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


1、多角度解读新航路开辟
■ 多种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 1.从革命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 非拉地区的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们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 具有正义性。 2.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使世 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整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3.从文明史观看,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 从现代化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 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 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5.从社会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外国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 传播 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 代表作 《哈姆雷特》
英国入侵印度, 英属东印度公司在 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 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1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 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国外交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中国,中国被迫开 始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 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州十三行,开始实行“闭关”政策,阻 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中国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根源之一。 (3)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 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收西方科技成 果, 《农政全书》中介绍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2.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1)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 中国,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养活更多的人口,并且有了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 作物,出现了专业的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 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白银流入促使 中国币制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
2、近代早期西欧大国兴衰的特点 (1)西、葡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来 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导致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2)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荷兰成为最典 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够充分,对外
贸易较工业占优势,成为其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3)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 达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 (4)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 工厂”,控制了殖民霸权,长期占据世界市场主导地位。
考情导航 近 3 年全国新课标Ⅰ、Ⅱ、Ⅲ卷高考试卷的考点分布情况
时间 考点分布 政治 Ⅱ卷:T34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总统职权的行使) 2017 年 Ⅲ卷:T33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793 年宪法) Ⅰ卷:T41 法国大革命与近代 民族主义诞生 2016 年 2015 年 Ⅰ卷:T3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完善 Ⅰ卷:T3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确立(过程及特征) Ⅱ卷:T32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经济 Ⅰ卷:T42 14 到 17 世纪东西方 社会转型比较 Ⅱ卷: T33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Ⅲ卷:T40 荷兰侵略中国台湾 Ⅰ卷: T41 启蒙思想与政 治实践 Ⅰ卷: T32 古代雅典人文 主义 文化
[特征归纳]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 (15世纪末~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
义的兴起阶段,也是资产阶级开始他们要求改造世界的阶段。
1.政治上: 英、美等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逐步建立起资产阶
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
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2.经济上: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3.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 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文艺复 兴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起被称为 17世纪的“双元革命”
主干一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政治 关键词: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回扣提示 1. 英国君主立宪制:背景、确立的标志、发展阶段与内容、特点和意义。 (1) 前提与标志:1688 年的“光荣革命”与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 主要发展阶段与内容 ①英国的有限君主制度起源于 13 世纪的《大宪章》和议会制度。 ②17 世纪末《权利法案》颁布使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原则初步确立。 ③18 世纪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使国王的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 ④随着 19 世纪两党制的发展和 1832 年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工业资产阶级的选 举权,到 19 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形成(议会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⑤二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由贵族民主发展为现代公民民主。
材料:“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 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 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 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 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哥伦布交换” 。(12分)
提示:“哥伦布交换”:物种的交流、疾病的扩散(材料显示); 市场的扩大、文明的交流。(根据所学) 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 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 ;物种和商品交流范围逐步扩大,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 始出现;分散的区域文明逐步链接在一起,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 世界历史;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 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14 世纪至 18 世纪下半期 1. 新航路开辟:15~16 世纪,受追求黄金欲望的驱使、商业危机的促进、宗 教狂热的驱动和自信心的推动。经过迪亚士、达· 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一 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了 经 世界“一体化”进程,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即贸易范围扩大和贸易中心 济 转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6~18 世纪):荷兰组建商业垄断公司,垄断 航海。英国主要通过商业战争和掠夺、黑奴贸易。18 世纪中期,英国夺取了 大片殖民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14 世纪至 18 世纪下半期 1. 文艺复兴(14~16 世纪末):意大利兴起,盛行于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其核 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追求现实幸福,反对灭人欲;提倡个性解放, 反对盲从盲信。代表人物有“前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后三杰”(达· 芬奇、米 开朗琪罗、拉斐尔)。 2. 宗教改革(16~17 世纪):发起于德意志,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出人的个性解放, 使人从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资 文 产阶级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代表人物:马丁· 路德。 化 3. 启蒙运动(17~18 世纪):兴起于英国,18 世纪盛行于法国。核心是批判专制主义、教权 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等学说,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为法国大革命做了 充分思想准备;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4.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2017· 新课标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表1
外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
14~15 世纪
暹罗等 30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 佛罗伦萨 200 余家纺织工场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雇佣 3 万余名工人
专题八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18世纪60 年代)
[考纲要求] (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 民扩张;(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4)启蒙运动。(5)欧 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 和制的确立.
时空坐标,整体把握历史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基础。
(3)对外关系上: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掠夺,先后
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思想科技上:16世纪,英国进行了“国教”改革,建立 了民族宗教;启蒙思想家最早在英国出现,如霍布斯、洛克等, 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14 世纪至 18 世纪下半期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3 世纪初,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 ,以后逐渐形成召 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1688 年“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标志着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8 世纪前期,责任内 政治 阁制开始形成,19 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逐渐形成,议会选举由候选人个 人的竞争变成了权力的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20 世纪普选权扩大,君主立 宪制度得到完善。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76 年,北美 13 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1787 年,各州代 表通过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 1787 年宪法
[尝试解答] 示例一:论题:14~17 世纪的东西方都进入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的转型期。 阐述:中国出现了新气息:经济上赋役改革、白银输入、高产农作物输入等促 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出现汤显祖等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 西方社会转型:经济上: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新航路开 辟;西方国家进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壮大。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 从意大利向欧洲其他地区扩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总之,14~17 世纪在封建社会占主导的世界中,东西方都进入了封建社会向资 本主义社会转型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