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经验与启示

DRC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调查研究报告CENTER OF THE STA TECOUNCIL PRC第119号(总3231号)内部资料2008年8月13日国外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经验与启示内容摘要: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国外社保体制改革的情况看,尽管改革采用的模式各有不同,但基本方向都是强化个人责任和市场功能,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改善社保体系,以减轻公办社保中国家的财政负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此不少国家都采取了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促使商业保险在社保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之提供更大的作用空间。

关键词: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启示一、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与区别社会保障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1)建立在社会公平原则之上,由国家或社会作用社保制度的实施主体;(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3)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保证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4)基本不体现参与者的个人意志,参与多为强制性;(5)给付标准较低,只保障基本社会水平;(6)费用多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7)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社会救济等多个方面;(8)社保缴费的费率一般根据收入情况决定。

从覆盖的范围来看,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保健、生活卫生环境等多个领域。

与社保相对应,商业保险的特点是:(1)建立在牟利的商业原则之上,客观上起到了稳定社会、化解风险的作用;(2)由保险公司作为实施主体;(3)服务对象为参与保险的人群;(4)以投保人的自愿为前提;(5)保险项目范围广泛,给付标准较高;(6)费用完全由个人负担,保障程度与缴纳的保险费呈正比;(7)商业保险的费率一般根据风险厘定。

表1 社保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2上述特点表明,社保和商业保险是两类在性质、目的、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的社会安全保障方式。

从功能和分工来看,公办社保覆盖全社会,是提供社会全体公民安全保障的基础;商业保险则是公办社保的必要补充,用以对社保不能覆盖的领域和保障程度不够的部分消费者提供保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保和商业保险是两种截然分开(甚至存在某种程度对立)的保障方式。

从国外实践看,近年来社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况日益普遍。

一方面,在公共社保的制度中,个体、企业、商业保险公司和一些社团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新制度框架的设计或修改原有制度框架,在决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在商业保险领域,政府也有相当程度的参与。

例如在绝大多数国家,立法机构对企业年金制度中的补充养老计划制定了法律框架,明确了企业和雇主在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法律义务,在政府税收制度中,一些国家也对商业保险公司执行的补充养老计划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优惠措施。

总之,目前在部分领域,社保与商业保险的边界日渐模糊,商业保险正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

二、国际情况(一)社会保障运作模式改革经过多年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以致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

为此,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增加,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参见表2。

表2 社保支出的国际比较(2001年)3资料来源:《平成6年社会保障给付费》日本国力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2004年12月。

上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纷纷对社会保障的运作模式进行改革。

日本则分别在2000、2002、2005和2006年进行了医疗制度改革,在2004年进行了公共年金制度改革。

这些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是市场化,即由过去政府包揽社会保障转向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和增加国民的自我责任。

改革措施包括:第一,在养老保险领域,减少政府在养老保障上的财务责任,改进养老保障运作制度,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模式转变,从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模式转变,最终建立一个多支柱(一般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也有的国家在世行的支持下,抛弃了公共确定收益养老金体制,而用私人确定缴费体制取代之。

采用这一方式的有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匈牙利、秘鲁、波兰、瑞典、乌拉圭等国家。

此外,很多国家还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例如一些国家将退休年龄由60岁提高到65岁,英国、美国、德国由65岁延长至67岁,瑞典目前已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8岁)、降低支付标准、提高保险费率、取消过度保障、增加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手段维持养老制度的运转。

第二,在医疗保险领域,一是通过扩大缴费基数、取消不合4理项目等措施减少财政压力;二是改变一般患者的费用负担方式,调整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负担医疗费的比率。

例如日本2002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工薪族患者自费负担的比率由20%提高至30%,工薪家属由住院费自负担比率由20%改为3~69岁自负30%(3岁以下、69~74岁自负20%),同时自负担10%的对象也由改革前的70岁以上老人改为75岁以上老人。

三是改进医疗服务体系,如加强对医疗费用支出的监督管理,推行新的拨款机制,奖励高效率的服务提供者等等。

第三,通过财政支持、减免税收等手段,建立巨灾保险机制,特别是巨灾保险的再保险机制。

上述改革对商业保险的影响是深远的。

由于从政府包揽养老、医疗等转向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对国民的保障,更加注重公共保障体制的效率,改革无疑需要商业保险机构来填补政府退出所造成的空间,并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商业保险与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之后,世界主要国家养老体系的共同特点,就是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作用,降低公办社保的比重以减轻国家负担。

