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滨逊漂流记》(练习)中考语文必备名著知识点梳理与精讲(全国通用)解析版

《鲁滨逊漂流记》(练习)中考语文必备名著知识点梳理与精讲(全国通用)解析版

《鲁滨逊漂流记》综合题型练习一选择与填空1.(山东日照)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传》中的英雌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答案:C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学名著常识的积累。

文学名著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生活年代、作品名、文学体裁、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此类题时,考生要抓住各句的关键信息,结合积累的知识,进行一一判断。

C项中,“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的是《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历经波折后,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

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西游记》)B.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

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斗争的许多道理,他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梁山泊义军接受招安后,受诏破辽擒获辽主,而后又奉旨征战方腊,大功告成,但好汉阵亡过半。

大军回京驻扎陈桥驿时,林冲瘫痪,武松出家,杨志病死,杨雄、时迁、燕青又悄然离去,只剩下20余名头领;蔡京、高俅等奸臣又设计用毒药掺入御酒药死了宋江、卢俊义和李逵等。

(《水浒传》)D.鲁滨孙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7年后的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都是人骨,生过火,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此举行人肉宴。

此后他一直保持警惕。

直到第24天,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吃掉的俘虏。

鲁滨孙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鲁滨孙为之取名“星期五”,并把他训练为自己的忠实仆人。

(《鲁滨孙漂流记》)【答案】(1)C3.(山东济宁)《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是鲁滨孙,他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勇于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答案】冒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意思对即可)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名著中主要人物的理解。

解答本题时,考生需要结合《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名著中的关键情节,如“航海探险”“荒岛求生”“收服野人星期五”等,从整体上来把握主人公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

4.(四川广安)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

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任选两个按要求填表。

①三借芭蕉扇②黛玉葬花③孤独勇士荒岛遇“星期五”④风雪山神庙序号出自哪本名著该情节的主人公①②③④[答案]滨孙/④《水浒传》林冲(上述答案任选其中两个填写即可)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经典情节的把握情况。

考生平时阅读文学名著时,要将经典情节做好笔记,经常复习以加深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迅速而准确。

5.(2017·北京)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孤岛上的生活经历,他能够在孤岛上艰难地生存28年,靠的是____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20个字以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来,你由此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20个字以内)。

【答案】坚韧不拔鲁滨逊制作独木舟要向鲁滨逊学习遇到困难,不放弃,坚强面对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重点考查人物以及能体现人物特征的相应情节和主要品质。

要特别注意字数的限制。

6.(福建宁德)读名著,识人物。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人物的名字或称呼。

走进名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迎而走来:鲁迅笔下朴实善良的保姆_________,鲁滨逊救下的聪明忠诚的野人__________,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_________……他们的形象镌刻在我们年少的记忆里。

阿长(长妈妈)星期五朱赫来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清楚掌握其中的主要人物、内容梗概和经典情节。

二、简答1.(2018年黑龙江)请列举一部有冒险经历的名著并写出作者,简要概述其中一个能体现这种经历的故事情节。

(《海底两万里》)除外)示例:名著《鲁滨孙漂流记》、《鲁宾逊漂流记》或《鲁滨孙历险记》故事情节:鲁滨逊看见一个即将被食人部落吃掉的土著人,正在拼命逃跑,他立即跑下梯子,拿起枪,翻过山顶,走近路追击,打死食人部落中一个追赶的野人,救下了土著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审题及重点情节的识记能力。

回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名著时,一定要识记名著的名字以及作者,能够根据故事中心抓取合适的材料。

2.(四川巴中)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1)英国作家笛福在他的一部小说里,讲述了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28年的故事,这部小说的书名叫作《》。

(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本书,你认为他提出这一建议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1)鲁滨逊漂流记(2)示例:因为鲁滨孙勇于冒险,不畏艰难,不向厄运屈服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能给青少年以鼓舞,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试题分析:题(1)较简单,考生结合自己掌握的文学常识即可得出答案。

题(2)可以试着换种问法,实际上问的就是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也就是说这本书对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的成长有什么作用?然后从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写出鲁滨逊的精神品质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即可。

3.河南)名著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孙历险记》,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由。

