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19-2020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能用于酿酒的是()A. 酵母菌B. 青霉C. 曲霉D. 根瘤菌2.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分别是()A. 细菌和真菌都进行孢子生殖B. 细菌为分裂生殖,真菌主要为孢子生殖C. 细菌和真菌都进行分裂生殖D. 细菌为孢子生殖,真菌主要为分裂生殖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蝴蝶和蜻蜓的()A. 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 防御行为、迁徙行为C. 取食行为、繁殖行为D. 繁殖行为、攻击行为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保护濒危物种.A. ③B. ④C. ①②D. ①③5.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A. 蒸腾作用;B. 光合作用;C. 吸收作用;D. 呼吸作用。
6.地衣被称为“拓荒先锋”,它是由两类生物共生在一起构成的联合体,这两类生物分别是A. 细菌和藻类B. 根瘤菌和真菌C. 细菌和真菌D. 真菌和藻类7.当我们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收缩和舒张状态时,表现出来的动作是()A. 屈膝B. 伸膝C. 曲肘D. 伸肘8.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岳麓山的管理人员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避免发生松毛虫虫害,这体现了动物具有()A. 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B. 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C. 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9.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成形的细胞核10.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A. 蜥蜴B. 大熊猫C. 扬子鳄D. 白鳍豚11.下列几种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人的脚癣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对这种真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营养方式和蘑菇一样B. 营寄生生活C. 其营养方式与炭疽杆菌相似D. 在生态系统中他们属于消费者13.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 火箭升空B. 环境污染C. 人口剧增D. 粮食短缺14.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A. 活化的火山口B. 地震后的废墟C. 撒哈拉沙漠D. 北极冰川15.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例外,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价值多样性16.下列生物之间不是共生关系的是A. 大肠杆菌与人B. 根瘤菌与大豆C. 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D. 苏云金杆菌与昆虫17.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为()A.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都有根、茎、叶C. 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D. 都生活在陆地18.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农田生态系统B. 池塘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19.有关“引体向上”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B.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C. 需要多系统的配合D.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20.以下动物中,胸肌最发达的动物是()A. 青蛙B. 家鸽C. 人类D. 华南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21.蚯蚓的身体_______可以使躯体运动灵活,体壁有发达的_________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体壁密布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可以溶于体表的黏液完成气体交换。
2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__,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体表具有坚硬的_____________和分节的_________。
23.鸟类和______ 动物体温大多数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24.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可以分为______行为和______行为.25.某生物实验小组在观察一个菌落时,发现有这样的特点:菌落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你认为该菌落是______菌落.26.______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28.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方法______或______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9.南通是鱼米之乡,盛产稻米、棉花和油菜。
你认为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哪个调节能力强?请简要说明理由。
30.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下列具体事例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预防一些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人们在生产食品时可以在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几种营养素。
例如:按照一定标准添加含铁化合物生产的“强化铁酱油”,长期食用可以帮助人们有效降低的发病率,并且促进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含碘食盐的生产与推广则有效降低了人们的发病率。
(2)有些对药物在生产时常常被制成胶囊,胶囊壳主要由淀粉构成,由于胃不消化淀粉,胶囊携药物进入后才会被吸收,从而避免了。
(3)教育部号召在中小学校大力开展“豆奶工程”。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意义是为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
(4)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我国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防治儿童白血病形势极为迫切。
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原因是通过此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能分化出的健康造血干细胞。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31.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鹅颈瓶实验”:(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__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 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中的______ 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32.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
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_____________气体,鉴定这种气体的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哪两支试管为一组?________。
33.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民间美食,深受百姓的喜爱。
生物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进行红腐乳的手工制作。
第一步:人工接种。
将新鲜的老豆腐切成三厘米左右均匀等大的小方块,将购买的毛霉菌粉均匀地撒在每个小方块豆腐的六个面上,即六个面都接种上毛霉菌。
第二步:小组的三名同学将接种好的小豆腐块均匀摆放在四个等大的小架子上。
然后将小豆腐块连同小架子分别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具体如下:第三步:取甲装置中的小豆腐块,将表面的白色细毛按倒、撒盐腌制后整齐地码放在坛子里,倒入老师配置好的料汁,密封坛口,在室温下发酵三个月,成功地制成了红腐乳。
(1)接种的毛霉菌属于_________(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选项字母:A.细菌B.真菌C.病毒)。
(2)甲、乙两组装置能构成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
甲、丙两组装置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
以上两组对照实验说明毛霉需要在__________环境中,才能将豆腐块发酵成腐乳。
34.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2)一名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______。
(3)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4)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______。
(5)设定实验温度为28o C的理由是______。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A、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用于酿酒,A正确。
B、在青霉中能提取出青霉素,不用于酿酒,B错误。
C、制酱要用到曲霉,C错误。
D、根瘤菌能和豆科植物共生在一起,固定空气中的氮,为豆科植物提供氮肥,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D错误。
故选:A。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制泡菜用乳酸菌等。
关键点:制酒要用到酵母菌。
其它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也要注意掌握。
2.答案:B解析:解: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ACD均有错误,B正确。
故选:B。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据此解答。
明确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是解题关键。
3.答案:C解析:解:“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蝶类在采食花粉,因此描述了昆虫的取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因此描述了昆虫的繁殖行为。
所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蝴蝶和蜻蜓的“取食行为、繁殖行为”.故选:C。
(1)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2)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
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取食行为和繁殖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4.答案:C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正确。
故选: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明确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灵活解答。
5.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动植物遗体内的有机物能被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