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知识测试题(科学)学科文化知识部分(100分)一、填空(20分)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构成的。
2、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排出体外。
3、儿童的心率一般略于成年人。
4、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差异的现象叫。
5、达尔文将自然界中的生生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收做。
6、把不溶于水的细沙土从水中分离出来可以用的方法。
7、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8、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中。
9、电磁铁是一种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1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11、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引起的。
12、因地壳运动产生的自然灾害有、等。
13、在行驶的汽车上红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走,她是以为参照物的。
14、地球上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造成的。
15、地球上的可利用淡水大约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16、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上。
二、选择(40分)1、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爱迪生2、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A、李四光B、钱学森D、袁隆平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时间在()A、1957年10月4日B、1957年12月6日C、1970年4月24日4、我国是世界上第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空。
A、一B、二C、三D、四5、捆绑一个稳定的支架,至少需要()根木棍。
A 、2B 、3C 、56、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 、水草B 、鱼类C 、鸭子D 、浮游生物78、在摩氏硬度计对照表中硬度最大的矿物是( ) A 、金刚石 B 、石英石 C 、滑石 9、学校旗杆顶端安装的是 ( )A 、动滑轮B 、定滑轮C 、滑轮组 10、风向仪指向西北方向,则此时刮的风是( )A 、西北风B 、东南风C 、不能确定风向 11、铁制用品最容易生锈的环境是( )A 、干燥环境B 、水中C 、潮湿环境D 、油封环境 12、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最慢( )A 、水中B 、空气中C 、金属中13、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 )A 、白色B 、黄色C 、红色D 、深蓝色 14、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A 、磁铁的两端B 、磁铁的中间C 、磁铁各部分吸引力相同 15、下列哪种动物是通过拟态来保护自己的。
( )A 、蝗虫B 、变色龙C 、枯叶蝶D 、青蛙16、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汽车来说,坐在车上的人是( )。
A 、运动的B 、静止的C 、不能确定17、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 ( )A 、风化作用B 、风蚀作用C 、蒸腾作用18、白纸、黑纸、镜子三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 )。
AB CA、白纸、黑纸、镜子B、黑纸、白纸、镜子C、镜子、白纸、黑纸19、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实际上是地球在()运动。
A.自西向东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20、下面的机械中一定省力的是()A、轮轴B、杠杆C、滑轮D、斜面三、判断题(10分)1、动滑轮的优点是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2、食物中的养分是在人的小肠中被吸收的。
()3、所有的鸟类都是靠产卵繁殖后代。
()4、风是由空气流动所产生的。
()5、振动不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
()6、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是利用了水的热胀冷缩的原理。
()7、磁砖地板比木地板导热快。
()8、最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
()9、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是盐。
()10、在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
()四、问答题(10分)1、为什么雨雪天广播里要提醒司机师傅开车慢行?(5分)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的上面还是冰块下面?为什么?(5分)五、实验探究(9分)如图:是学生研究光对豆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图。
试问:1、该实验采用的是什么实验方法?(3分)2、在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六、看图做题。
(11分)1、请观察星座的图片。
(6分)(1)右图星座的名称。
(2)此星座适宜观察的时间是。
(3)图中的星座能为我们解决遇到的什么困难?2、根据你的观察,画月相(用铅笔画阴影)。
(5分)娥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教材教法部分(40分)一、填空题(10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所涉及的三个领域是、和科学知识。
3、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科学知识包括、、地球与宇宙三个方面。
二、教学片断分析(10分)《指纹》片断。
学生分成6个小组。
桌上摆放着留有指纹的各种材料。
学生已经认识了指纹,并且能用各种方法取下指纹。
师:关于指纹,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生:我想知道每个手指上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生:我想知道我的指纹和同学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生:指纹是怎么产生的?生:指纹有什么用?生:我的指纹和老师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师:各组确定准备研究的问题。
并将研究方案写下来。
十分钟后各组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结合科学课程理念你对上述教学片段有什么感想?三、简答题(10分)请写出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10分)四、科学技能(10分)某观测者注意到,这天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且与前几天相比,方位更偏北。
请判断这天是大约临近哪个节气,并描述这天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路线。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学科文化知识部分(100分)一、每空1分,共20分。
1、细胞2、氧气;二氧化碳3、高于4、变异5、自然选择6、过滤7、振动8、太阳;淀粉9、电;磁10、自西向东11、公转12、火山;地震13、汽车14、自转15、1% 16、赤道二、每题2分,共40分。
1、A2、B3、C4、C5、B6、A7、C8、A9、B 10、A11、C 12、C 13、A 14、A 15、C 16、B 17、A 18、C 19、A 20、D三、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四、每题5分,共10分。
1、在雨雪天气时,路面有水,摩擦力比平时小,车轮容易打滑,刹车不灵,不能在短时间内让汽车静止,所以在雨雪天气时,司机开车要减慢速度。
(意思对即可得分)2、食物应该放在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遇冷会下沉,所以食物应该放在冰块的下方才能被冷却。
(意思对即可得分)五、共9分。
1、对比实验法(3分)2、相同条件是: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3分);不同条件是:光照(3分)五、共11分。
1、每空2分,共6分。
大熊星座;全年;在野外迷失方向时(或夜晚辨别方向)2、参考答案:(每画对一个1分)娥眉月(阴影在左,占多一半)上弦月(阴影在左,占一半)满月(无阴影)下弦月(阴影在右,占一半)残月(阴影在右,占一多半)教材教法部分(40分)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1、科学素养2、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生命世界;物质世界二、共10分参考要点: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符合科学探究的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在没有太多干扰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兴趣进行探究。
这是科学课教学中提倡的学习活动。
(意思对即可得分)三、共10分1、(10分)答: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四、判断5分,运动路线占5分。
(1)判断:这一天的日期大约在临近夏至日。
(2)描述:这天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动,下午太阳逐渐向西偏北移动,傍晚从西北方落下。
专业课件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
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
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
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
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
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
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
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
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
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