示例一:我认为译成《鲁滨孙漂流记》更合适。

因为鲁滨孙不甘于过安稳平庸的生活,一生都在四处闯荡,“漂泊不定,命运多舛”。

他热衷于冒险,三番五次出海闯天下。

多次遭遇海难,被海盗俘虏过,多次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流落荒岛近28年。

“漂流”更符合其四处闯荡的生活经历。

示例二:我认为译成《鲁滨孙历险记》更合适。

因为鲁滨孙勇于挑战,一生多次遭遇险境,不管是遇到海难,被海盗俘虏,还是遭到野人和野兽的袭击,他从不放弃希望,用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使自己一次又一次从险境中挣脱出来。

试题分析:本题是观点陈述题,答案具有开放性。

持哪种观点都可以,关键是要结合具体情节,言之成理。

4.福建龙岩)简述鲁滨孙经营巴西种植园的经过。

示例:鲁滨逊逃到巴西,尽自己的所有财力购买了一片荒地。

他拟定了一个创业计划:头两年种粮食,第三年种烟叶,同时购进大块土地,第四年种甘蔗。

鲁滨孙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交了不少朋友,买了各种用具。

后来种植园大获成功。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名著简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经典情节的概括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写清楚鲁滨孙经营巴西种植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书写过程中,条理要清晰,语言要简洁。

5.(2017吉林)首先,我让他知道,他的名字应该叫“星期五”,因为我在星期五救了他,我这样叫他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

我教他说“主人”,然后让他明白,这就算是我的名字。

我又教他说“是”和“不是”,并且让他知道它们的含义。

我拿了一个瓦罐,盛了些羊奶给他,让他看着我喝,看着我怎么把面包浸在羊奶里。

然后我又给了他一块面包,叫他照着我的样子吃。

(1)选文出自英国小说家笛福的《》(2)选文中“我”是如何改变“星期五”的?(3)原著中还有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说理由。

【答案】(1)鲁滨逊漂流记(2)为他取名“星期五”并让他知道自己的名字;教他说话;教他吃面包喝牛奶。

(3)示例:鲁滨逊造独木舟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砍了一棵大柏树,用22天的时间砍断大柏树的根部,又花了14天的时间使用大斧和小斧砍掉树枝和向四周张开的巨大的树顶。

然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着树干又砍又削,才刮出船底的形状。

随后又花了三个月时间把中间挖空,在挖空树干时,没有用火烧,而是用锤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凿空。

最后树干成了一艘像模像样的独木舟。

一个人深陷绝境,竟然能这样勇敢面对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实在令人佩服。

这使我认识到人在面对困难时,要积极勇敢面对,始终怀有一颗勇于尝试、从容乐观的心去面对和挑战厄运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像鲁滨孙那样,成为一个胜利者。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从语段中的“星期五”,应该能够判断出这是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及概括。

从语段讲述的内容,可以归纳出“我”改变“星期五”的主要方法有:为他起名并让他知道自己的名字,教他说话,教他怎样吃面包喝牛奶。

(3)本题考查名著经典情节的识记。

解答此题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原文中的一个情节,并说明自己喜爱的理由即可。

6.(福建莆田)简述鲁滨孙在岛上生病和复原的经过。

示例:岛上下了一整天的雨,鲁滨逊受了寒,头剧烈疼痛,而且发烧,得了严重的疟疾,病得很厉害。

他向上帝祷告,并不断反省自己。

后来他从箱子中找到了烟叶,用烟熏等方法治好了自己的病。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名著简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经典情节的概括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写清楚鲁滨孙生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结果。

7.(福建泉州)阅读下面有关《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情节的叙述,按要求作答。

a.鲁滨孙舍弃安逸的生活,多次航海冒险。

b.有一次,由于遭遇土耳其海盗的劫持,他历尽艰险逃了出来。

c.不料,当船航行到大海上时,遇上大风暴,巨浪将船打翻,唯他幸存。

d.他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的时光。

(1)情节有误的是第_________句。

原著的情节是(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荒岛上,鲁滨孙靠什么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请概括说明。

【答案】(1)b鲁滨逊在巴西经营种植园,当上了庄园主。

因缺乏劳动力,他再次与人合伙远航,去非洲贩卖黑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