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篇一:《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一口气看完,心中
感触颇多。
这本书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
代表作。
书中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
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
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
非常的有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告诉我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
通过阅读
本书,使我开阔眼界,改变我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
如何给孩子读图画书:其实也一直也是我很疑惑的问题,应该怎么
样给孩子读图画书呢,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图所附的文字呢,还是对着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种子》以后,这个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松居直先生认为,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
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
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
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
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定
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
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
松居直先生还特别强调图
画书的作用,图画书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更不是为孩子以后
的学习做准备,它唯一的作用是带给孩子乐趣,让孩子真正体会到
读书的快乐!
松居直先生可以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同时也是最坚忍不拔的图画
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旗帜鲜明的坚持一个观点。
就是
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他在书
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用来学
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
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当一
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
系。
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
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当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
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
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
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用好的图
画书,通过父母给孩子读书,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篇二: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上学期岩岩从幼儿园带回来一套书《幸福的种子》。
岩岩很喜欢这
套书,总是让我和他一起看。
所以现在的亲子阅读时光都是看《幸
福的种子》,我也非常喜欢这套书,觉得特别适合幼儿园的小朋友看。
“图画书对于幼儿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这
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以前我也买了很多书,希望培养
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爱上读书,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但是每次他
都是看几次就不看了,就扔在角落里了。
这样断断续续,松一阵紧
一阵,发现这种看书实在是很痛苦的事情。
但是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半个小时我们都是坐在床上看《幸福的种子》。
书中故事文字量适中,字比较大,我们总是边看书边识字,
再加上有很美的图画,比如《国王生病了》《拍花箩》《为什么我
不能》《山丘上的约会》等,每次看完岩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有
的故事要求你一讲再讲,一看再看。
不知不觉中,岩岩变得爱看书了。
而这段睡前时光,也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
岩岩虽然不认识很
多字,但他总是能专注的看着书。
我注视着孩子的脸庞,体会着这
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我想用这种方式,传递我们之间的爱和
理解,让幸福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篇三: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
现任日本福音馆书店会长。
1965
年以作品《桃太郎》获得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
1969年、1979年、1985年担任bib“世界绘本原画展”国际审查委员。
主要作品:《我
的绘本论》、《看图画书的眼睛》、《如何看图画书》、《走进图
画书的森林》、《图画书的时代》及与他人合著的《儿童和文学》、《日本语》。
这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图画书与儿童的世界讲起,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
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
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
松居直先生凭借
自己几十年的图画书编辑出版经验,以亲切、温暖的叙述语调为广
大家长和孩子指出了一条通往图画书世界的最佳捷径。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
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
阅读本书,将使你开阔眼界,改变你的
不止是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而且还有你的人生形态。
图画书对
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在家的情
感与理性认识。
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
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
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真正让父母与
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
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
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
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孩
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
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
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幸福的种子》,一看到这几个幼稚的字体写在这本书的封皮上,
让我瞬间仿佛看到一双粉嫩嫩的小手认真地拿着这本书,他一定依
偎在他的爸爸或者妈妈身上。
他们都坐在沙发上,小朋友咿咿呀呀
的问着——这是什么呀?家长刚回答了,小朋友又指这刚才那个地
方说——这是什么呀?家长微微一笑,继续慢悠悠的回答着。
然后,作者的目的达到了,因为这是一本亲子共读图画书。
这本书的序写到: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
国去旅游,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即使经过几
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
藏在内心深处。
这些文字让我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姥姥给我讲的《狼
外婆》的故事,虽然有点害怕,还是一遍一遍央求姥姥给我讲。
妈妈给我讲的《小奇人跳跳》、《幼儿画报》等都还历历在目,甚至中
考时,语文卷子的上的一则小古文,让考生总结成一个成语,我立刻想到小时候听的那一长串的《成语故事》磁带。
暑假里,收拾屋子,找出自己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图画书,仍然那么熟悉,感觉是刚刚看过的,那份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有一句名言说:“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动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
”也许,这句话,可以描述我内心的那份喜悦与满足。
这么美好的感受,我好想让我的学生们和孩子都感受到。
所以,当我看到书上推荐的那些书,于是就停不下来的收集再收集并推荐给各位家长,像书上说的那样去讲:讲图画书只管一个劲儿的讲就好了,不问东问西,不剥夺她们的阅读乐趣,让他们沉浸在故事里,在幻想的世界里天马行空,在幻想的世界中翱翔。
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