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著阅读方法.

名著阅读方法.

经典墨海须畅游书香弥漫伴成长1 你喜欢读书吗?2 名著与网络小说、科幻小说、漫画书相比你喜欢哪一类?谈一谈原因3 你读过那些名著?4 每周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籍?写读书笔记吗?打开一片天:文学名著的意义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而文学名著又是绝大多数人思想的摇篮,是绝大多数人迈动双脚的动力。

文学名著具有不朽的本质,在历史的车轮下,再华丽雄伟的建筑也会逐渐颓毁坍塌,唯有名著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而与世长存,千百年来仍然新颖如故,熠熠生辉,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藉。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

”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书称得上名著,我们高年级的小学生如何在紧张得学习之余,有选择地阅读名著,怎样去阅读名著呢?今天老师主要从这三方面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名著?千百年来,新书源源不断地问世,属于“名著”的书目亦与日俱增。

真正的名著相对说来是“凤毛麟角”。

自从世界上有了文化,就有人列出最佳书目。

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就曾列过此类书单。

不同时代对书目的挑选会有所不同,但各个时代所选的最佳书录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何谓“名著”?标志是什么?1.“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

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

《飘》比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堂·吉诃德》来,读者就相对地说要少得多。

有人作过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三千年来,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至少拥有两千五百万读者。

名著问世后未必在那个时代就成为畅销书,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书现在是本名著,而据报道当时他曾说过:“上帝等待了六千年才有一个观察者,我这本书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会有一个读者。

” 2.“名著”通俗易撞,不卖弄学问。

3.“名著”,永不过时。

4.“名著”令人百读不厌。

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

名著一页书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书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格列佛游记》、《鲁滨逊飘流记》和《奥德赛》。

儿童可以饶有趣味地阅读,但未能领会其中能为成年人所欣赏的全部妙处和含义。

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美人鱼》5.“名著”最富有教育意义。

“名著”含有其他书籍所没有的东西,不论你是否赞同书中的观点,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老师。

6.“名著”论述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

文学名著,是一个民族文化科学的结晶,是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

文学是生活的缩影,一个兴旺发达的民族,总会产生民族的史诗。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产生了光照千古的文化艺术名著。

一部《论语》,充满了哲理,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全唐诗》,是诗歌王国的珍宝。

《红楼梦》等四部古典小说名著,刊于世界文学名著艺术之廊而毫无逊色。

《阿Q正传》等现代文学名著也走向世界,阿Q和葛朗台、安娜、卡利尼娜、罗密欧与朱丽叶、牛虻一样,成为活在世界人民心里的一个个艺术形象。

文学名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你想了解春秋时百家争鸣的鼎盛局面,可以到诸子百家中去寻找答案。

你想了解唐宋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甚至风俗民情,可以欣赏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

走进“大观园”,你会听到封建时代的末世悲歌,走进那些少男少女的内心世界。

读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春秋》,你会明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

文学名著有别于历史典籍,它是形象的历史,它比历史教科书更具体,更形象,更有感染力。

文学名著是民族的骄傲,创作名著的作家更是民族的骄子。

英国人谈到莎士比亚,法国人提到巴尔扎克,俄国人提到列夫·托尔斯泰和普希金,总是流露出自豪的感情。

几年前,我国有位作家访问韩国,当他谈到韩国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时,接待他的韩国作家说了一句:“你们有鲁迅”,言谈之中,流露出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敬仰之情,也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由衷的赞美。

走进名著,就是走进一座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

走进名著,你还会受到思想的熏陶,懂得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处世为人。

不读名著,往往会导致思想的贫乏,知识的浅薄,甚至会影响到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开启一扇窗:阅读指导的策略一、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虽然影视作品并不能完全替代书本阅读,但是,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情趣,是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电视台播放某部电视剧时,与之相关的东西便成为初中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与它们有关的书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传阅的热门书。

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播出之后,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同程度地带动了相应书籍的流行。

因此为了有效地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在影视活动课上,把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作品搬进课堂,让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先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和大体的了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以方法指导名著阅读1、“精读”与“略读”并举。

