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外部形态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外部形态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社会因素:住宅区的分化 行政因素:政策引导和城市规划整体影响
经济因素:
与市中心的距离 地租高低 交通通达度 付租能力: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地 租 水 平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 离递减示意图
商业付租能力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来自租能力距市中心 的距离
工
住
商业区
宅
区
区
距市中心 的距离
业
10.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Q处地租低于a B.地租等值线 c>b>a
(二)分化过程
随着城市的发展, A、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B、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的状况
住宅区的分化
高级住宅区
房屋面积大,有 些是独立庭院
低级住宅区
面积狭小,拥挤 密集 破旧拥挤,卫生 设施缺乏, 环境状况很差 拥挤在内城和工业 区附近 ,与低地、 工业区相联系
P a a Q a b c
a
图 例
等地租线
交通干道
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 和车站
C.高速铁路沿线将形成高级住宅区 D.P处将形成新的商业区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 结构示意图。
9.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3、兰州的城市形态为 条带状 , 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地形 。
条带状——交通
每个城市的形态虽然有各自的特征,但它 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善, 城市地域沿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不断向外 扩张,城市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集中团块式、带状、放射型、组团型、星座型、散点型
参考《城乡规划》第二章 第一节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
-----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机械仪表等
2、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 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 如钢铁、石化、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盛行单一风向—— 下风向
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季风—— 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 多种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答案: C
8910
明确:
城市外部形态 城市功能分区 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外部形状 城市用地 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扇形、多核心
成因
历史因素:
(1)城市的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 功能区分布状况; (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 功能分区是可能完全改变的。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 把广州建设成为沿珠江水系发展的 多中心、多组团、网络式的城市空间结构。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 (1)商业用地
同种土地利用方式 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
(2)工业用地
(3)政府机关用地
(4)住宅用地
(5)休憩及绿化用地
集聚
(6)交通用地
4、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二)中心商务区(CBD)及其特征
1、含义
一个位于城市中心、担负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
中心商务区(CBD)的基本特征:
• 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 等在此高度集中; • 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巨大; • 白天人口高度密集,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 • 位于城市黄金地带,地价最高。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 结构示意图。
10.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 现了两个峰值,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
(一)要有便利的交通
城市外部形态 与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分析现代城市的空间形态、景 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运用实例,解释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 考纲解读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备》
一、城市的外部形态
1、影响因素
地形、河流、交通等
2、形态类型
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
城市的外部形态
1、成都的城市形态为 团块状 , 2、拉萨的城市形态为 条带状 , 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河流 。 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地形 。
区位
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 或街角路口处 城市外缘和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 ,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 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接近内城 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片状
行政区、文化区
贫民窟
7.图中M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农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教育文化区
1、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 行布置 2、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1)有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接近生活居住区 (2)劳动力少、占地大的工业,可以距居住区远一些。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 区的污染
1、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
低收入阶层
建筑质量上
配套设施与 环境质量
配套有相应的的学 校、医院、商店和 绿地等公共设施,
环境优美 多建在城市的外缘 ,与高坡、文化区 相联系
高收入阶层
位置上背向发展
入住阶层
商业区
(一)面积、形状、位置和区位需求
1、面积 2、形状 最小 点状或条状分布
3、位置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工业区
区位特点
不断向市区外缘 移动
成因
目的
①土地日益紧张,地价飞 涨,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 为了降低成 本、保护城 出 市环境 ②布局不合理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
趋向于沿主要 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生产活动对运输 的需求
便于原料的 运进和产品 的运出
比较项目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面积
最小 中 最大
形状
点或条 状 片状
(7)农业用地
功能区
2、城市功能区概况
(一)含义: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里的集中。
(二)分类:
1、住宅区 2、商业区 3、工业区
(三)特点:
1、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 2、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主要功能区分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住宅区
(一)城市中的地位
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最广泛的土地利用 方式,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