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药师查房记录抗生素

临床药师查房记录抗生素

大多数双歧杆菌制剂都包含有几种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屎肠球菌等等。口服双歧杆菌制剂可直接补充人体肠道固有的正常菌群,抑制肠道中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或病原菌,减少肠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减少肝脏负担,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机体对人体营养物的分解、吸收;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其中,双歧杆菌具有生物屏障作用,可以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还可增强机体的特异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激活吞噬细胞的活性而提高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促进腹泻愈合;针对因肠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是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有效方法。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代表药物有: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繁殖期杀菌剂,其通过抑制大分子黏肽合成,致使细菌细胞壁合成障碍或缺损,菌体失去渗透屏障,出现膨胀和裂解,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大环内酯类属快效抑菌剂,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而发挥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快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用,会减弱后者的杀菌作用,影响后者的临床疗效。因此,不少人主张在临床上避免将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
药师查房记录
科室
儿科




小儿继发性腹泻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正常肠道菌群存在着动态平衡,通过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与机体维持微生态平衡,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用抗生素后继发腹泻,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菌群失凋,引起致病菌异常生长。肺炎患儿在发病时、治疗中、治疗好转后均可继发腹泻其腹泻原因可能为肠道菌群失调、病原体对肠道的影响、抗生素对肠道黏膜刺激等,其中肠道菌群失调为主要原因。
药师建议:用微生态调节剂来预防一些可预料的继发性腹泻,可较好的疗效。服用时与抗生素制剂至少间隔2个小时以上,并使用温水送服。
药师签名
日期:2015-04-24
药师查房记录
科室
儿科
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









目前我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代表药物有:阿莫西林、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头孢呋辛等。
药师签名
日期:2015-03-01
β-内酰胺类主要在细胞外液中发挥抗菌活性,进入细胞内的较少,从临床治疗学角度考虑,一般不适用于杀灭细胞内的细菌;而大环内酯类在各类细胞内都有明显蓄积,可用于杀灭细胞内的细菌。大环内酯类药物在细胞内浓度高,对细胞内病原体(如支原体)作用较强;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胞壁。两类药物作用部位不同,因此药物间发生拮抗作用的可能性较小。
各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取决于感染菌种或菌株的差异。对于青霉素敏感株,如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与快效抑菌剂联用,青霉素的抗菌活性可能会受到干扰。但临床通常非单一细菌致病,经常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合并感染。β-内酰胺类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部分厌氧菌有抗菌作用,而大环内酯类除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外,尚对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分支杆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良好效果,因此两者联用可扩大抗菌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