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的一般性的程序
• (七)划分作物的种植区划或配置 • 在确定了作物的结构后, 在确定了作物的结构后,要进一步地将作
物配置到各种类型不同的土地上去,即拟定种 物配置到各种类型不同的土地上去, 植区划,按照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则, 植区划,按照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则,尽可能 把相适应相类似的作物划在同一种植区, 把相适应相类似的作物划在同一种植区,划出 作物现状分布图和计划分布图。 作物现状分布图和计划分布图。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原则
(4) 多样性与专一性 多样性的优点有: 多样性的优点有: 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尤其是在自给性经济下, 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尤其是在自给性经济下,可以 保障供给; 保障供给; 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多样化的资源条件, 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多样化的资源条件,有助于全 年均匀地使用劳动力; 年均匀地使用劳动力; 可以增加生产和收入的稳定性减少风险。 可以增加生产和收入的稳定性减少风险。 多样性的不利的方面主要是: 多样性的不利的方面主要是: 商品率低,面面俱到,难以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 商品率低,面面俱到,难以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原则
(2) 作物搭配效果原理(机会成本,影 子价格)
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作物的搭配问 但此法是在影响作物的其它因素(除面积外) 题,但此法是在影响作物的其它因素(除面积外) 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的, 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的,往往与实际有一定的 差距。 差距。用线性规划方法则是将各作物置于整体条 件的关联之中, 件的关联之中,并将各作物的搭配作了量上的确 所以更接近实际和实用。 定,所以更接近实际和实用。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一般性的程序
(一)对区域农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
包括自给性的需要和商品性的需要两方面, 包括自给性的需要和商品性的需要两方面, 要了解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加工、 要了解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加工、贮藏 以及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以及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第三章 种植模式
Cropping Pattern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第一节 综述 introduction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种植模式的含义 种植模式的类型 特殊种植模式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种植模式的含义
种植模式是指在一年内于同一农田上采 用的特定作物结构与时空配置的规范化种植 方式。它是由作物结构 种植熟制两部分组 作物结构和 方式。它是由作物结构和种植熟制两部分组 成。 例: 渭北旱塬,冬小麦- 渭北旱塬,冬小麦-夏闲 关中灌区,冬小麦- 关中灌区,冬小麦-玉米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一般性的程序
•
• • • • • •
(五)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
商品生产基地的条件是: 商品生产基地的条件是: 有较大的生产规模, 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集中连片 生产技术条件较好 生态经济分区上属最适宜区或适宜区 生产水平较高 资源条件较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资源条件较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包括目前 经济落后, 经济落后,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地区 • 作物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原则
(3) 自然的吻合度和人工的吻合度一致性
一种作物布局是否实际可行, 一种作物布局是否实际可行,除作物与自然的 吻合程度(生态适应性) 吻合程度(生态适应性)外,作物生产与社会经济和 科学技术条件的相一致性是关键, 科学技术条件的相一致性是关键,其中人工提供的 生产条件(灌溉、肥料、种子、机械) 技术、市场、 生产条件(灌溉、肥料、种子、机械)、技术、市场、 工业与人口布局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工业与人口布局等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一些 学者所提的社会经济适应性问题。 学者所提的社会经济适应性问题。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原则
3、注重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在具体分析作物的经济可行性时, 在具体分析作物的经济可行性时,要侧重研究以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比较效益原则和最低风险原则 农业生产在新的形势下,不仅面临着自然的风险, 农业生产在新的形势下,不仅面临着自然的风险, 还面临着捉摸不定的市场风险, 还面临着捉摸不定的市场风险,使农业生产中 作物布局的决策更加复杂困难。 作物布局的决策更加复杂困难。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种植模式的类型
根据作物结构和种植熟制可以分为: 根据作物结构和种植熟制可以分为:
单作一熟型( annually) 单作一熟型(sole cropping annually) 单作多熟型( cropping) 单作多熟型(sole and multiple cropping) 多作一熟型( annually) 多作一熟型(mixture cropping annually) 多作多熟型( cropping) 多作多熟型(multiple crop and multiple cropping)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原则
