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高教育

乐高教育


善的教育体系,但也可以应用于高校乃至成人的教学。
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不仅
04
要有扎实的的理解与
掌握。
END
乐高教育的探索 学 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汇报人:严聪
目 录 科普
教育理念
乐高教学中探索“V + STEAM” 关于乐高教育应用的思考
知识科普
乐高
追本溯源,乐高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玩具,乐高 (LEGO) 作为一个 品牌从1934 年开始使用,在丹麦语中,它的意思是“玩得好”。以儿童爱玩爱 动手的天性为出发点,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乐高集团迅速崛起为全球知名企业, 其产品销往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触、可摸的生动阐释。
·
在拉丁语中,“LEGO(乐高)”一词的意思刚好是拼在
一起”。乐高课堂的教学特点可归纳为:
(1)任务驱动,体验式教学;
(2)问题解决式的探究,授人以渔,培养学习力;
(3)开放的学习空间,鼓励学习者自由发挥,培养自主
学习的精神;
(4)合作式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5)直观构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直观思维能
0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扮演引 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让学生成 为真正的主体,注 重学习过程,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他们工程。 让学生敢于犯错 并尝试不同的 想法,从而达到潜能开发的目的。
03
乐高的教学是极具 A( Art) — 艺术和 M ( Mathematics) —数 学特性的。更重要的是,数学和 艺术本就是相通的,数学能为 艺术提供创作灵感,而艺术又能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 自信心,所以两者相辅相成。
力;
(6)适度竞争,保持学习热情。
乐高的机器人教育体系
乐高教育的学习体系从幼儿早期教育开始,覆盖了从2岁至 16岁的不同教育阶段。其中智能机器人组装套件用于学龄孩子的教育, 原先的积木变成了机器人的零件,体积变小了,种类也变多了,搭建 一个机器人涉及数学、物理、科学、技术、工程、设计和机器人等众 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也使学生面对更大的挑战。
整方案,这是促使学习达到成效的重要阶段。
Continue 延续:即对未来保有期望,保有继续学习的热情,想对学习内容有更多的了解,
从而进入新的“联系”阶段。
学习者在乐高中是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不断学习。
乐高的教育理念
乐高教育的出现,使抽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变得非常
直观,特别是以乐高积木为主的乐高教具,可谓“建构”二字可
Construct 建构: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做中学”,利用乐高教具现实制作,从而发现问
题,通过交流、思考解决问题;二是在现实制作的同时,在不断尝试、反复、体验、总结的 过程中,“同化”与“顺应”的认知过程也不断发生,从而在大脑中逐步建构、完善自己的 知识图式。
Contemplate 反思:即对建构过程的反思,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调
乐高教学中探索 “V + STEAM”
乐高教学
01
02
03
乐高教学
01
在乐高教学中 V( Virtue) —美 德的传承是 不可被忽视的,这 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无尽的 责任。 在本项目的教学中 “S( Science) —科学”的理念 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思 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进行操作、探 索,发现科学规律,进而运用知 识、迁移知识,创造知 识。此 外,通过乐高课堂的教学,对学 生创新素养的促进作用是多角度、 深层次的,体现在多创新设计、 多有效交流、多新观 点等方面
乐高教育应用的思考
思考反思
01
目前基础教育方法与乐高教育理念的结合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02
乐高教育不是万能的,它有相对适用的学科,但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
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学中也有用武之地,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03
乐高教育部的教育产品主要针对 3~16 岁儿童设计,拥有从学龄前到中学的一整套完
乐高(LEGO)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为重点的一 套教育解决方案,也是长期以来乐高教育部与世界各国教育界紧密合作,探究和 开发出的教育科研成果。
教育理念
乐高的 4C 教育理念
Connect 联系:即建立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图式之间的关联,从身边的真实事例中找
寻规律,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