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和对策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和对策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和对策
摘要:伴随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其建设规模不断增长,高度上也逐渐出现几十米甚至百米级别的建筑。

因为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火灾隐患,紧急事故中的救援和逃生具有较大难度,容易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然后提出了具体的灭火救援工作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优化策略
1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救援难点分析
1.1建筑整体面积大,增加救援难度
高层建筑体量大,整体面积、内部空间远远高于普通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内部人员逃生、疏散就会困难重重,无论逃生还是救援都会花费很长时间。

救援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后想要到达建筑高层需要很长时间,而在消防人员搜救过程中处于高层的被困人员所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加,还有可能出现受伤、中毒的问题。

二是在救援过程中,虽然有消防人员的帮助,但是仍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到达安全区域,而且火情的发展是不受控制的,在逃生的过程中还有可能更改逃生路线,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三是火情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消防电梯无法使用,而被困人员的逃生通道只剩下了疏散楼梯,但是建筑内部可能已经充满了有毒烟气,再加上逃生过程中体力不支,很有可能出现跌倒、晕厥的情况,此时消防人员的救援难度会成倍增加。

1.2建筑内部危险因素多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设施、设备应用于建筑工程当中,但同时也增加了火灾救援的难度。

根据以往经验存在较大风险的如各种电器、玻璃制品、易燃物品等等,在火灾发生时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比如玻璃会在高温状态下发生爆裂,而产生的碎片会给处于周围的人员造成极大伤害,受伤严重时可
能无法移动,增加了消防人员救援的难度。

有些家用电器在高温状态下也可能发
生爆炸,爆炸也会伤及周围人员,增加了消防人员救援的难度。

在火灾现场大量
易燃物会加速火势的蔓延,同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也会对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造成
伤害,对救援行动的开展形成阻碍。

2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方法研究
2.1引用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
传统的室内防火主要以消火栓设备为主,消火栓在控制初期火灾扑救方面具
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消火栓已无法满足现代消防的需求。

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新的消防技术和设备可以智能检测着火点,从而提升高层建筑
的消防扑救能力,为疏散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

当今最广泛使用的新型消防技术
和设备是自动感应喷洒技术,自动感应喷洒灭火设备主要使用自动感应元件和预
设的烟雾探测,当自动传感器喷洒设备检测到环境中的烟尘浓度超过预警标准时,它将激活火灾警报并自动启动消防喷淋装置,提升扑灭火灾的效率。

2.2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及决策
为了科学合理地在高层建筑内开展救援工作,需要做好灭火救援应急预案以
及现场应急决策,保证消防救援能够稳定进行。

因此,提前做好灭火救援应急预案,为救援反应速度和救援时间提供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

灭火救援预案决不能
千篇一律,需要根据上文提及的高层建筑火灾危险评价体系建立,按照高层建筑
类型,制定灭火救援所需的时间,并结合楼层的高度划分灭火救援措施和设备。

针对不同高层建筑结构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是实际灭火救援的大体方向或框架。

一般来说,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的优势有两种预案制定方式。

一种是建立
城市,甚至省市、国家级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库,在某高层建筑出现火灾时,立即将高层建筑火灾类型输入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调用出应急预案,此种方法
应该是我国未来消防安全体系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会造成建筑构件坠落,伤及人
员等。

2.3架设外部疏散通道
如果建筑物内部燃烧严重,救援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救出被困人员,必
须设置逃生通道或搭载云梯等,或使用下降装置和安全绳,从室外疏散被困人员。

在修建消防通道或者使用攀登车辆、下降装置、安全绳时,必须保证救援点和整
个救援路线不受火灾、烟雾的威胁。

这都是必须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火灾区
救人,应安装水枪和喷水器,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但是,必须要防止喷水器击落
建筑物构件等。

避免坠落物体对救援人员或被救援人员产生威胁。

在救援人员使
用下降装置时,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则去控制下降装置或安全绳,固定点必须牢
固可靠。

2.4强化力量部署,打好初期火灾的扑救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投入消防设施力量大,人员多,一定要分区域开展灭火救
援行动,根据现场灾害特点,设置安全员、信息员、作战指挥员、物质保障和通
信员等相关战斗编组,结合现场消防装备和火灾发展态势,把高层建筑火场划分
成不同的战斗段,分属不同的指挥人员负责。

分区部署灭火救援行动时,必须有
序部署消防车、云梯车、高喷车等车辆编成配备,指挥消防员和增援中队展开战斗。

同时,必须针对着火层精心设计搜救方案,有策略地部署水枪阵地,并快速
实施战斗。

全面管控灭火救援现场,在救援过程中,针对不同高层建筑特点做好灭火救
援预案,需做到“三个管控”:第一,人员的管控。

首先是建筑内被困人员的管控,设立警戒区,对搜救疏散人员进行逐一登记,有利于核查被困人员。

同时防
止人员随意进出火灾现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其次是消防救援人员的管控。


层火灾扑救现场人员繁杂,负责不同任务的灭火救援班组较多,建筑的出入口也
比较分散,现场安全维护人员需要在大厅或其他安全地点设立集中管控点,在管
控的楼层设立人员登记处,以应对突发状况或紧急撤离时导致消防员的失联或伤亡。

要特别注意消防员体力透支的问题,要设置专门休息区和轮换区,同时战斗
区和休息区不得相隔太远,否则不利于人员轮换。

在人员搜救时,应进行分区搜救,避免重复搜索和遗漏,确保搜索工作有效性。

第二,火势蔓延的管控。

在扑
救高层建筑火灾时,要严格贯彻“先控制、后扑灭”的战术思想,防止火势在整
个高层建筑蔓延,形成烟囱效应。

当现场救援力量不充足时,消防救援队伍要实
行防御性战术,消防员要确保在安全区域内,使用大流量便携式设备进攻,保障自身安全。

当力量充足时,要果断推动力量前移打歼灭战。

同时,在灭火救援时还要预测火势蔓延的方向,在不断蔓延的一侧设置水枪阵地,保护未燃烧区域,同时多个战斗组多方向逐步向燃烧区域推进,扑灭火灾。

在扑灭火灾时,一定要充分保护未着火区域,保护比邻建筑,防止高层建筑蹿火。

第三,通风烟气的管控。

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一定要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和热量尽量排出建筑外,这样可以降低有毒烟气对建筑内人员包括消防员的伤害。

同时,通风排烟要注意烟气分层和烟囱效应,合理引导和控制火势发展的方向,为扑灭火灾创造有利的条件。

烟囱效应是高层建筑火灾特有的现象,既热空气向上流动,气压差迫使空气从建筑下部流入,从建筑上部排出。

当烟气在烟气分层和烟囱效应的影响下,可以在建筑中部形成一个烟气流入和流出基本相等的一个平面——中性面,消防救援队伍在扑救火灾时要善于利用中性面优势,提升灭火救援的效能。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所以在面临火灾时,其救援工作具有一定难度。

与此同时,因为高层建筑的内部较为复杂,这样也给人们的逃生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消防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并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保证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江志军.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20,(08):55-56,58.
[2]敖欠根.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援救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
用,2020,(10):121-122.
[3]张召玺.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援救措施思考[J].今日消防,2020,(02):30,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