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病学测试题及答案.doc

神经病学测试题及答案.doc

神经病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1、病变対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敏,其病变部在【C】A、顶叶感觉皮层,B、内囊或基底节区C、丘脑D、中脑E、桥脑2、62岁女性,忌起出现讲话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两犬后因病情渐加重就诊。

血压14/1 lkPa,意识清,运动性失语,右侧偏瘫,可完全排除的诊断是【C】A、脑栓塞B、脑血栓形成C、短暂脑缺血发作D、脑岀血E、腔隙性脑梗死3、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的症状不包括【B】A、一侧麻痹,伸舌时舌尖偏向麻痹侧B、一侧麻痹伸舌时舌尖偏向麻痹对侧C、两侧麻痹,伸舌时受限或不能D、舌肌萎缩及伴有肌束震颤E、电检查冇变性的反应4、频上回后部是[C]A、嗅觉中枢B、视觉中枢C、听觉屮枢D、皮层运动中枢E、皮层感觉中枢5^男性,61岁,突然意识不清1小时。

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半球3cmX 3cmX6cm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B】A、昏厥B、脑出血C、脑栓塞D、脑血栓形成E、高血压脑病6、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改变的特点通常是【A】A、上肢屈肌张力高,下肢伸肌张力高B、上肢伸肌张力高,下肢屈肌张力高C、上下肢均为加肌张力高D、上下肢均为伸肌张力鬲E、上下肢屈伸肌张力均高7、--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D】A、中脑背盖部B、桥脑背盖部C、桥脑基底部D、延髓背外侧部E、延髓基底部8、20%廿露醇、维生素C【A】A、脑保护剂B、抗凝治疗C、溶栓治疗D、血液稀释疗法E、脑代谢活化剂9、关于脑出血,最确切的诊断依据是【D】A、6()岁以上发病B、均冇偏瘫C、脑脊液血性D、突然偏瘫、头部CT见底节附近高密度影E、均有脑膜刺激征10、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C】A、头痛、呕吐B、脑膜刺激征C、腰穿时发现血性脑脊液D、一侧动眼神经麻痹E、偏瘫来源:考试人■临床执业医师11、青年男性,2天来胸背部疼痛,今晨出现双下肢无力,伴二便障碍,查脐以下各种感觉障碍,双下肢肌力0级,无病理反射。

首先应做的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D】A、腰穿脑脊液检查B、头部MRIC、颈椎MRID、胸椎MRIE、腰椎MRI12、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

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

头颅MRI无异常发现。

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

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E】A、搓丸样动作B、路林手现彖C、写字过小征D、齿轮样强直E、“开-关”现象13、患者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查体右软腭抬举无力,病损部位在【E】A、左侧皮质脑干束B、右侧皮质脑T•朿C、双侧皮质脑干束D、右舌下神经E、右舌咽迷走神经14^重症肌无力[C]A、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B、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C、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D、血清钾低E、黑质致密区含黑色素的神经元缺失15、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E】A、意识不清B、肢体瘫痪C、头痛D、抽搐E、脑膜刺激征16、偏头痛的防治,哪项不正确[E]A、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B、不要过饥、过饱C、不饮酒和摄进高脂肪食物D、避免摄进己知激发发作的食物E、发作后可用血管扩张药17、痉挛性偏瘫步态[D]A、跨阈步态B、醉汉步态C、慌张步态D、划圈样步态E、剪刀样步态18、周期性瘫痪[A]A、四肢无力,血钾减低B、四肢无力,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C、四肢无力,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D、四肢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E、四肢无力,肩胛带骨盆带萎缩19、新纹状体【B】A、静止性震颤B、舞蹈病C、躯干性共济失调D、左侧肢体共济失调E、闭目难立征阳性下列部位病变引起20、关于脑出血的治疗,卜-列哪项是正确的【D】A、收缩压维持在16〜18kPaB、每日静脉补液量2500ml以上C、人剂量止血芳酸D、保持安静,积极抗脑水肿E、发病后24小时仍不能进食者给鼻饲来源21、患者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最可能有下述哪条血管闭塞【B】A^人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内听动脉E、脊髄前动脉22、下列哪项正确【A】A、右三叉神经损害时张口下颌向右偏斜B、右而神经损害时露齿口角偏向右侧C、右舌下神经损害时舌尖左偏D、右展神经损害右眼球向内活动受限E、右视神经损害时右瞳孔缩小23、56岁女性,左上肢发作性麻木半年,初从左手拇指开始,后扩散至整个上肢,查体见左上肢痛,温觉稍差,左上肢腱反射亢进,余未见明显异常女性,60岁,忌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话,但似能听懂他人的讲话内容,能随命令做相应的动作,该病人的语言障碍是[B]A、混合性失语B、运动性失语C、命名性失语D、感觉性失语E、瘡病性火语24、内囊受损的感觉障碍特点【B】A、对侧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B、对侧偏身(包括而部)感觉减退或消失C、对侧偏身(包括而部)感觉减退消失伴有自发性疼痛D、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伴感觉过度E、交叉性感觉减退或缺失25、特发性大发作首选【A】A、丙戊酸钠B、卡马西平C、乙琥胺D、苯妥英钠E、ACTH26、蛛网膜卜•腔出血时,出现一侧眼睑F垂时,其动脉瘤的部位可能在[C]A、人脑屮动脉B、前交通动脉C、后交通动脉D、基底动脉E、眼动脉27、轻触患者咽后壁,出现呕吐反应,此反射定位于【A】A、舌咽迷走神经B、舌下神经C、面神经D、副神经E、三叉神经28、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B】A、丙戊酸钠B、卡马西平C、乙琥胺D、苯妥英钠E、ACTH29、癫痫的临床诊断大多数情况下需依据【D】A、冃睹其发作B、脑电图改变C、有无家族史D、确切的病史E、头部CT扫描30、54岁女性,劳动屮突感头晕,相继左半身失灵,右眼闭合不全,双眼向左侧凝视, 1()余分钟后昏迷,双瞪孔小、四肢软瘫、高热,首先考虑的诊断是【B】A、小脑出血B、脑桥出血C、棊底节脑出血D、中脑出血E、脑叶出血来源:考试大-临床执业医师31、男性,58岁,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

