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测图试卷 及答案

数字测图试卷 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 图解法测图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

2.数字地面模型把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的事物本体。

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本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

3.波特率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4.数字摄影测量把摄影所获得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影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提供数字地形图或专用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各种数字化产品。

5.数字测图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6.矢量数据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用来描述地图实体的一种数据。

7.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将整个制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每个格也称像元或像素),形成栅格数据矩阵,用以描述整个制图区域。

8.数据编码在数字测图中一般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等信息。

这种有—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编码。

9.投影误差当地面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通常以测区地面的平均高程为航高起算面,即为基准面)时,地面点在像片上的影像虽是一个点,但与其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的点的影像相比,却产生了一段直线位移,这种像点位移就是投影误差10.一步测量法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可以采用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的“一步测量法”。

即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进行碎部点数据的采集。

在测定导线后,可自动提取各条导线测量数据,进行导线平差,然后调用系统“数据处理”菜单下的“一步测量重算”功能,按新坐标对碎部点进行坐标重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3PPm×D,第一个3代表绝对精度,第二个3代表相对精度。

2.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为:点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图件更新、可以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增加了地图的表现力、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

3.常用的查询方式包括:编码查询、距离查询、方位查询、点查询、面积查询等内容。

4.常说的4D产品主要指:数字地面模型、数字栅格地形图线划地形图、航空正射影象图。

5.数字测图中描述地形点必须具备的三类信息为:点的三维坐标、测点的属性、测点的连接关系。

6.3S技术指:GIS 、GPS 、RS 。

7.全站仪的分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组合式全站仪、整体式两种类型。

8.全站仪常用的串行通讯接口是RS-232C标准接口。

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停止位。

9.全站仪将与再配以电子记录装置,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全站仪)。

10.同一坐标系中坐标变换方法有、和。

11.测量坐标系和屏幕坐标系的主要区别是:、、、。

12.广义的数字化测图又称为计算机成图主要包括:地图数字化成图、和。

13.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和数据输出三部分组成,其作业过程与使用的设备和软件、数据源及图形输出的目的有关。

14.根据所采用的观测值可分为和,根据定位的模式可分为、及差分定位,根据获取定位结果的时间可分为和,根据接收机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和。

15.对于现行相对独立的图形系统的数字测图软件,符号库的设计按生成符号数据的方法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6.数字测图时,测站点的点位精度,相对于附近图根点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

17.从20世纪80年代,摄影测量经历了、解析法发展为。

18、地图具有三个基本的特性:、制图综合性和。

现代地图的最大优点在于具有。

19.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和采集数据。

前两者主要是室内作业采集数据,后者是野外采集数据。

20.是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数字测图的关键阶段。

21.GPS的空间部分是由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这些GPS工作卫星分布在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每个轨道平面内各颗卫星之间的升交角角距相差度,轨道平面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平面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度。

22.在GPS测量定位中,RTK可以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23.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中,制图的数据类型有三种:、和。

24.一般平坦而开阔地区每平方千米图根点的密度,对于1/20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个,对于1/10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个,对于1/5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个。

25.目前,电子经纬仪的测角系统主要有三类:即测角、、测角以及测角。

26.对于现行相对独立的图形系统的数字测图软件,符号库的设计按生成符号数据的方法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相对而言,因为后者具有扩充功能,因此更具优势。

27.三角形格网高程数据的基本表示方法是采用文件和文件。

前者包括高程点的点号、平面坐标(X,Y)和高程H。

后者包括三角形序号和三个顶点的点号。

28.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中,制图的数据类型有三种:、和,而是所有数据的基础。

29.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有、和等三种。

30.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包括:编码(或称地物特征码、地物属性码、地物代码)、码(或连接点号、连接序号、连接线型)、、填充码等。

31用栅格数据表示地图基本元素的方法为,用其中心点所处的单个像元来表示称为;用其中轴线上的像元集合来表示称为;用其所覆盖的像元集合来表示称为。

32.地形图扫描数字化方法的主要误差有误差、误差、误差和误差等。

33.DTM数据的的获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4.地图数字化方法是对已有的纸质地形图利用数字化仪或数字化仪将其数字化,转换成计算机能存储、处理的数字地形图。