精读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

应该也进行适当的略读。

略读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不求甚解法、扩散参读法等。

2、“积累”和“表达”并举有这样一个比喻,阅读者应该更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

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表达而忽视积累。

只有蜜蜂,它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比喻读者既重积累,又重表达。

阅读者应该像蜜蜂一样。

大家要准备两个本,一本用作摘录妙词佳句、美段好篇。

一本用作抒写随笔、读后感。

双管齐下,阅读中既有语言积累上的收获,又有思想感情上、表达技巧上的收获。

3、尊重阅读个体,提倡个性化阅读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交流活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作品的意义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还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独立地感知、理解的。

三、以成果展示名著阅读阅读成果展示。

为了更好地促进经典的阅读,还要重视阅读成果的展示。

当然名著的内容、思想文化比较复杂,大家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形成批判性思考。

对名著的理解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时代背景,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作品。

例如:如何看待《红楼梦》中的宿命思想?如何理解《水浒》中梁山好汉的杀人放火行为?怎样认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浓厚的宗教色彩?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对名著进行有批判地辨证读。

否则反而会起到负面影响。

给你一把钥匙:阅读的具体方法一、遵循认知规律,制定阅读计划1.师生共同参与,确定阅读篇目制定有阶梯性培养目标的阅读计划:第一阶段名著阅读内容:1、主题:感悟如何养成良好的品德,感悟如何去做人,感悟如何成长。

2、篇目:A、必读的书目:《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鲁宾逊漂流记》《花季•雨季》《哈里•波特》B、推荐书目(人物传记):《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李大钊传略》《毛泽东》《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总设计师邓小平》《鲁迅》《钱学森在美国》《邓稼先》第二阶段名著阅读内容:1、主题:体会文学人物精神境界,学会与人交往的方式,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2、篇目:A、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朝花夕拾》、《名人传》、《海底两万里》、《西游记》B、推荐篇目:《红岩》、《傅雷家书》、《牛氓》、《契诃夫小说集》、《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第三阶段名著阅读内容:1、主题: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体会人生的意义。

2、篇目:A、必读篇目:《水浒(传)》、《威尼斯商人》《傅雷家书》、《格列佛游记》推荐篇目:《老人与海》、《史记》、《战国策》、《唐诗三百首》等一些古代诗文。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步骤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大家可用如下方法将它读透、读懂。

具体做法如下。

一选定一部名著用一年时间做深入阅读和欣赏。

通过对一部名著的精读,举一反三,切实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名著的能力。

例如《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语言较浅白,情节曲折丰富,引人入胜,人物较少,情节较集中,思想内容不太过深奥,较其他三部名著更适合学生阅读欣赏。

二资料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部《水浒传》,用普通版的,不用少儿版或别的改编版的。

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比较好的笔记本,便于长期使用。

三学习方式及时间安排。

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写读书笔记为主,课余时间阅读。

四、指导方法。

依照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先欣赏后运用的次序指导。

1.点评精彩语句语段,第一、二两个月以此法为主。

可以问老师或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例如楔子部分,可摘录下列语句或段落进行点评。

(1)太尉听说,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不志诚?”评:洪信反问一句,表面上强调他志诚,实际上突出他盛气凌人,自以为是。

(2)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捆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着肩气喘。

评:描写洪信心理,深刻揭露朝中官员的奢靡生活,以及他们的无能。

生动表现了洪信的得意丑态。

(3)洪大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中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评:从牙齿打抖,心跳加速,浑身麻木,两腿无力,口里叫苦,多角度生动突出了洪信惊恐万状的可笑之态,富有讽刺意味。

(4)看身上时,寒粟子比馉雏儿大小。

评:在写洪信惊恐,从身上吓起鸡皮疙瘩之大来表现,用夸张手法突出。

不与前文重复。

(5)大尉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土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庇王,煽惑军民百姓。

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

”评:“指着道众说道”,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洪信的飞扬跋扈。

洪信只因为好奇心没得到满足,就随口罗织罪名,且都是重罪,表现了他的居心阴险,任意妄为的丑恶嘴脸。

(6)真人又三回五次禀道:“恐有不好。

”大尉那里肯听?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半日方才掘得起。

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围。

洪大尉叫再掘起来。

真人又苦享道:“不可掘动!”大尉那里肯听?评:两句“太尉哪里肯听”,反复说,突出洪信不听劝阻,横行霸道。

(7)惊得洪大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上。

奔到廊下。

评:着重从神态动作表现洪信的惊慌,写法丰富多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