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沅江市青少年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姓名:张津摘要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益阳沅江市部分青少年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作用的认识;体育地位的认识;体育意义的认识;以及影响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因素等几个方面的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益阳沅江市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正确树立体育价值观的新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部分青少年期价值观体育价值观益阳沅江市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金盆镇中学张津前言青少年是国家今后建设的后备力量,青少年意识观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和兴衰,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服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不但在学习上狠抓,同时要培养体育观念,从而培养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运动观念,本课题主要针对益阳市沅江市部分青少年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体育价值观不但是培养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锻炼,更是磨练的青少年意志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首先要弄清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发展到什么阶段。
理想的教育是使体育价值认知在内部的认知结构和信息的输入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和配合的最佳状态。
然而,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对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的培养在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框架内,侧重论述体育的教育价值观、竞争价值观、休闲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分析其对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启示与要求,进而从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视角提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例如,当前国际互联网中出现的大量的计算机病毒大都是创新的产物,电脑“黑客”中的大多数是青少年。
因此,学校教育一旦失去价值观教育这一核心,所谓创新人才的培养必将误入歧途,最终将导致教育自身的毁灭。
另外,决定一个人才的真正稳定、内在的素质是其价值观,而不是表现于外的知识、技术,也不是他所获得的学历和文凭。
正如李国杰院士所指出的:“一个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容易被人看到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只是小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毅力、协作能力等等。
成小事者主要靠业务本领,成大事者主要靠德行和综合素质”[6]。
因此,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前提。
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实际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系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
要根据本国文化传统与体育价值取向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不要盲目攀比或简单复制[9]。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价值观是一定主体(民族、阶级、阶层和个人等)生活实践和文化积淀的产物,是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运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评价事物、品评人物的标准和原则。
价值观是一种体系性的存在,其中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区别;前者表现为一定主体的文化心态和思维定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顽固性,后者则比较灵活,通过增减和变动一些规范以应付实际生活的变化,并维护着深层结构的稳定性、一贯性,只有社会的深刻变革或革命,才能造成深层结构的相应嬗变[4]。
由于当代青少年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真正目的不明确,而“健康体育”的观念并没有深入到青少年的心中。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体育价值观的调查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改善青少年的体育意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念。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益阳沅江市部分青少年300名进行调查和研究。
其中男生150名,女生150名。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查阅部分80年代后有关价值观和体育价值观的理论书籍和相关文献,杂志出版物等。
1.2.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益阳沅江市部分青少年发放问卷,运用分层(分年级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调查该部分青少年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态度及现状进行调查。
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实际回收300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总共264份,有效率88.3%。
1.2.2.1 问卷的信度本问卷共有3个测谎题,根据回答的内容,其中273份属真实答案内容,8份空白,28份测谎题回答错误,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共264份。
1.2.2.2 问卷的效度问卷通过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及体育方面专家点评,修改与认可。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我市部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由问卷数据统计可以得到表1:体育的学习态度体育课(%)体育活动(%)喜欢 201(76.5%) 209(79.5%)不喜欢 3(1.5%) 7(2.5%)一般 60(22%) 48(18%)非常不喜欢 0(0%) 0(0%)上表主要反映了青少年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
在“体育课”学习的态度这一调查中,有75.5%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这说明学生希望在课堂上了解与掌握较多的体育知识、健身方法、运动技能。
而选择不喜欢与非常不喜欢仅仅只有1.5%,一般的也只有22%,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很大的。
而在体育活动上,则更大的反映出青少年学生在对体育的渴望更高,其中有79.5%的表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而不喜欢的只达到了2.5%,一般的也只有18%。
这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很高的,那些不喜欢与一般的少数学生可能也只是因为受家庭,社会或自身条件的影响而无法经常从事体育活动。
学习态度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
兴趣和学习目的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态度。