35.地图具有三个基本的特性:、和。

现代地图的最大优点在于具有可量测性。

36.根据处理技术的不同,摄影测量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阶段,阶段,阶段。

37.数字高程模型三维图形显示一般采用投影变换,其本质就是通过三维到二维的,,把三维空间数据投影到二维屏幕上,进行透视变换。

38.目前在数据库领域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关系模型和等。

39.地形图扫描数字化方法的主要误差有误差,误差,误差,误差等。

40.扫描屏幕数字化也称为,其作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解释并用替代的过程。

三、简答:(共45分)1.简述数字地图的特点。

(8分)便于成果更新;避免因图纸伸缩带来的各种误差;便于传输和处理,并可供多用户同时使用;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便于建立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便于成果的使用。

数字地图从本质上打破了纸质地形图的种种局限,赋予地形图以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地形图的自身价值,扩大了地形图的应用范围,改变了地形图使用的方式。

2.简述数字测图中的作业模式。

(7分)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软件支配不同的作业模式,一种软件可支配多种测图模式。

由于用户的设备不同,要求不同,作业习惯不同,细分目前我国数字测图作业模式大致有如下几种:(1)全站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2)普通经纬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3)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数字化测图模式;(4)旧图数字化成图模式;(5)测站电子平板测图模式;(6)镜站遥控电子平板测图模式;(7)航测像片量测成图模式。

3.简述数字测图需解决的问题。

(4分)数字测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1)使采集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计算机识别。

(2)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这些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3)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和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形,由屏幕输出或绘图仪输出各种所需的图形。

(4)按照一定要求自动实现图形数据的应用问题。

5.在外业数据采集后,用南方CASS50成图的常用步骤。

(5分)首先在数据处理中选中读取全站仪数据,对全站仪仪器型号和通信参数进行设置;随之在全站仪内部进行相匹配的参数设置;完成后进行数据传输和转换,把数据文件存盘,结束后绘图处理中选定显示区,选择刚才存储的文件,接着进行展点即展野外观测点点号,展点完成后对着草图进行图形编辑、整饰,在文件里CASS50参数设置里选图框设置,进行设置,在绘图处理中选图幅设置,定好图廓后存盘或输出。

6.简述栅格图像与矢量图形的区别。

(8分)用栅格数据和用矢量数据表示地图基本元素的方法不同,其图形的呈现形式也不同,前者称为栅格图像,后者称为矢量图形,二者的区别如下:(1)栅格图像是以点阵形式存储,它的基本元素是像素(像元),它是以像素灰度的矩阵形式记录的;矢量图形是以矢量形式存储的,它的基本元素是图形要素,图形要素的几何形状是以坐标方式按点、线、面结构记录的。

(2)图像的显示是逐行、逐列、逐像元地显示,与内容无关;图形的显示是逐个图形要素按顺序地显示,显示位置的先后没有规律。

(3)图像放大到一定的倍数时,图像信息会发生失真,特别是图像目标的边界会发生阶梯效应;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其图形要素、目标不会发生失真。

(4)表示效果相同时,栅格图像表示比矢量图形表示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得多。

7.简述一步测量法的作业步骤。

(5分)首先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上设测站,在该测站上先测出下一导线点(图根点),再施测本测站上的碎步点;然后搬测站到前面测出的导线点上,重复前面操作,即先测下一导线点,接着施测本站上的碎步点;依此类推,直至测到已知坐标点的测站,测出该测站坐标,与已知坐标比较求差,若闭合差在限差范围内,则可利用平差计算出各导线点坐标。

为了提高测图精度,可以根据平差后的坐标值,重新计算各碎步点的坐标,然后再显示成图。

四、地形图的分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图,沿用原分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如图1-1),全部由1:100万地形图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逐次加密划分图幅,以横为行,纵为列。

地形图的编号1、1:100万地形图新的编号方法,除行号与列号改为连写外,没有任何变化,如北京所在的1:100万地形图的图号由J-50改写为J50。

2、1:50万至1:5000地形图的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式编号法,将1:100万地形图按所含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差划分成相应的行和列,横行自上而下,纵列从左到右,按顺序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皆用3位数字表示,凡不足3位数的,则在其前补0。

各大中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均由五个元素10位码构成。

从左向右,第一元素1位码,为1:100万图幅行号字符码;第二元素2位码,为1:100万图幅列号数字码;第三元素1位码,为编号地形图相应比例尺的字符代码;第四元素3位码,为编号地形图图幅行号数字码;第五元素3位码,为编号地形图图幅列号数字码;各元素均连写(如图2-1)。

比例尺代码见新分幅编号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编码系列统一于一个根部,编码长度相同,便于计算机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