1、满足社会需求
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 自给性的需求、 自给性的需求、 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国家或地方政府从全局出发提出的农产品需求。 国家或地方政府从全局出发提出的农产品需求。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原则
2、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
• • • • • • • • • • • •
能源条件,包括燃油、 能源条件,包括燃油、电、煤、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 机械,包括拖拉机、排灌机具等; 机械,包括拖拉机、排灌机具等; 植被:乔木、灌木、草等; 植被:乔木、灌木、草等; 作物:种类、面积、产量、生产力、品种、栽培技术; 作物:种类、面积、产量、生产力、品种、栽培技术; 现有种植制度,人口,劳力; 现有种植制度,人口,劳力; 畜牧业:种类、数量; 畜牧业:种类、数量; 灾害: 灾害:旱、涝、病、虫; 产值收入:每人每年纯收入、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与收入、 产值收入:每人每年纯收入、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与收入、 粮食与多种经营收入; 粮食与多种经营收入; 市场:国家收购、自由市场、外贸市场、远近、交通; 市场:国家收购、自由市场、外贸市场、远近、交通; 价格;各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 价格;各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各种生产资料 的价格 政策:收购政策、奖励政策、商品流通政策和外贸政策等; 政策:收购政策、奖励政策、商品流通政策和外贸政策等; 科学水平与文化水平。 科学水平与文化水平。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二)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 二 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 析与评价( 个项目 个项目) 析与评价(19个项目)
• • • • • • • • 分析的项目主要有: 分析的项目主要有: 热量条件,包括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 热量条件,包括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 最热月平均温度、年最低温度和无霜期等; 最热月平均温度、年最低温度和无霜期等; 水分条件,包括年降水量及其变率,各月的降水量, 水分条件,包括年降水量及其变率,各月的降水量,干 燥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地表径流量,地下水位深度, 燥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地表径流量,地下水位深度, 水源,水质等; 水源,水质等; 光照条件,包括全年和各月辐射量,年日照时数等; 光照条件,包括全年和各月辐射量,年日照时数等; 地貌,包括海拔高度,大地形( 丘陵、河谷、盆地、 地貌,包括海拔高度,大地形(山、丘陵、河谷、盆地、 平原、高原),小地形(平地、洼地、岗坡地),坡度, 平原、高原) 小地形(平地、洼地、岗坡地) 坡度, 坡向等; 坡向等; 土地条件,包括总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农田、林地、 土地条件,包括总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农田、林地、 草地、荒地等) 耕地面积,水田、水浇地与旱地面积, 草地、荒地等),耕地面积,水田、水浇地与旱地面积, 人地比等; 人地比等; 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平坦度、质地、 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平坦度、质地、 土壤PH,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氮磷钾养分的含量, PH,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PH,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土 壤水分状况、土壤整理和水土流失状况; 壤水分状况、土壤整理和水土流失状况; 肥料条件,包括肥料的种类、数量、 肥料条件,包括肥料的种类、数量、亩施肥水平和养分 平衡; 平衡;
作物布局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作物布局的内涵
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crop composition & distribution)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 配置的总称 作物结构与 的总称。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是解 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哪里的问题。 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哪里的问题。 作物布局包括区域型布局和单位型布局。 作物布局包括区域型布局和单位型布局。 作物布局应扩大作物的范畴,将饲料作物、 作物布局应扩大作物的范畴,将饲料作物、绿肥 作物、园艺作物及其它作物纳入。 作物、园艺作物及其它作物纳入。 作物布局不仅仅是单季作物的平面布局。 作物布局不仅仅是单季作物的平面布局。
Hale Waihona Puke 农学院耕作学与生态学教研室
单作一熟型 sole cropping annually
定义: 定义: 指一年内在同一块农田上只收种一季作物的种 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等。 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等。 特点: 特点: (1)单一的作物群体结构,只有种内竞争,没 )单一的作物群体结构,只有种内竞争, 有种间竞争,内部矛盾少。 有种间竞争,内部矛盾少。 (2)便于机械化作业。 )便于机械化作业。 (3)一年内收种一次,可以种在高产期,收在 )一年内收种一次,可以种在高产期, 安全期。 安全期。 (4)农田产量低。 )农田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