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习题1.汇总世界各国的进出口统计数据后,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相比较( )A.二者总是相等B.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C.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D.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大,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小2.按照赫—俄原理,一国应该进口( ) A.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B.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C.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D.比较成本低的商品3.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出口( ) A.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B.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C.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D.比较成本低的商品4.主张限制进口、奖励出口,以有利于本国生产厂商发展的政策是( )A.重商主义政策B.贸易自由政策C.进口导向政策D.保护贸易政策6.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之一“普遍的”,其含义是( )A.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B.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C.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D.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7.卖方信贷是指( )A.卖方对买方的信贷 B.卖方银行对买方的信贷C.卖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D.买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8.在自由贸易区中( )A.成员对非成员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B.成员对非成员保持独立的关税壁垒C.成员间执行共同的经济政策D.成员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10.WTO的成员之间产生贸易纠纷,应该( )A.在WTO内,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B.在起诉国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C.在被诉国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D.在国际法院内,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12.WTO的非歧视原则体现于( )A.反倾销条款B.公平竞争条款C.反补贴条款D.最惠国待遇条款1.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进口额的依据一般都是()A.CIF金额B.CFR金额C.FOB金额D.CPT金额2.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3.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时期的产品属于()A.技术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C.劳动密集型产品D.资源密集型产品4.主张通过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来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是()A.幼稚产业保护政策B.战略贸易政策C.自由贸易政策D.超保护贸易政策6.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之一是“非歧视的”,其含义是()A.发展中国家应对所有发达国家给予普惠制待遇B.发展中国家应对所有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出口给予普惠制待遇C.发达国家应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给予普惠制待遇D.发达国家应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惠制待遇7.买方信贷是指()A.卖方对买方的信贷B.卖方银行对买方的信贷C.买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D.买方银行对买方的信贷10.由于我国国内的商品要上缴17%的增值税,因此,我国对于进口商品也要征收17%的增值税,这是依据国际贸易条约中的()A.最惠国待遇条款B.国民待遇条款C.反倾销条款D.保障条款1.一国某一时期的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平衡D.贸易差额5.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认为保护的对象应为( )A.农业B.已发展成熟的工业C.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D.刚刚开始发展但没有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6.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 )A.间接性B.增值性C.普遍性D.隐蔽性8.卖方信贷中出口方银行提供贷款的对象是( )A.外国的进口厂商B.进口方的银行C.本国的出口厂商D.出口方的结算银行10.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分,经济一体化可分为部门一体化和( )A.水平一体化B.垂直一体化C.计划型一体化D.全盘一体化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自然条件C.资本流动D.上层建筑2.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可称为中国对美国的( )A.间接进口B.间接出口C.转口贸易D.直接出口3.对外贸易量是指( )A.以公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B.以美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C.以当前美元计量的对外贸易额D.以不变价格计量的对外贸易额5.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克歇尔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凯恩斯7.里昂惕夫之谜是指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 )A.高于其进口商品B.低于其进口商品C.低于其进口替代商品D.高于其进口替代商品9.关税配额的含义是指( )A.对进口品既有配额限制(超过配额,不许进口),又要征收进口关税B.对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征收低关税,对关税配额外的进口征收高关税C.一国免税进口的数量限额,超过限额的进口要缴纳常规关税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优惠限额,超过限额的不能享受优惠待遇10.目前,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一体化水平最高的是( )A.欧洲联盟B.东南亚国家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美洲共同市场11.在中国的某些宾馆,外国旅游者的住宿价格高于国内旅游者,这种政策不符合...( ) A.普惠制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C.最惠国待遇原则D.特惠制原则12.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 )A.部长会议B.总理事会C.秘书处D.总干事处13.由于国外厂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我国出口,国外某种产品的进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使本国的生产商大受损失。
