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第七章 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
9.第七章 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
水 泵
冷 凝 器
3
朗肯(Rankine)被后人誉为那个时代 的天才,他的初等教育基本是在父亲及 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进入爱丁堡 大学学习2 年后,他离校去做一名土木 工程师。1840 年后,他转而研究数学 物理,1848 ~1855 年间,他用大量精 力研究理论物理、热力学和应用力学。 1855 年后,Rankine 在格拉斯哥大学 担任土木工程和力学系主任。1853 年 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一生论著 颇丰,共发表学术论文154 篇,并编写 了大量的教科书及手册,其中一些直到 现今还在作为标准教科书使用。 朗肯在热力学、流体力学 及土力学等 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他建立的土压力 理论,至今仍在广泛应用。朗肯计算出 一个热力学循环(后称为朗肯循环)的热 效率,被作为是蒸汽动力发电厂性能的 对比标准。
锅炉
Condensor 冷凝器 2 – 3 表示乏汽在冷凝 器中的等温等压冷凝 过程,放出的热量。
水泵
汽轮机
冷凝器
Q2 H H 3 H 2 kJ / kg
能量分析
Pump 水泵
H Q Ws
锅炉
3 – 4 表示冷凝水通过 水泵由P3升压至P4的可逆 绝热压缩过程,需要消耗 的轴功
1 2,4 4理想朗肯循环(等熵) 1 2’,4 4’实际朗肯循环(不等熵)
实际Rankine循环
实际上,工质在汽轮机和水泵 中不可能是完全可逆的,即不 可能作等熵膨胀或等熵压缩。 T 2 2’ 4 4’ 这个不可逆性可用等熵效率ηs 来表示。
4’
1 4
3
S
2 2’
等熵效率ηs的定义:“对膨胀作功过程,不 可逆绝热过程的做功量与可逆绝热过程的做 功量之比。
计算方法
蒸 汽 动 力 循 环
• 状态点 1, 根据P1、t1 值可查得 H1、S1值; • 状态点 2, S2=S1 ,根据P2、S2 值可查得 H2、t2 值; • 状态点 3, P3=P2 ,查P3下的饱和液体可得 H3、 V3 、S3值; • 状态点 4, P4=P1 ,S4=S3,根据P4、S4可查得 H4值; 或 H4=H3+Wp=H3+V(P4–P3)
W.J.M. Rankine , 1820--1872
74 41 12 23 饱和水可逆绝热压缩过程。(等S) 高压水等压升温和汽化,可逆吸热过程 过热蒸汽可逆绝热膨胀过程。(等S) 湿蒸汽等压等温可逆冷却为饱和水(相变)。
蒸 汽 作 功
1
水 加 热 至 过 热 锅炉 蒸 汽
2018/12/10
实际与理想Rankine循环的比较
T
PH 4 2 1 5’ 6 6’ S1 5 4’ S’4 5” S’5 3 PL
S
Q1 Q2 WN
理想循环 12344’6’1 54’ 6’65 1234561
实际循环 12345’5’’6’1 5’5’’ 6’65’ 12345’61
蒸 汽 动 力 循 环
水泵
冷 凝 器
Q2 H 23 H3 H 2
WP H 34 H 4 H 3
P4
Q2
3
P3
V
水 dP
V水 (P4 P3 )
WP可逆绝热压缩功
Q1=面积1ba41
Q2=面积2ba32
循环过程 U 0
闭 系U Q W
W Q
过 热 器 锅炉
理想Rankine循环
透 平 机
1
T
等 S4 压 缩 可逆吸热 等 S 膨 胀
2
水压缩
冷 凝 器
4
水泵
3
蒸 汽 冷 凝 成 水
3
相变
2
S
7.1.1 Rankine (朗肯)循环
2、理想朗肯循环的定量计算方法
我们的任务:讨论循环的热工性能,包括:
要计算循环中吸收热量Q1、放出的热量Q2; 对外作出的功WS、从外界得到的功WP; 计算出循环热效率及汽耗率。 注意:蒸汽动力循环装置除启动、停机、发生事故 等外,正常工作时,工质处于稳定流动过程。
汽轮机
水 泵
冷凝器
Q1 H H1 H 4 kJ / kg
卡诺循环的缺点
4 锅炉加热 1 泵 透 平 机 2 汽+液 缺点之二: 对于泵易 产生气缚 现象 缺点之一: 透平机要求干度 X>0. 9 但2点的X<0.88 易损坏叶片 透平机后的乏气, 汽+液
结论:卡诺循环不 适合变热为功!