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公办社保和商业保险这两部分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例如在意大利,商业保险比重很小;但在英国,商业保险计划正在逐步取代公办社保;在德国,社保与商业保险的作用大体相当;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做法是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之外逐步建立个人账户制度,政府用税5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建立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待个人账户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再逐步降低原制度待遇。

智利等南美国家则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完全私营化,由多个竞争性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个人账户管理,而这些基金管理公司与商业保险公司密切相联,基金的一部分最终会被转至保险公司。

一般而论,保险公司在养老体制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意外保险,如残疾和死亡保险;二提供投资产品;寿险公司通过保证收入合同等产品,为养老基金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三是提供管理服务,包括为养老金计划提供受托管理、投资管理和账户管理等服务。

例如美国的公立养老保险计划虽然来源于政府强制征收的社会保险税,却采用委托民营公司的方式进行运作。

职业年金计划的管理工作通常也是委托给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银行等专职投资管理机构的。

(三)商业保险与医疗保险体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医疗保健费用急剧上升的现象。

这种上升主要由三个原因造成:一是人口的老龄化;二是医疗服务(包括检查、治疗、护理)的复杂化;三是与医疗保健有关的价格大幅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福利国家已经很难维持过去的医疗保障水平,商业保险正在越来越多地为医疗保障提供补充服务。

由于各国医疗保险制度差异很大,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体制中发挥的作用也各有不同。

在一些国家如卢森堡、瑞典、挪威和英国、日本等,医疗保障几乎全部由公办体制承担,商业保险比6重极低。

在另外一些国家如法国、加拿大、荷兰等,商业健康保险占比达到10%以上,参保人口达到60%以上。

还有一些国家如德国、瑞士、澳大利亚,商业健康险在医疗开支中的比重大体在5%~8%之间。

德国8200万人口中,参加法定医疗保险5000万人,参加私人商业保险770万人,一共有250家医疗保险公司为之提供服务。

一个例外是美国。

其商业医疗保险的比重高达37%,公办的医疗保障体系仅覆盖了65岁以上的老人和低收入阶层。

雇员(在职人员)医疗健康保险,由雇主支付保费,保险公司经营。

政府对雇员保险没有强制性规定,保险等级、付费方式、自负担比例均由雇主决定。

1992年,美国近2.6亿人口中,有1.78亿人参加了私人医疗保险,有0.63亿人享受到了公共医疗保险,也有人同时参加了私人和公共卫生保险。

总的来看,在医疗保险领域商业保险主要还是起补充作用。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高收入国家是以商业保险作为保障穷人和高风险人口的主要方法。

即便是在拥有全球最大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美国,穷人和老人还是主要依靠公办的医疗保障体系。

但是当公办医保体系发展不足时,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充当过渡性机制,为部分人口提供保障。

同时商业保险医疗保险的组织能力、信息系统,以及监管商业医疗保险的经验对于以后扩充公办医保体系都是有价值的。

(四)商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除了养老和医疗以外,商业保险在其他社会保障领域中也发7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在一些特殊风险领域(如煤矿、建筑、交通、航运等),其风险度远高于其他领域,需要专门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来管理和控制风险。

商业保险公司针对这些领域的风险特征所设计的特色保险产品如雇主责任险、交强险,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家庭和企业承担的风险,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特长,集中力量研究特殊领域风险的生成原因和预防对策,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安全度。

二是在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频发的弱质领域,如农林渔业、地震、火灾、台风等,政府往往要建立定向式的保险体系为相关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保障。

商业保险公司在这些保障体系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接受政府委托承办某类理赔业务、开发巨灾保险产品、建立巨灾风险的预测评估和预防机制、通过巨灾保险证券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散风险等等。

(五)政府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发挥作用的主要做法为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作用,促进保险业发展,不少国家的政府都采取了一些支持措施。

1.税收政策。

在税收支持政策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的401k 计划。

参加该计划的企业和雇员的缴费可以在规定的限度内从应税收入中扣除,雇主所缴保费和养老金的投资收益享受税收递延的优惠政策。

由于养老金延续的时间很长,税收递延政策给雇员带来的利益相当可观。

例如,在所得税率为20%、每月缴纳1800元保费、缴费期间30年、资金运用收益率为5%的情况下,若实行递延纳税政策,则30年后养老金余额为150.4万元,否则为8125.1万元,两者相差25万元之多,相当于投资收益提高了41%。

目前这种延迟纳税的政策已经在很多国家采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年金的发展。

为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外国政府同样采用了税收引导政策。

例如美国除了对第二支柱给予税收优惠外,对第三支柱——完全由个人自愿参加的储蓄养老金计划也提供税收优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