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航机场是航空运输的起点站、终点站、又是中转站和经停站。
2.机场按功能划分为:飞行区、航站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系统。
按其在航空运输网络中的作用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3.飞机起降飞行区由跑道、道肩、防吹坪、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以及可能设置的停止道与净空道组成。
4.防吹坪的宽度等于跑道加道肩的宽度;停止道的宽度与跑道宽度相等;跑道端安全区的宽度等于跑道宽度的2倍。
5.跑道方位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常年主导风向;常年主导风向的相反方向称为跑道的主降方向,相应的跑道端称为主降端。
西北风是指从西北吹来的风。
6.飞行区指标Ⅰ基准代码指按拟使用该机场跑道的各类飞机中最长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个级别;飞行区指标Ⅱ基准代字指按使用该机场飞行区的各类飞机中最大翼展或最大主起落架外轮外侧边间距分为ABCDEF六个等级。
7.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不等于实际跑道长度;它包括跑道、净空道和停止道若设置的长度,还必须同时考虑海拔高度、机场基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8.飞行区指标Ⅱ为D和E的跑道宽度不应小于45m,飞行区指标为F的跑道宽度不应小于60m。
9.飞行区指标Ⅱ划分标准10.并不是所有的跑道都要设置平行滑行道。
快速出口滑行道与跑道的交叉角不应大于45°,也不应小于25°,最好取30°。
11.滑行道桥应设置在滑行道的直线段上。
快速出口滑行道不应设在滑行道桥上。
12.机场土石方施工的特点:①密实性和平整性;②外观要求较高;③施工场区相对较宽阔;④土石方挖、填量基本平衡;⑤受自然影响较大。
13.压路机在碾压原则,要遵循从低到高、从边到中、先轻后重、速度适当的原则。
14.湿陷性黄土土基处理办法:①换土法;②垫层法;③强夯法。
15.土的可松性 K P=V2/V1、压缩性 K E=V1-V3 /V3; V1:天然状态下的体积;V2:开挖后的松散体积;V3:碾压后的体积16.稳定土碎石基础施工要求:①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间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
在有冰冻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 -3~5℃到来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②雨期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降雨时应停止施工。
已经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③土和粒料的最大尺寸应符合要求;配料准确;拌和均匀且防止混合料离析;严格控制基层的厚度和高度;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未铺面层前,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④碾压顺序:先轻后重;先轻型压路机 6~8吨初压1~2遍,再用15吨以上轮胎压路机或1 0吨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规定密实度。
⑤接缝处理:纵缝必须垂直相接;横缝必须垂直相接。
⑥养护时间不得低于7天。
17.级配碎石基础施工要求:①级配碎石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②碾压速度头两遍以~h为宜,以后逐渐增加到~h。
③采用12吨以上的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厚度不得超过16cm;采用重型压路机和轮胎式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可达20cm。
④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或急刹车。
⑤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18.机场道面的基本要求: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②良好的气候稳定性;③道面表面抗滑性符合要求;④良好的平整度;⑤耐久性;⑥表面洁净。
19.粗纹理用填砂法确定,细纹理用磨光值表示。
20.民用机场常用的摩擦系数测试装置主要有:μ仪拖车、滑溜仪拖车、抗滑测试仪拖车、表面摩阻测试车、跑道摩阻测试车、TATRA摩阻测试车。
21.多雨地区、飞行区指标为4D以上的跑道,宜在修建跑道时刻槽。
22.增加道面纹理深度的措施:刻槽法、塑性压槽法、拉槽毛法。
23.在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中,混凝土强度以弯拉强度为设计标准。
24.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在同等流动性下,增加混凝土强度。
25.混凝土道面养护的方法有覆盖湿治和喷涂养护,养护时间常温14d。
嵌缝材料常用聚硫密封胶和硅酮密封胶。
26.沥青混凝土道面主要采用间歇式拌合机。
沥青混合料宜用自卸卡车运至工地,装料前车厢底板及周壁应涂抹一薄层油水混合液,防止粘料。
为了保证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的温度不低于规定温度,应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加以覆盖。
27.改善混凝土流变性的外加剂有:塑化剂、流化剂、减水剂等流塑流减;增强物理化学性能的外加剂有:疏水剂、灌浆剂等。
28.灌注桩清孔方法有: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砂浆置换等;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29.沉入桩顺序一般有一端向另一端连续进行,当桩基平面尺寸较大或桩距较小时,宜由中间向四周或两端进行。
如桩基埋设有深有浅,宜先深后浅;在斜坡地带,宜先坡顶后坡脚。
30.一般的梁肋钢筋,先放箍筋、再安下排主筋、后装上排钢筋。
较长的钢筋一般接长后再弯制。
3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方法有:整体现浇、装配-整体施工、悬臂法施工、顶推法施工和移动式模架逐孔施工等。