2.5MPa
H 20 ℃ 86.30 S 0.2961 0.5715 H
5MPa
S 0.2956 0.5705 H 88.65 171.97
4MPa
S
87.71 171.09
0.2958 0.5709
40 ℃ 169.77
0.4226 0.2958 H 4 87.71 0.5709 0.2958 171.09 87.71
1 净功WN WS WP Q1 Q2 面积12341 Q可 逆 TdS
透 平 机
WS 膨胀功
1
Q1
2
冷 凝 器
T
Q2
4 3
WN Q2
Q1 2
4
水泵 WP压缩功
3
a
S
b
理想Rankine循环的热效率
蒸 汽 动 力 循 环
Ws WP H1 H 2 H 3 H 4 Q1 H1 H 4
蒸 汽 动 力 循 环
3点(饱和液体) P3=4kPa H3= Hl =121. 46 kJ/kg S3=Sl=0.4226kJ/(kg· K)
4点(未饱和水)
方法1 H4=H3+Wp=H3+V(P4–P3)
= 121.46+0.001004× (4000–
4)=125.5kJ/kg
方法2 已知P4=4MPa, S4=S3=0.4226kJ/(kg· K),查未 饱和水性质表
实际Rankine循环的热效率η
(WS ,透平,不 WP ’ ) (H 1 H 2’ ) Q1 H1 H 4 WP ’ 0
3 )在透平机中对外做功 WS H 2’ H1 1 )在锅炉中吸热量 Q1 H1 H 4’ 4 )在水泵中消耗功 WP H 4’ H3 2 )在冷凝器中放热量 Q2 H 3 H 2’
60 103 2080.0 3307.1 PT mWs mH 2 H1 3600 20452kW
汽轮机
WP H H 4 H 3 kJ / kg
把水看作是不可压缩流体, 则
水泵 冷凝器
WP VdP V P4 P3 kJ / kg
P4 P3
蒸 汽 动 力 循 环
能量分析
H Q Ws
锅炉
Boiler 锅炉
4 – 1 表示液体 水在锅炉中被等压 加热汽化成为过热 蒸汽的过程。工质 在锅炉中吸收的热 量
1 3600 SSC kg / kJ kg / kW h W W
当对外作出的净功相同时,汽耗率大的装置其尺寸相应增大。所 以汽耗率的高低可用来比较装置的相对尺寸大小和过程的经济性。
热效率↑,汽耗率↓,表明:循环越完善。
蒸 汽 动 力 循 环
工质为水蒸气
• 因为水蒸汽不是理想气体,气体的 性质不能用理想气体方程计算,需 要通过热力学图表或实际流体的状 态方程求得。
T
冷凝器 3
S
郎肯循环与卡诺循环的区别
(1)工质进汽轮机状态不同
卡诺循环:湿蒸汽
郎肯循环:干蒸汽
(2)膨胀过程不同
卡诺循环:等熵过程 郎肯循环:不可逆绝热过程 卡诺循环:气液共存 郎肯循环:饱和水
(3)工质出冷凝器状态不同
(4)压缩过程不同
卡诺循环:等熵过程 郎肯循环:不可逆绝热过程,若忽 略掉工作介质水的摩擦与散热,可 简化为可逆过程。 卡诺循环:等温过程
实际Rankine循环
5 )等熵效率 S
Q1吸热
WS ,不 WS ,可
1
H 1 H 2' H1 H 2
4’ T
Q2(放热)
6 )热效率
(WS WP) Q1
3
2 2’ S
H 1 H 2’ 0.3 ~ 0.4 H 1 H 4’
7 )气耗率:SSC 3600 / Ws (Kg . Kw 1 .h 1 )
(5)工作介质吸热过程不同
郎肯循环:不可逆吸热过程,沿着 等压线变化
理想Rankine循环
1
过 热 器 锅炉 透 平 机
稳流体系
H Q Ws ( 1 )
W HS1 H 4 Q1 H41
WS Q H H 2H 1 21
WS可逆绝 2 热膨胀功
Q1 4
7.1蒸汽动力循环
蒸汽动力循环原理
1
蒸汽动力循环主要由水泵、 锅炉、透平机和冷凝器组成。
34水在水泵中被压缩升压。 41 进入锅炉被加热汽化,直 至成为过热蒸汽后。 12 进入透平机膨胀作功。 23 作功后的低压湿蒸汽进入 冷凝器被冷凝成水,再回到水 泵中,完成一个循环。
锅炉
透 平 机
2
4
实际Rankine循环
等熵效率ηs
H 12' H 1 H 2'
1 4 4’
S,透平
WS ,透平,不 WS ,透平,可
S,泵
WS ,泵,可 WS ,泵,不
T (H 4 H 3) (H 4' H 3)
H 1 H 2' H1 H 2
3
S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