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

头颅MRI 无异常发现。

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钟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

首选治疗药物是【B】A、滉隐亭B、左旋多巴C、苯妥英钠D、安定E、多巴胺32、特发性全而强直■阵挛发作,首选药物为【A】A、丙戊酸钠B、卡马西平C、苯妥英钠D、乙琥胺E、苯巴比妥33、哪项可能不是脊髓病变引起的瘫痪【E】A、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B、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C、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D、一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E、一侧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34、延髓外侧面[E]A、大脑前动脉供血B、大脑后动脉供血C、大脑中动脉供血D、基底动脉供血E、椎动脉供血35、下列哪项不属于锥体外系[E1A、纹状体B、红核C、黑质D、丘脑底核E、内囊36、女性,2X岁,双眼睑下垂,复视2年。

毗噪斯的明治疗症状一度缓解。

近期出现屈颈、抬头无力,四肢疲软,此病人属于重症肌无力的哪一型【B】A、眼肌型B、全身型C、延髓肌型D、脊髓肌型E、肌萎缩症37、患者右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B】A、右侧三叉神经B、左侧三叉神经C、右侧动眼神经D、左侧动眼神经E、左面神经38、格林■巴利综合征【B】A、四肢无力,血钾减低B、四肢无力,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C、四肢无力,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D、四肢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E、四肢无力,肩胛带骨盆带萎缩39、某患左侧口角流涎,查体:左侧额纹变浅,眼裂变大,左侧口角卞垂,鼻唇沟变浅, 左侧舌前2.3味觉减退,病变为【C】A、左侧面神经茎乳孔病变B、左侧面神经内耳病变C、左侧面神经管部病变D、左侧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病变E、左侧桥小脑脚病变4()、58岁男性,高血压病史,演讲时突发头痛、呕吐、右侧偏瘫。

在急诊室检查时病人昏迷,左侧晡孔大,光反射消火,诊断[A]A、脑出血,左颍叶钩回疝B、脑出血,右顼叶钩回疝C、脑出血,小脑扁桃疝D、蛛网膜下腔出血41、左小脑半球【D】A、静止性震颤B、舞蹈病C、眾干性共济失调D、左侧肢体共济失调E、闭目难立征阳性下列部位病变引起42、震颤麻痹【C】A、跨阈步态B、醉汉步态C、悦张步态D、剪刀样步态E、划圈样步态下列病变引起43、枕叶内侧矩状裂上下缘是[B]A、嗅觉屮枢B、视觉中枢C、听觉中枢D、皮层运动中枢E、皮层感觉中枢44、眩晕【A】A、椎:基底动脉系统T1AB、颈内动脉血栓形成C、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D、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E、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45、冇关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部位,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E】A、脑血栓形成最易发生在人脑中动脉B、脑栓塞以大脑中动脉阳.塞最常见C、脑出血的血管最多在豆纹动脉D、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破裂所致E、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人脑凸面畸形血管破裂最多见46、周围性瘫痪的肌张力改变特点[C]A、折刀样增高B、铅管样增高C、肌张力减低D、齿轮样增高E、肌张力时高时低47、脑血栓形成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是病变损害了【D】A、优势半球额屮回后部B、优势半球中央前回下部C、优势半球角回D、优势半球额下冋后部E、颍上回后部48、对发作频繁,每月发作2次者用【D】A、非类固醇消炎痛药物B、发作早期给麦角胺咖啡因C、5■拜色胺受体激动剂D、心得安、苯嗥呢等药物E、皮质类固醇49、锥体束病损时肌张力改变为【A】A、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B、强直性铅管样肌张力增高C、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D、肌张力减低E、去脑强直或去皮层强直50、锥体束损害的反射改变[C]A、深浅反射均亢进B、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C、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D、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正常E、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