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修改版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修改版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海海杰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想弄明白,必须先要知道什么是低碳经济?它与我们现有的经济形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有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通过保障供应,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型的、以提高能源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被提出来了,来替代传统的经济形式。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形式走向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自身能源储备的
不足,使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例如,到2030年,
预计中国80%以上的石油需求将依赖进口;其次,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已做出了2020
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第三,随着能源价格的攀升,如果不降低能耗,必将挤压企业的
经济效益,对于能源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甚至高达五成的
高能耗产业更是如此。

在这种必然的选择之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又将有什么机遇呢?
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我国比一些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

而在新能源领域,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锂电池等行业,与最发达的国家相比只落后了一两年。

因此,在当今传统产业发展受挫、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应该抓住机会,迅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的国家,如此广阔的国土面积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自然资源。

据估计,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亿千瓦;在东北、中西部、华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地热能方面,全国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当前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为906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千瓦。

那么同时,中国又将面临着怎样的严峻挑战呢?
第一: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

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

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第二:推行低碳经济将对外贸出口造成直接冲击。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多年来承接了大部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高碳排放生产线。

发展低碳经济这些生产线就要面临停产、转产和技术改造的问题。

外企的一位负责任表示:“如果发达国家不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对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中国的外贸不仅在生产线,而且在贸易环节,都将面临重重障碍,而且很有可能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第三:推行低碳经济还会对中国现有的消费结构造成全面冲击。

中国目前的消费结构,无论是高端消费还是中低端消费,都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成分,许多方面都与低碳经济相违背。

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低碳经济,将对未来的消费升级构成极大的挑战。

第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

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

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

对于中国来说,如何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单纯的以减少碳的排放为核心,其核心应该是节能减排,只有把握住了核心,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在发展之路上才不会走偏。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如何做到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呢?
一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

把低碳经济的概念落在节能减排、环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上,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

二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层次体系,做到各种技术之间互相协调。

不仅要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也要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和储备。

三是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扬长避短,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低碳经济技术发展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关系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关系到国际的科技竞争和市场竞争。

四是充分考虑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反制措施。

一方面,我们要自主实现节能减排,服务我们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考虑对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反制措施,在全球变化经济博弈中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
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入贯彻学习“走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的走“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的投身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大潮流之中。

注: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引用了各方面的资料,在此谨以表示感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