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防腐

消毒防腐

[作用]
本品为弱防腐药,对细菌和真菌有 弱的抑制作用。 [应用] 临床常用1%--2%溶液作皮肤和粘膜损伤 清洁剂,如急性湿疹和急性皮炎、口腔炎、 外耳道真菌病、小 外用毒性不大。 吸收后可产生急性中毒。
乳酸(lactic acid)
[作用] 本品为酸性防腐药,以其酸性改变微生物的生 长环境,影响维生素的代谢而发挥抑菌作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消毒防腐药的概念:
指能迅速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繁殖,起到预防、治疗疾病及防止物质 腐败的一类化学物质。
用于:·净化医院环境; ·手术器械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患者或病原菌携带者的排泄物处理; ·物质的防腐等。
二、消毒防腐药抗菌机制:
(1)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 (2)氧化作用: (3)影响新陈代谢: (4)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应用] 1、阴道冲洗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2、治疗寻常疣。 3、用于空气消毒。 4、可作食物防腐剂。
[不良反应] 高浓度对皮肤、粘膜有强刺激性、腐蚀性。
五、氧 化 剂
高 锰 酸 钾 (p.p , 灰锰氧)
[作用] 抗菌、收敛、止血、止臭 。
[应用] 1、治疗白带过多或痔疮; 2、用于急性皮炎或湿疹伴继发感染; 3、冲洗溃疡; 4、治疗腋臭及足部浅部真菌感染 ; 5、冲洗毒蛇咬伤的伤口 。
消 毒 防 腐 药
第一节 概述 概念:消毒防腐药是指能迅 速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 起到预防、治疗疾病及防止物质腐 败的一类化学物质。
消毒防腐药的抗菌机制: 1、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 2、氧化作用; 3、影响新陈代谢; 4、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第二节 常用消毒防腐药
一、醇类 (乙醇) 二、醛类 (甲醛、戊二醛)
依沙吖啶 (ethacridine,利凡诺)
[作用] 本品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各种化脓 菌均有效。局部外用无副作用,毒性小, 对组织刺激性小,对表皮深部亦有明显消 毒防腐之效。 [应用] 常用于粘膜创伤和消毒、防腐。 0.1%--0.2%水溶液用于局部化脓性创伤 消毒;0.05%--0.1%水溶液用于冲洗创面或 含漱。也可用于引产。
[作用] 本品对革兰阳性菌、真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也能和坏死组织结合形成保护膜起收敛作用。
[应用] 常用于皮肤和粘膜化脓性感染、白色念 珠菌引起的口腔炎、阴道炎、烫伤、烧伤及 手足癣等。1%水溶液外涂用于粘膜感染; 0.1%—1%溶液用于烧伤、烫伤;1%--2%水溶 液用于手足癣;甲紫片用于外阴、阴道念珠 菌病。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与腐蚀性较甲醛 小,但仍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其蒸气对 眼、鼻、呼吸道具有 刺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肺炎。 误服可使消化道粘膜发炎、 溃疡、坏死,引起呕吐、咯血、 便血、尿血、抽搐和循环衰竭。
三、酚类
苯酚(phenol,炭酸)
[作用] 本品易吸收,有毒性作用,仅 能外用。 0.2% 苯酚溶液抑菌,1% 苯酚 溶液杀菌 ; 1%--3% 苯酚溶液杀真 菌 ; 5% 苯酚溶液在24h内杀灭结核 杆菌 ; 对芽胞杆菌及病毒无效。
[应用] 临床常用于术前皮肤、粘膜消毒, 预防及治疗伤口感染。无需用酒 精脱碘。
消毒医疗器械、餐具及玻璃制品,对 碳钢制品有腐蚀性。消毒时间随配制浓度 而异,一般5—10min。 不良反应少见。
碘仿(iodoform)
[作用] 本品与组织液、血液、分泌液、脓液接 触后,可缓慢地分解并游离出碘,呈现消毒防腐的 作用。对组织无刺激性,能吸收渗出液而保持创面 干燥,促进肉芽组织新生和伤口愈合。
(formaldehyde solution,福尔马林) [作用] 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真菌及多种病毒有效; 对芽胞杆菌及抗酸杆菌也有一定作用。 [应用] 0.5%甲醛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2%甲醛溶液可 用于器械消毒;3%甲醛溶液可用于治疗脚癣及多汗症; 10%甲醛溶液用于保存和固定标本。
[不良反应及注意] 1、有刺激性 2、有腐蚀性
[不良反应]
氯乙定(chlorhexidine, 洗必泰)
本品为一种含氯的双胍类表面活性剂。 刺激性小、毒性低,遇血和有机物活性降低。
[作用] 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革 兰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对绿脓杆菌也有效, 对变形菌属、抗酸杆菌、芽胞及病毒无效。
[应用] 常用于皮肤等消毒和作防腐剂。 0.01%溶液为眼药水防腐剂; 0.02%溶液作术前泡手;
特点:高效、迅速、广谱杀菌。
对细菌、真菌、芽胞及病毒均有效;在寒 冷地区,低温(--40°C)条件下仍有高度杀 菌作用。
