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研讨范例之后,能够准确勾画出所给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语句。
2.能够用短语概述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特点。
3.能够按照高考评分要求解答诗歌虚实结合类鉴赏题并形成规范的
书面答案。
学习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书面答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8:40-8:45)
同学们好,就不必起立了,我们开始上课。
(PPT1)今天我们这节课从这幅国画开始说起,这幅画是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在老舍先生生日时,应老舍的要求作一幅画,老舍先生定题《蛙声十里出山泉》。
该如何构思呢?据说,齐白石先生苦思冥想三日,作出此画。
这幅画画面上没有青蛙,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为什么?
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青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
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但使人隐隐好像听见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高妙之一就在于善于留白,虚实结合。
“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空白或未曾画出的部分,可以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诗画同理,中国古典诗歌更是能成功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技巧。
(PPT2)
所以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准确判断诗歌中虚实手法的运用,总结虚实手法的特点,品鉴虚实手法运用的效果。
(PPT3)
二、温故知新(8:45—8:52)
先让我们来回顾以前学过的四首诗词,诗词中实写与虚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PPT4)请大家阅读这几首诗,用横线“—”划出实写的诗句,用波浪线“﹏”划出虚写的诗句,并概括虚写和实写的内容。
(一)雨霖铃柳永(PPT5)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
残月高挂柳梢。
这首词是以眼前之景为实,以想象未来为虚。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PPT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也是以眼前长江赤壁壮观景象为实,以回忆历史内容为虚。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
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当年周瑜英俊潇洒,火烧赤壁,大败曹军这一史实。
这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所以是虚景。
(三)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李白(PPT7)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
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
..之枕席,失向来
..而长嗟。
惟觉时
之烟霞。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节选部分以梦醒后眼前之“枕席”为实,
以自己的梦境为虚。
从“惊起
..”两个词可以知道,这段前面
..”“觉时
描绘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美好的神仙境界是诗人梦境中想象出来的。
就全诗而言,幻想的图景越美好,越能反衬出现实社会的污浊黑暗,从而很自然地表达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屈志节。
诗人往往借助梦幻、鬼神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PPT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此处“忆”指的是“想念”,作者本是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偏说兄弟如何思念自己,说“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这首诗以己方为实,而以想象对方为虚。
三、思考归纳(8:52—9:00)
古代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
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现在说说你们对诗歌中虚实的认识。
(一)什么是诗歌中的“实”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都是实写;
(二)什么是诗歌中的“虚”
诗词里的"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PPT9)
根据刚才所分析的四首诗歌,大家想一想诗歌中“虚”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三)诗词里的"虚"可以分以下三类:(PPT10)
1、回忆的往昔之境。
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关键词:回忆
2、设想的未来或对方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或设想对方
的情景,它表现的情感一直延伸到未来,或者假托他人而实写自己。
设想未来之境,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对方之境,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键词:联想
3、神鬼世界和梦境。
借想像出来的虚无境界以反应现实。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关键词:想象
(四)还有哪些我们学过的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PPT11)周邦彦《苏幕遮》“五月渔郎相依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设想对方之境,以虚写来表达自己的极度思乡之情。
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回忆往昔之境。
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辛弃疾《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用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采用了虚实相生(衬托)的手法,一、二句是实写,用巴山夜雨衬托自己不能回家与亲人相见的愁情。
三、四句是虚写,想象未来与亲人相聚时两人共剪烛花、深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