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务川县消防中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超高层的摩天大楼越建越高、越建越大、越建越奇。

高层建筑的出现,客观上是出于建设用地的制约和使用功能的需要;主观上是长期以来被世人看成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科技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标志,或一个财团、一个单位的发展象征。

但是,我们应从高层建筑火灾日见增多的趋势中,清醒地看到高层建筑自身潜伏着火灾隐患的严重性,看到火灾造成的后果的残酷性和技术装备的局限性,看到探索如何避免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火灾危害的迫切性。

对此,我们结合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工作的现状,借鉴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的案例,谈谈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

一、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和原因。

我国的高层建筑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突出反映在三个不到位:(一)消防设施不到位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种类繁多、功能不一、作用各有千秋,根据消防工作必须立足预防的需要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缺一不可。

但是,公安消防机构在工程验收、平时检查、专项整治和火灾事故调查中发现,高层建筑目前普遍存在消防设施“短斤缺两”、质量性能差、功能不全和违规使用等先天性火灾隐患。

如必须安装的消防设施不安装,必须保持完好的设施残缺不全、无法使用。

(二)技术保障不到位高层建筑的建造,从设计到施工,不但要求高,而且环节多。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制约,而导致高层建筑在防火分区、分隔措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的现象屡见不鲜。

如,有的由于电缆井、管道井、空调系统需要连接和穿过各楼层、地面、墙壁时,通风管道中设臵防火阀和孔洞处的封堵措施、技术保障不到位,导致“阻然”结构不阻然,使火灾时的火和烟雾上下或左右方向四处蔓延;有的帷幕式大楼各楼层地板与帷幕墙间常留有空隙,虽有填充材料,但多数均以易燃的胶质填补,导致火灾时被烧熔,无法起到阻绝火势的效果,火舌由楼板与帷幕玻璃间隙向上一楼层窜烧或烧破玻璃帷幕;有的防火分隔墙不到位,导致在火灾情况下,烟和热气流迅速扩散,并对火场侦察、判断火情、寻找火点、疏散救人和战术运用带来极大的不利,甚至极易导致立体火灾。

(三)管理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有的消防管理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配备不到位;有的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不落实;有的任意封堵室内消防通道;有的消防制度不健全;有的没有消防应急方案;有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特别是随着各地房屋开发公司“先筑巢、后引凤”的高层综合楼的大量出现,其使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目前管理措施的不到位。

有的建筑工程在消防审核后的建筑施工、室内装潢、设备安装、项目监理、消防检测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或进货、监理等制约措施不严,失控漏管而留下先天的火灾隐患。

如,偷工减料、伪劣产品,尤其是伪劣电器产品混入其中,极易导致火灾。

二、灭火救援措施(一)要以快制快,迅速控制火势的发展蔓延由于高层建筑高大,层数多,楼面大,登高扑救的距离远,设施少,战斗人员到达战斗区域要较长时间,加之高层建筑烟囱效应明显,战斗行动往往是慢于火灾发展速度,对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确实有相当大的困难,因而就要强调和实行以快制快,力争主动,加快战斗进程,有效地扑灭火灾。

因此,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任何火灾的扑救,都是强调以快制快。

那么高层建筑火灾在组织指挥方面怎样才能做到以快制快呢?我们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对火灾范围的侦察。

及时发现着火源,正确判断火灾的发展趋势,是争取快速展开战斗进攻,实行以快制快的关键。

由于高层火灾烟气扩散快,消防队到场时,往往是多层的开口部大量冒烟,室内集聚的烟气层又会阻碍着火点的发现,影响战斗进攻的实施。

因此,指挥员到场后,首要任务必须加快火情侦察的组织,尽快地查明火点,确定燃烧范围,才能争取战斗攻势的快速实现,做到以快制快。

实施火情侦察的主要方法是外部观察和内部侦察。

2、组织突击队。

组织突击力量携带必要的简便灭火器材,比如水带、水枪、安全绳、照明灯和破拆工具,先于灭火主力行动,既可先制“火”,又可查明火灾的具体情况。

快速突击队应具有精干轻便、反应快速和独立作战的能力。

最好由高层建筑较多的地区,组织训练有素的特勤班(组)或攻坚组队员为骨干,吸收常备战斗班的班长或一号员等,编组成多支突击小组,快速突击上楼,按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尽量靠近火点位臵,迅速接近火区,为灭火主力陆续登楼灭火创造条件。

3、充分发挥固定设施作用。

在高层火灾中,有计划地运用大楼固定消防设施来实施防烟灭火,也是能否充分发挥火力的重要方面。

例如室内消火栓的利用,开、闭防火门来控制烟气的流动,落放防烟卷帘来阻滞烟气扩散速度。

这些设施的有效利用,效果好。

实战中,只要在有效射程和有效范围内的消防设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使用价值,就应该积极地、及时地用于灭战斗,充分发挥其作用。

4、实行指挥计划化,熟中求速。

熟中求速,是实行以快制快的必要条件。

指挥员对着火高层的情况全面熟悉,就能胸有成竹地依据火灾态势,周密考虑战斗方案,正确地部署灭火力量,加快灭火进程,有效地完成战斗任务。

情况的全面熟悉,依赖于平时的调查研究,制定高层建筑的灭火作战计划,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实兵演练,实地研究对策,沙盘摆练,使参战人员都能了解该大楼的基本情况,进攻通道,消防设施,熟悉战斗方案。

一旦发生火灾,在战斗预案的基础上,迅速查明情况,有计划的组织战斗和实施指挥。

由此可见,实行指挥计划化、促进战斗行动快速化,是实行以快制快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要联合作战,充分发挥整体威力现代条件下的高层火灾扑救,将是协同作战、整体作战。