为限制其进口增加,我国可引用世界贸易组织的( )A.反补贴规定B.国民待遇规定C.保障措施规定D.反倾销规定1.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是( )A.直接贸易B.转口贸易C.过境贸易D.间接贸易2.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是在( )A.一战前B.一战后C.二战前D.二战后4.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B.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C.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D.博弈论6.关税的税收主体是(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征收机关D.消费者7.按照征税的目的划分,关税分为财政关税和( )A.过境税B.从量税C.保护关税D.从价税9.国民待遇条款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或( )A.本国公民经济权利B.外国政府经济权利C.本国企业经济权利D.外国企业经济权利10.区域内各成员国就一种或几种产业(或商品)形成的内部市场,称为( )A.全盘一体化B.部门一体化C.水平全盘一体化D.垂直全盘一体化1.主张“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贸易理论是( )A.产业内贸易说 B.比较成本说C.绝对成本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4.征收关税的机构是( )A.海关 B.国家税务局C.工商管理部门D.地方税务局7.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货物价格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的政策是( )A.禁止进口 B.进口最低限价C.国内税D.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8.下列不属于...国民待遇条款适用范围的是( )A.外国产品应缴纳的国内税B.外国船舶在港口的待遇C.外国公民的著作权D.外国公民或企业的购买土地权9.下列经济一体化形式中,程度最低,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A.自由贸易区 B.共同市场C.优惠贸易安排D.关税同盟1.一国有丰裕的资本,故它应专门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 A.要素禀赋说B.比较成本说C.绝对成本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3.一定时期内,当一国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时称为( )A.贸易顺差B.贸易平衡C.贸易出超D.贸易入超4.在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加强了关税的保护作用的关税征收方式是( )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差价税6.在下列的进口许可证制度中,最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是( )A.公开一般许可证B.特种进口许可证C.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D.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9.根据关税同盟理论,下列属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的是( )A.贸易转移效应B.促进技术进步C.加速经济成长D.刺激投资2.在国境内设置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国家,其国境A.等于关境 B.大于关境C.小于关境D.是货物贸易统计的唯一标准3.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是A.对外货物贸易结构 B.国际货物贸易结构C.出口商品结构 D.进口商品结构5.下列观点不符合...绝对优势论的是A.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B.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C.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D.各国应进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6.世界贸易组织始终坚持的货物贸易的主要保护手段是A.进口许可证 B.进口配额C.关税D.技术性贸易措施7.在贸易条约与协定中,通常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是A.最惠国待遇条款 B.普惠制条款C.选择性保障条款D.授权条款8.成员方之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允许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商品、资本、服务、人员均可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9.在商品倾销的做法中,以占领、垄断国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其实施会严重地损害进口国家利益,并通常会招致“反倾销税”等措施抵制的商品倾销方式是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C.长期性倾销D.季节性倾销1.货物生产国和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是A.间接出口贸易B.间接进口贸易C.转口贸易D.过境贸易2.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确立是在A.进出口国的贸易商之间B.出口国贸易商和第三国贸易商之间C.进口国贸易商和第三国贸易商之间D.第三国贸易商分别与出口国、进口国贸易商订立合同3.地理大发现后,下列关于国家之间贸易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之间的贸易仍是单纯的互通有无B.决定商品流向的不再是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技能C.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讯条件的制约,国际贸易的规模与商品范围仍然受到限制D.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5.下列观点不符合...比较优势论的是A.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B.一国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的产品C.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D.各国应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6.各国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关税时,大多数国家一般是A.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B.对半制成品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C.对原料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D.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免税7.在贸易条约与协定中,全面规定两国间经济贸易关系,内容广泛,涉及缔约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各个方面的是A.贸易议定书B.通商航海条约C.支付协定D.国际商品协定8.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过程中,通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条款体现的基本原则是A.贸易自由化原则B.非歧视性原则C.促进公平竞争原则D.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9.在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最大的区别是A.关税减让B.自由贸易C.统一对外关税D.生产要素自由流动1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原产地证书,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这种非关税措施称为()A、全球绝对配额B、国别绝对配额C、全球关税配额D、国别关税配额2、通过出口国实施的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