[应用] 临床常以0.1%--0.2%的溶液用于泡手 消毒,1min即可奏效;0.3%--0.5%溶液用 于医疗器械消毒,须浸泡15min;0.04%溶 液用于熏蒸空气、橡胶制品、地面、家具 及垃圾废物消毒,对金属品、天然纤维纺 织品经浸泡消毒后必须尽快用水冲洗干净。
本类药物除了发挥抗菌作用外,也随药 物种类和浓度不同,分别对皮肤、粘膜、创 面起收敛、止痛、止痒、刺激甚至腐蚀作用。
第二节 常用消毒防腐药
一、醇类 乙醇(alcohol,酒精)
[作用] 乙醇能杀灭常见致病菌和病毒,对芽胞、 肝炎病毒等常无效。对真菌作用不稳定。 当其浓度在20%--75%范围内,其抗菌作 用强度与浓度呈正比,浓度在75%时,杀菌力 最强,2分内可将皮肤表面90%的细菌杀死, 而对皮肤脂质无溶解,无损害;当浓度超过 75%时,可使菌体表层蛋白质迅速沉淀形成保 护膜,阻碍其杀菌作用。
三、酚类 (苯酚、甲酚) 四、酸类 (苯甲酸、硼酸、乳酸) 五、氧化剂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乙酸) 六、卤素类 (次氯酸钠、含氯石灰、碘、 碘伏、碘仿) 七、表面活性剂 (苯扎溴铵、氯已定) 八、染料 (甲紫、利凡诺) 九、重金属盐类 (硝酸银) 十、其它 (环氧乙烷)
消 毒 防 腐 药
[不良反应] 高浓度有腐蚀性,禁与还原剂、有机物等属 配伍。
六、卤 素 类
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de)
[性状] 强氧化剂,对金属器械具有腐蚀性,其 杀菌作用随环境PH值的增高而降低,且受有 机物温度影响,遇光、热易分解。 [作用] 通过氧化作用破坏菌体细胞膜和酶系统, 呈现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芽胞等均有 强杀灭功效。高浓度对组织有腐蚀、溶解作 用,可腐蚀、止臭、漂白。
碘(iodine)
[作用] 碘对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真菌、病毒和原虫)具有强大杀灭作用。 能氧化细菌细胞浆的活性基团,和菌体蛋 白质的氨基酸结合,使其变性。 [应用] 临床上碘酊用于皮肤消毒,浓碘酊治 疗甲癣。0.5%碘酊涂于基底细胞癌表面, 出现特殊闪光,可作辅助诊断。
碘甘油具有作用缓和、持久、刺激性小、 无腐蚀等特点,可局部用于口腔粘膜及牙 龈感染。 复方碘溶液作咽喉涂剂治疗咽喉炎和滤 泡性扁桃体炎,以及伤口或撕裂伤处的预 防感染。
[应用] 外用于皮肤杀菌、止痒。 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治疗外 耳及中耳炎;苯酚软膏用于神经性 皮炎、慢性湿疹等;樟脑酚用于龋 窝消毒。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腐蚀性较强;误服苯酚可引起广泛 的局部组织腐蚀,严重者引起中枢先兴 奋后抑制,肝、肾功能衰竭致死。
甲 酚( cresol,煤酚) [作用] 甲酚抗菌作用大,毒性小, 0.3%-0.6%的甲酚溶液10min 内可杀菌,高浓 度亦能杀芽胞。 [应用] 消毒手、器械、环境及排泄物等, 不用于伤口。 煤酚皂溶液(来苏儿)经水稀释后 为常用的消毒剂。
[应用] 1、20%--30%乙醇稀释液对高热患者具 有一定降温作用; 2、40%--50%乙醇稀释液对长期卧床患 者涂擦皮肤可防止褥疮; 3、无水乙醇可用于神经干或神经根封 闭,暂时缓解三叉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痛。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2、急性中毒: 3、慢性中毒:
二、 醛 类
甲 醛 溶 液
重要物质外漏而起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作 用较强,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和芽胞杆菌无 效。
[应用] 适用于术前皮肤消毒、粘膜、伤口及 手术器械等消毒。0.01%溶液供创面消毒;0.1% 溶液供皮肤及粘膜消毒及真菌感染治疗;0.05%0.1%溶液供术前泡手;0.1%溶液作医疗器械消 毒,一般煮沸15min再浸泡30min;0.005%以下 溶液供膀胱及尿道灌洗。
[不良反应] 同苯酚。
四、酸类
苯甲酸( benzoic acid,安息香酸)
苯甲酸具有挥发性,PH值越低, 抗菌作用越强。
[应用] 临床常与水杨酸配伍,外用于浅部真菌感 染,如体癣、足癣、手癣等。 0.05%--0.1%浓度的本品可加入食品或药 品内作防腐剂。
[不良反应] 毒性小 。
硼酸(boric acid)
[应用] 1、治疗扁桃体炎、化脓性外耳道 和中耳道炎; 2、清洗创面、溃疡; 3、清洁伤口及换药时松动痂皮和 敷料。
[不良反应] 1、刺激性: 2、可逆性舌乳头肥厚: 3、气栓塞或感染扩散:
过氧乙酸(peroxyacetic acid)
本品是由浓过氧化氢溶液与等量乙酸酐 配制而成。
[作用] 为强氧化消毒药,遇有机物放出新生氧, 发挥氧化作用。
[应用] 临床常用10%碘仿甘油、软膏或
直接用碘仿粉、碘仿纱条等局部涂布或填充 于化脓性创面、深部坏死组织内,可有效地 控制炎症,加速愈合; 碘仿糊可作为牙齿感 染根管的充填剂,对减少炎症渗出、促进炎 症消退有明显的效果。
[不良反应] 较少,长期大面积应用,可产生碘中毒。
七、表面活性剂
苯扎溴铵(benzalkonium bromide新洁而灭) [作用] 本品能改变细菌胞浆通透性,使菌体内
0.02%--0.05%溶液供冲洗创面和伤口及滴 耳; 0.1%乳膏用于烧伤、烫伤感染; 0.5%溶液用于消毒手术野; 0.1%溶液供器械浸泡。
[不良反应及注意] 1、接触性皮炎; 2、有刺激性; 3、高浓度膀胱灌洗可引起血尿,不宜用 于深部腔道和粘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