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如此一来,青少年学生对待体育及体育课和其他体育活动的态度会表现得很积极、主动。
兴趣是影响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最大的因素之一。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年级越低的表现越明显。
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这样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会因为兴趣的逐渐浓厚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加深对所学事物的理解。
最后,为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我市青少年对体育的作用认识表2:青少年体育的作用认识选择人数(%)升学132(50%)锻炼身体56(21.5%)自身爱好38(14.5%)为学校争光26(10%)为祖国争光10(4%)其中有50%选择“升学”,21.5%选择“锻炼身体”,14.5%选择“自身爱好”,10%选择“为学校争光”。
但是很遗憾的是,选择“为祖国争光”的却只有4%。
这说明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与学校体育风气中,手段论的体育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而目的论的体育价值观也在呈上升趋势。
由竞技体育向健身体育的转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青少年在体育认识上一般以老师和家长的行为准则为榜样,所以说老师家长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论做什么事情,首先都要明确其目的。
不明确目的将会使整个过程显得非常地盲目而无边际。
进行体育活动也是如此;但是现今青少年在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还是局限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够放宽视野。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都还是能明确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以及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的作用。
但是他们的认识程度却过于局限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没有能够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
2.3我市青少年对体育地位的认识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关于价值观以及体育价值观的认识的研究中,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体育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体育在他们所生活、学习的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表 3:体育的地位个人,自身的地位(%)社会,学校的地位(%)有用 240(91%) 79(30%)一般 16(6.5%) 143(54%)没用 7(2.5%) 42(16%)从他们自身来看,有91%的人认为体育对他们有用,6.5%的人则选择一般,认为体育对他们来说没有用处的仅仅只有 2.5%。
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在回答学校是否重视体育,以及重视程度的问题时,学生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16%的人觉得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太多,54%名学生则认为不多也不少。
尽管如此,还有30%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大体育课程的学习课时。
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我市社会与学校在体育地位上没做到重视,这是因为在上一代长辈思想中,只有文化成绩好才算好,全面发展的政策没有影响的他们,从而在社会和学校中,也受到这种思想的极大影响造成体育地位较低。
通过对被调查群体中搜集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绝大部分的青少年学生已经确立了体育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在自身体育地位越高的学生,其体育成绩和热情就高,在社会环境,这里以学校体育为列,学校重视体育的程度越高,其学生在体育认识和自己参与体育的目的这两个内容上都要比重视体育程度低的学校的学生要高。
这也充分说明,体育的地位越高,其体育价值观就越高,反之亦然。
2.4我市青少年对体育意义的认识表 4体育的意义选择人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238(90%)满足好玩的心理 10(4%)应付考试132(50%)磨练自己的意志、发展智力144(54.5%)促进生长发育114(43%)从上表来看,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选择高达90%,这说明青少年对体育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仅仅只围绕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这个方面上,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体育的其他意义,青少年之所以只能够认识体育这一个方面的意义最主要是受“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种风气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会对体育的意义认识得不深刻,仅仅只在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或者是应付考试。
而有很大部分的认识一般,只有一部分大约一半的学生能够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体育的意义:体育可以起到锻炼身体,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磨练意志力,发展智力,促进生长发育等等。
青少年是国家今后建设的后备力量,青少年意识观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和兴衰,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服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不但在学习上狠抓,同时要培养体育观念,从而培养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运动观念,体育价值观不但是培养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锻炼,更是磨练的青少年意志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2.5影响我市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因素表 5影响青少年对体育价值观认识的因素人数(%)家庭 61(27%)学校教育 96(36.5%)个人爱好 26(10%)社会 28(12%)好友 25(9%)网络 1(0.5)%电视、舆论 10(4%)由表五可知,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有36.5%,这说明青少年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期,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有27%的人认为,自己对体育的爱好主要是因为家庭父母的影响。
再次就是社会风气,个人爱好,好友,电视、舆论与网络,他们分别只占人数的12%、10%、9%、4%、0.5%,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体育价值观形成受家庭、学校教育、个人爱好、社会的影响较大,而受好友,网络,电视、舆论的影响较小。
2.5.1家庭教育因素表 6父母支持参加体育的选择项选择人数(%)非常支持 29(11%)支持 124(47%)一般 61(23%)反对 26(10%)坚决反对 25(9%)通过对这些青少年学生家庭教育因素的调查得知,父母在子女参加体育活动的支持率高达58%,尽管有部分父母在支持中的原因主要是将体育作为一种升学的手段,但是大部分父母都是将体育作为自己子女健身的目的而支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我市体育价值观从已经从手段论体育价值观向目的论体育价值观转变了;而且在选择中选择一般的也达到了23%,这也客观的说明了在上一代长辈中以学习为主的发展道路思想开始向以全面发展为主的道路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