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凝胶的制作过程及其机理
豆腐凝胶的制作过程:
1、将黄豆挑选好,洗净后浸泡。
2、将生红石膏放进火中焙烧,石膏的焙烧程度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
3、磨豆滤浆。
黄豆浸好后,捞出,用袋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
4、煮浆。
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
豆浆煮到温度达90℃以上时即可。
5、点浆。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6、制水豆腐。
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机理:
做豆腐要用水浸泡大豆,经研磨分散于水,形成相对稳定的蛋白质溶胶——生豆浆。
生豆浆中胶粒为蛋白质分子集合体。
在水化膜和双电层的保护下,胶粒难以聚集,致使生豆浆处于一种亚稳状态。
加热生豆浆可提高体系内能,多肽链南卷曲而伸展,同时分子间的疏水基和巯基形成分子间的疏水键和二硫键,使胶粒间发生一定程度的聚结。
随着聚结的进行,蛋白质胶粒表面静电荷密度及亲水基增加,胶粒之间的继续聚结受限,形成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前凝胶体系——熟豆浆。
向熟豆浆加入卤水或石膏等电解质凝固剂,使大豆蛋白质溶胶变为凝胶。
电解质能促进蛋白质变性,同时镁离子和钙离子能破坏蛋白质胶粒的水化膜和双电层,使蛋白质胶粒聚结,且通过形成一Mg一或一C桥将蛋白质分子相互连接,成为立体网状结构并把水包在网络中形成豆腐脑。
再适当加压,排出一定量的自由水,就可得到有一定形状、弹性、度和保水性的凝胶体——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