32.当结构自重和飞机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向下挠度超过跨径的1/1600时,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应设置预拱度,预拱度值等于结构自重和1/2飞机荷载不计冲击力所产生的挠度。
纵向预拱度可做成抛物线或圆曲线。
33.造成机场土基过湿的水源:大气降水、冲击水源、地下水源、冻胀水源。
34.排水沟槽开挖一般从下游往上游开挖,以利于排水。
35.飞行区围界顶部应安装蛇腹式刺丝笼,围界高度不小于。
施工围墙不应低于。
36.真子午线是用天文测量的方法或陀螺经纬仪测定的;磁子午线可用罗盘仪测定。
方位角的关系如下:37.项目总工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测量人员持有测量上岗证。
38.导航系统包括:全向信标、测距仪、仪表着陆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9.仪表着陆系统使用跑道视程 RVR 和决断高度 DH 来表示。
分类如下:40.仪表着陆系统包括方向导引系统和距离参考系统。
方向导引系统包括航向信标、下滑信标;航向信标位于跑道进近方向的远端,波束为角度很小的扇形,提供飞机相对于跑道的水平指引根据机场净空条件,一般为2°~ 4°;下滑台位于跑道入口端一侧,提供飞机相对于跑道入口的垂直指引下垂:下滑台垂直位置。
距离参考系统包括指点信标;分为外指点信标、中指点信标、内指点信标。
其中内指点信标只有在Ⅱ和Ⅲ类着陆标准的机场安装。
41.监视系统包括雷达、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多点相关定位系统和空管自动化系统。
空管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多雷达航迹融合与飞行计划处理。
42.空管一次监视雷达包括:远程空管一次雷达、进程空管一次雷达、精密进近雷达、场面监视雷达。
43.导航台的电源开关应选用空气断路开关,电源系统中不得安装漏电开关。
44.导航台内设备安装顺序:安装接地装置、安装走线架、安装供电配电设备及电涌保护器 S PD 、安装机房环境调节设备、安装弱电设备、安装主设备、等电位连接。
45.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宜采用以下方法:①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体,外引接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②将垂直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③换土;④采用经实验或实践证明无毒、无腐蚀、环保的降阻剂。
46.铜质接地装置应采用焊接或熔接,铜质和钢制接地装置之间连接应采用熔接或搪锡后螺栓连接,连接部位应刷一次或两次防锈防腐处理。
47.通信导航监视设施人工水平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在建筑物入口处或人行道下不应小于。
钢质接地体的长度不小于,其间距不小于5m并均匀布置。
48.SPD连接导线应分别采用黄色、绿色、红色、淡蓝色和黄/绿相间的色标线,分别连接至L1、L2、L3、N和PE线上。
49.空中交通管制的机构包括: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塔台管制室、进近管制室、区域管制室、管理局调度室、民航局调度室。
空塔进区管民50.气象观测场四周10m范围内不应当有1m以上作物、树木、建筑物;场内仪器应当按照“北高南低、互不影响、便于观测”的原则布局。
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各传感器支撑杆应具有宜折性。
51.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由以下内容组成:机场运行数据库 AODB 、智能信息框架 IMF、应用模块、应用子系统。
52.AODB应至少储存一年的数据;IMF应提供监控工具软件;信息集成系统的技术架构可基于云计算;信息集成系统应支持一个航班至少3个代码共享。
53.值机引导、候机引导信息显示单组屏应至少同时显示2h内的高峰小时出发航班量。
到达航班信息、到达行李装卸引导信息显示单组屏应至少同时显示1h内的高峰小时到达航班量。
54.分散式安检系统的第一级设备是双通道安检机;集中式安检系统的第一级安检设备是高速自动探测型爆炸物探测系统 EDS ,第三级是CT型或多视角爆炸物探测系统。
55.围界报警系统由前端围界探测系统、配套摄像系统、配套声音警示系统、配套辅助照明系统、中央管理系统、通信传输网络、配电系统共7个子系统构成。
围界前端设备常从南北灯光站取电,并配送到前端用电点。
56.围界探测系统主要指标:①探测概率:即在防区内识别出入侵者的概率。
不得低于95%。
②漏报率:意味着入侵者能够躲过探测系统。
③错报率:指由不明原因引发的错误报警。
④误报率:指由确定是无威胁的因素引发的不正确的报警。
误报通常用CCTV系统来鉴别。
误无57.数字化安防图像质量的指标:图像分辨率、图像色彩深度、图像稳定度、全运动图像、端到端图像时延、抖动。
58.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隐蔽方式敷设。
信号传输管线在改建或改造工程中,可采用沿墙敷设的方式。
59.根据广播内容的重要性,优先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应急广播、业务广播和服务类广播。
应急广播的优先级顺序为:消防广播、空防广播、突发事件广播。
60.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组成。
工配干建设进管61.超五类布线系统是一种非屏蔽双绞线系统。
七类双绞线是一种屏蔽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10Gbit/S。
62.双绞线的主要技术指标:衰减、近端串扰、衰减串扰比。
63.单模光纤:只传输单一基模的光纤,具有相当宽的传输频宽,运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传输;多模光纤: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64.光纤端面要求平整、无毛刺、无缺损、且与轴线垂直,呈现一个光滑平整的镜面区,且保持清洁,避免灰尘污染。
制作方法:刻痕法、切割钳法、超声波电动切割法。
65.网络建设的步骤:分析网络和用户的需求;选择网络结构;网络流量分析;网络设备选择。
66.弱电系统机房防雷接地是整个防雷接地系统的末端;对于联合接地,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Ω。
通用导航监视设施的防雷接地系统宜采取共用接地的方式,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