既有公安消防,又有企业专职消防,单位义务消防,还有本大楼和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不仅参战人员多(要比地面扑救火灾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组织协同作战复杂,而且作战范围广,地面与高层的通讯联络不便,战斗任务艰巨。

如果不能正确地运用和发挥整体威力,协调一致地进行作战,就会严重地影响灭火进程和整个战斗的全局行动,甚至招致失败。

因此,要取得高层火灾的作战胜利,就必须有效地运用人力,充分发挥整体威力,抓住有利时机制服火灾。

怎样才能发挥整体威力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实行分工负责制。

任何较大火灾都需要建立火场指挥部,而高层火灾,不仅地面上建有火场指挥部,而且在楼层内应建立前线指挥所,实行指挥靠前,还要发挥调度中心的联络部作用,构成完整的指挥系统。

它们之间的分工:指挥部将负责整个火场的情况掌握,按战斗方案调集和部署灭火力量,下达战斗任务,组织战斗保障。

诸如提供必要的灭火力量,分配增援队的战斗任务,组织火场供水、器材保障、火场警戒、伤员安臵等。

前线指挥所主要对火场第一线实施灭火指挥。

诸如确定火点和燃烧范围的侦察组织,预测火灾的发展趋势,拟定战斗方案,确定战术运用和战斗任务的分配,完成救人、灭火和疏散等战斗任务。

调度中心是在完成调度指挥之后,按火场总(副)指挥的指令负责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络,传递火灾信息。

这样的分工负责制,可以克服火场总(副)指挥的顾此失彼现象,充分发挥各级指挥员和指挥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指挥部可设在地面明显而安全的地方,利于各参战单位的联络,接受任务。

前线指挥所应设在大楼着火层以下一、二层为宜,利于监视和观察火情,便于指挥。

同时在指挥所(或指挥所的下一层)附近集结必要的预备力量和必需的器材物资储备,做到既是指挥要地,又是战斗保障的据点,以防火情突变和用于战斗需要,缩短时间,加快战斗行动的实施。

2、制定协同方案。

高层火灾的扑救,通常是在接受任务仓促,准备时间短,行动要求迅速,加之高层与地面联络不便的情况下战斗,如果没有统一的行动依据,步调很难一致,战斗整体威力就不便发挥。

因此,必须制定几种切实可行的高层火灾作战协同方案。

这方案应以灭火作战计划为依据,由各参战单位的指挥员,共同明确各阶段、各战斗时节的任务和协同方法。

同时各参战单位必须严格按协同方案所规定的时间、地点、目标,准确地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加强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作战的积极性、主动性。

只要能使战斗人员及时进入战斗位臵,快速实施堵截烟火,有组织地疏散出被困人员,就可以做到战斗行动的有条不紊,充分发挥整体的威力,取得灭火战斗的胜利。

3、建立可靠的通讯联络。

高层建筑火灾,在指挥通讯方面应以无线通信为主,对各参战单位、战斗阵地应配有性能良好的对讲机,以前线指挥所为中心,建立指挥所与指挥部之间,前沿阵地之间,指挥所与各层战斗班组之间,指挥部与地面作战部队之间的无线电协同网。

必要时,还可利用本大楼有线电话为主体,建立有线电话通讯网。

并辅以通讯员传递火灾信息,传达命令,保障指挥通讯的畅通、及时。

(三)要针对特点,采取灵活的战术方法高层火灾蔓延途径多,烟火上升快,扩散迅猛,情况变化急剧,人员疏散困难,作战区域立体化,无固定作战线;登高设施少,大部分的城市特别是地区级以下城市只有一辆登高消防车,有的甚至没有登高消防车,战斗行动极为不便,灭火剂供应困难。

因此,必须针对特点,争取灵活的战术扑灭火灾。

根据部队现有装备条件,我认为应采取基本战法是:1、适时突击,层层堵截。

由于高层火灾烟气扩散迅猛,指战员难以及时进入战斗位臵执行战斗任务,因此,要求指挥员迅速组织力量,以多种登高手段,强行突击上楼,切断火势蔓延线路,阻止烟火扩散,将燃烧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一句话,就是要做到“强行突,层层堵,封口子”。

根据国内外高层火灾实例的分析,其烟火蔓延扩散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楼梯系统、管道系统和外部系统。

因此,在实施突击、堵截战法时,应当按着火层、着火层的上一、二层,着火层顶层的顺序,形成立体型的战斗部署来实施阻烟灭火的任务。

按火灾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投入灭火力量的数量,选用的水枪类型,阵地的位臵和数量。

进攻路线的选择,一般是利用正常的出入口或安全出入口、阳台、窗口,以楼梯、电梯、消防梯和邻近建筑物等通道为进攻突破口。

战斗进攻的实施,要尽量选择烟气流入量少的场所或避开疏散人员的主要通路,以免延误战机。

水枪阵地和射流的选择,应遵循能把住“关口”切断蔓延;有安全屏障并能发挥火力的作用;以及最大范围的打击火焰,提高灭火效益等原则,实施多堵截。

并选用直流、开花(或喷雾)水流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为灭火手段。

视条件也可选用高倍烽泡沫为灭火手段。

2、内攻为主,攻防结合。

进攻是扑救火灾的基本样式。

高层火灾的扑救,必须强调内攻为主的进攻战,不宜在消防登高车、邻近建筑物从外部射水灭火。

只有竭尽全力,展开主动进攻,把住“关口”,及早疏散出被困人员,有效地堵截住火势的发展,并对火势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后,抢先在其蔓延线路上部署兵力,组织防御限其扩展,这就是高层火灾战斗中,发挥内攻近战的威力,力争主动的攻防战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