期七年级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五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jīn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无聊的时光,很适合反思和忏悔。
①jīn____________ ②忏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牡丹花瓣,迎风摇曳,好像垂手舞演员不停地摇动身上的佩玉。
②革命家庭了他,使他从小就走上了革命道路。
③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很多人追求成功,却忽视了成长。
A.繁密熏染只是B.繁密熏陶一味C.茂盛熏染一味D.茂盛熏陶只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家乡的荔枝花开了,荔枝树上蜂围蝶阵,这些小精灵呼朋引伴,吮吸着仙露琼浆。
B.网络清朗起来,就能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正确的三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C.由于大厦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监督机构工作不到位,结果造成重大事故,真是祸不单行。
D.该剧除了将广西地方文化特色与诗性话语相互融合,还穿插了许多令观众忍俊不禁的情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B.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就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畏艰辛的付出才能够实现。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爱读经典、爱读名著,让书香成为城市特征。
D.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5.填空。
(5分)(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虽然遇到挫折,但仍矢志不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悲哀苦闷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吧,____________ 。
6.名著阅读。
(2分)我迟疑不语。
“您尽管说,”船长对我说道,“他听不懂法语。
”我最后看了一眼生命垂危的船员,然后回答说:“他最多只能活两个小时。
”“无法救治了”“毫无办法!”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掉泪。
我又观察了一会儿这个奄奄一息的船员,生命正在慢慢地离他而去。
在笼罩着电光的病榻上,他的脸色显得越发苍白。
文段节选自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我”是____________ ,描写的是“我”在____________ 的海底经历。
从含泪掩埋同伴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尼摩船长虽外表冷郁但内心____________ 。
场面描写与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让人读来如身临其境。
7.综合性学习。
(5分)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针对汉字手写危机,2013年,央视强势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也广受关注。
汉字书写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股“汉字热”在中国悄然兴起。
(1)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而且意蕴丰富。
请仿照示例,说说“舒”字的意蕴。
(2分)(2)你认为,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_ 外,还有____________。
(2分)(3)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1分)二、阅读欣赏(共50分)(一)(4分)紫藤树李白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这首诗主要是通过吟咏紫藤树抒发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9.试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2分)答案:(示例一)借物抒情。
这首诗主要是通过吟咏紫藤树抒发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雕不典,意境清新。
(示例二)衬托。
“紫藤挂云木”,指出紫藤攀附云木而生。
可见,诗人以高大的乔木搭配柔韧的紫藤,既点染出紫藤树的高大形象,也借用“云”字修饰树,使树高度形象化。
(示例三)白描手法。
“花蔓宜阳春”,意为在这样温暖的春天里,紫藤树的花蔓切合时宜,点缀出烂漫的春景。
此句运用白描手法说明紫藤花蔓适合在春天的气候开放生长,笔触由树到花蔓,使紫藤树的形象更清晰。
(示例四)想象。
在前三句介绍了“树、花、叶”的基础上,笔锋一转写风,“香风留美人”描绘出紫藤花的芳香以无形的美和魅力吸引美人驻足的景致,实则以风写自己的感受,用风香赞大自然之美及紫藤花之香。
诗人运用超脱的想象力,以“留美人”作诠释,使风香具体化。
(二)(8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①,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②,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③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④,辞也。
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此之谓也。
”——《荀子·法行篇》,有删改注:①栗而理:坚硬而有纹理。
②刿:割伤,刺伤。
③情:真诚。
④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可爱者甚蕃蕃:(2)不蔓不枝枝:(3)廉而不刿廉:(4)瑕适并见并:11.阅读甲、乙两文,说说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
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叙述。
(3分)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3分)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3.试就选文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及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4分)14.选文语言极富审美价值,试任选角度做简要赏析。
(4分)(四)(14分)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马菁菁①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的总称。
写在前面即右侧的文字称“题”,写在后面即左侧的文字称“跋”。
这是由卷轴的形式特点决定,符合中国古代从右到左、从上至下的观赏习惯的,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鉴于字画中的题跋更常见、更典型,因此以字画为例解说题跋更合适些。
②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那时绘画是一种职业,画师无须读书认字,主要任务就是在寺庙里画壁画,或者去宫廷画皇帝、妃子的肖像,当然不会在画上署名。
只有极少的王公贵族才会在作品上留下“签名”,顾恺之就是目前所知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
③宋代是题跋的发展期,皇帝艺术家宋徽宗功不可没,他用瘦金体独创了一种签名——天下一人,这四个字叫作花押款,就好像是自己对自己的画进行认证。
上行下效,于是更多的画家开始在画上签名。
起初他们不敢堂而皇之地“签名”,只能偷偷地把名字写在树干上、山峰上。
所以,如果一幅画上有画家自己的签名,那通常是宋代以后的作品。
④元代是题跋的兴盛期。
到了元代,倪瓒那一批画家就彻底不顾忌“签名”。
他们的文人画,讲究“诗书入画”,有诗有序,作品才算完整,于是题跋成了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跋中除了签名,一般还要交代创作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者写首诗配合画面,生怕后人感受不到画家的情绪。
这样一来,对画家的要求就高了,不仅要会写诗,还要书法好,最重要的是会搭配,整体得美观。
画画的人变了,画作自然也就不同了,就好比文艺青年喜欢往各种“无聊”的地方增加难度,并且乐此不疲。
⑤除了书画家给自己的作品写题跋,更多的收藏家、鉴赏家也为作品写题跋。
比如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朝画家展子虔的画作《游春图》,本来没有名字,被宋徽宗收藏后,大笔一挥,在右侧写了“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
以后就叫这个名字了。
后世的收藏家、鉴赏家们,不断将自己的品评与鉴赏附于作品之后。
这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题跋,宛若绵延千年的艺术“点赞”,构成了一幅画完整的价值,使书画具有了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
⑥题跋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像破案一样提供这幅画的创作线索。
这幅画怎么来的,我的看法是什么……后一个写题跋的人也是根据前一个人提供的线索对这幅画做出自己的判断。
所以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千万不能略过题跋,比如《清明上河图》的题跋就足以拍一部穿越古今三生三世的电视连续剧了。
金人张著的题跋让后人破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之谜,但还有一个谜没有破解。
张著在题跋中说,宋徽宗也为《清明上河图》写过题跋,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画卷中却没有,而且画卷的长度也比明代李东阳题跋中所记录的少了近两米,这消失的部分去了哪儿《清明上河图》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⑦题跋是不是比原画更有看头总之,题跋就是一幅画存在的证据,是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字里行间,骨肉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