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模板选择
根据本工程平面形式及结构为框架结构特点,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达到清水模板的要求和加快工期,我公司决定以采用12mm、18mm聚胺脂胶合板为主,辅以部份木模,其具体使用部位如下:
框架矩形柱全部采用18mm聚胺脂胶合板,60×100木枋木模,用钢管扣件固定。

现浇板底模采用12厚聚胺脂胶合板,60×100木枋组合固定,梁板模板的支撑体系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楼梯底模用12厚聚胺脂胶合板,梯段侧面和异形部位用木模。

(二)模板的构造要求
模板除应保证工程结构各部份形状和几何尺寸、位置正确外,支撑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三)模板的制作要求
1、根据框架柱断面尺寸,柱模应一次配至梁板底,并分两段制作,梁柱接头处模板在柱拆模时不拆除。

2、梁模板背销50×100@500,锁口枋50×100元钉固定。

(四)模板安装顺序
各种模板安装施工顺序如下:
1、柱模板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抹1:3 水泥砂浆支撑面→搭设灯笼架→模板组拼→调直纠偏→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
→柱模表面固定。

2、梁模板
放线→搭设支撑架→安装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
筋与垫块→安装两侧模板→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
→相邻梁模固定。

3、板模板
搭设支撑架→复核板底标高→安放木枋→安放模板→
安柱、梁板节头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检查校正。

(五)模板安装
1、柱模板
首先放线抄平后,对模板下口与楼面高差大于5mm时,应用砂浆找平后再安装模板,以防止柱脚漏浆而“烂根”。

并在距柱脚和柱顶200处,纵横两个方向焊Φ12钢筋撑,长度同柱断面,以利模板就位和控制柱断面尺寸及钢筋位置,柱箍竖向间距500。

2、梁板模板
梁板模板安装前,应用φ48×3.5钢管搭设支撑架,架顶必须严格找平,后再铺模板和木枋等。

梁高700以内,立柱间距不大于900;梁高700~1000时,立柱间距不大于700。

板支撑立柱间距为:板厚120mm以内,立柱间距不大于1000;板厚200时,立柱间距不大于800。

为加速模板的周转使用,并在支撑架中加设早拆支撑体系,梁板起拱按规范要求进行,但梁跨度≥4m时,起拱高度为6‰L,悬臂梁起拱高度为6‰L,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

梁高超过700时,梁高中部应加φ12对拉螺栓,纵向间距不大于1000,梁宽大于400时,梁底应加支顶,间距同支撑立柱。

3、楼梯模
楼梯底模采用12mm胶合板,楼梯踏步模采用木模。

1)在回填夯实的地坪或下层楼梯踏步上搭设钢管支承
架,楼梯模板支架的搭设必须在确定其上下层的标高及水平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支设,楼梯模板支承架立杆间距小于
1.8m,横杆间距小于1.8m,最上一层小横杆间距小于0.6m。

2)在已搭设好的模板支承架小横杆上铺设楼梯底模,楼梯底模采用木模板,不合模数处用50mm厚木模拼装。

3)在底模板上绑扎楼梯钢筋,钢筋绑好后再用50mm
厚木模板支设楼梯侧模板。

在楼梯侧模支好并固定后,再支设楼梯踏步侧模板,楼梯踏步侧模板用30mm木模进行支设,踏步木侧模用铁钉固定在楼梯侧模及大木枋上。

具体支设方法详见右图所示。

4)楼梯混凝土浇筑后养护24小时,可拆除楼梯侧模及踏步侧模;待楼梯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后方可拆除其底模及支撑。

4、门窗洞口模板施工
门窗洞口模板采用组合模板,门窗四周用活角铁夹组装,为加强刚度,内侧用木枋加固,施工时用401胶在门窗模两侧粘贴海棉条防止漏浆,确保棱角顺直美观。

为保证窗下墙的混凝土质量,在窗模下侧板上钻2~3个透气孔,便于排出振捣时产生的气泡。

为防止门窗模纵向跑模,用短钢筋作为限位筋焊在附加筋上,以限制门窗模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