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绘图舒献忠编二OO五年五月第一节体育绘图的内容[自学要点]体育绘图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用一种简练的视觉符号作为手段,来表达有关体育的部分内容,常用于体育教师教案的记录,体育教学中的图示以及体育书籍中的图解。
(一)体育动作图体育动作图包括基本体操图、各项运动技术图、动作教法图、身体训练图等。
(二)体育教学组织图体育教学组织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训练中的各种因素,在课前认真思考和备课,将教学内容、步骤、方法绘制成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
教学组织图分为以下两种:1.体育教学程序图:是教师说明体育课中各项教材的安排顺序及时间分配运用的图解。
2.组织形式图:是说明体育课中的场地布置、队形、学生及运动器械的移动路线的一种图。
它可以分为战术练习图、体育游戏及其他练习的组织形式图。
(三)基本体操图基本体操的内容丰富,队列队形更是复杂多变。
它既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主要手段。
特别是团体操的表演,队列队形的变化和调动更加复杂。
因此,将基本体操的绘图作为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十分必要。
(四)体育场地器械简图体育场地器械图的绘制包括两种,一种是用各种符号表示,主要用来安排课程的器械位置,表示场地方位;第二种是依据各项运动场地及器材的比例、尺寸按需要进行设计和制作。
场地器材简图还经常用于田径、体操等运动会的场地布置图。
[自学进度]2学时[自学方法指导]以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为主[重点难点提示]体育绘图的内容和作用,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这门学科的发展简况。
第二节体育动作简图的特点[自学要点]体育动作简图虽然也有用于体育技术书上的图解,但多数还是用于备课与上课,画图者一般都不是专业的体育绘图者,而是体育教师或教练,并且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将某个动作表达出来。
[自学进度]2学时[自学方法指导]以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为主[重难点提示]要使复杂的动作变得容易的画,容易表现,常用的方法就是概括方法。
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点:(1)图的部分平面概括为单线,如将手、臂、腿、躯干画成单线。
(2)细小的曲线概括为直线。
(3)几何图形表示人体某些部分的肢体,如用圆形表示头,用椭圆、长方形表示躯干,用三角形表示手、脚等。
(4)略去细节。
例如,面部的五官及衣服等省略不画。
第二章体育动作简图基本知识第一节体育绘图的学习方法[自学要点](1)懂得人体比例及外形结构。
只有熟悉人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才能画出身材匀称的人体。
了解男女身体的外形结构特征,才能在绘图时熟练地表现男性的阳刚,女性的婀娜。
熟悉身体各关节活动的方向与幅度,才能画好人体解剖结构。
(2)懂得绘画透视的基本知识。
人体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运动,从运动的形式来看,是复杂和多种多样的。
除了平动之外,还有转动及复合运动。
因而,人体运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透视变形。
只有懂得绘画透视的基本知识,才能掌握这种变形的规律。
将人体动作图、集体多人透视图以及场面图画得逼真生动,具有立体感。
[重难点提示]多练才能熟悉掌握技法,才能有良好的感觉。
只有手、脑、眼三者配合协调才能够达到下笔稳定、准确。
眼睛看得准也就能将图画得好画得像。
初学者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照教科书上的优秀插图临摹;二是请别人做动作,用单线图写生下来;三是凭自己的想象画出动作简图。
此外,还要明确,多画并不是单纯练手,同时也是练眼,是训练眼睛对物体长宽比例的分辨能力。
因为在画图时首先靠眼睛将线条的方位与长短看得准。
看准是画准的前提。
第二节人体及人体动作的比例关系[自学要点]画人体运动主要需掌握头、胸、髋三大块变化,同时了解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各部分与人的身高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种比例关系在人的运动过程中变化比较大,而在基本站立动作时相对稳定。
另外,这种比例关系在不同的纵轴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
用单线图画人体动作,要画得生动首先掌握人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及人体各类型动作的正确动作。
人体比例一般指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度量的比较。
人体比例是以人的头高为度量单位,衡量人体的高低胖瘦或体的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即所谓“头高比例”。
人的高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个身体的长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
画单线图时我们采用8.0的比例,即身高为头长的8倍。
这主要是为了画起来方便。
用这种比例画出的人身材也比较修长,好看一些。
以下是头长为1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1)身高8.0。
(2)肩宽1.5。
(3)腰宽0.5。
(4)髋宽1.0。
(5)颈长0.5。
(6)躯干2.5。
(7)手臂长3.0,其中上臂4/3,前臂1,手2/3。
(8)腿长4.0,其中大腿长2.0,小腿长2.0。
(9)脚长1.0。
[自学进度]3学时[自学方法指导]阅读教材内容,领悟绘图比例本质[重点难点提示]人体在运动时的部分肢体或部位,常处于(成角)透视状态,其长度比例必然因透视而缩短原比例关系,此时的比例可称为运动比例。
中右侧的各运动人体图中,箭头所指之处,均为人体部位的运动比例。
]徒手操中常见的动作比例变化为:臂上举9.5;立正、稍息、开立8.0;大开立:7.5;半蹲、弓步6.5;跪立6.0;跪坐5.0;体前屈4.5;全蹲4.5;直角坐4.0;俯撑、跪撑、蹲撑3.5。
以上的比例关系也是不必十分精确,凭感觉舒服就行。
第三节人体各关节的运动方向与幅度[自学要点]一、头部运动头部运动是绕颈椎的寰枕关节与第一颈椎的运动柱相连运动,可以作前屈、后伸、侧屈、绕环和左右转动等动作。
各方向的运动幅度45°左右。
后伸在60°左右。
二、躯干运动躯干的运动主要是通过脊柱的屈伸及旋转来完成的。
脊柱由24个椎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以及椎间盘、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
除第一或第二颈椎活动范围较大之外,其他椎骨之间的相对运动范围很小,但整条椎骨脊柱又叠加起来,就有很大的活动范围。
可以作屈伸、侧屈、绕环运动。
三、上肢运动1.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是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它能绕3个运动轴灵活地作屈伸、回旋、伸展以及环转运动。
幅度可以达到180°——200°左右,后伸约45°。
臂绕额状轴可作360°绕环运动,绕矢状轴可作360°的绕环运动。
2.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肱桡、桡尺三个关节共同组成,整个关节只能绕额状轴作屈伸与绕垂直轴作旋内旋外运动,在单线图中,由于手臂是用一条单线表示,旋内旋外的动作无法表现。
因此,单线图上的肘关节运动只有一个绕额状的屈伸运动,向后不能做反向运动。
3.腕关节:由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以及腕掌关节共同构成,可作屈伸、收展及环转运动,屈伸范围约为90°,收展运动范围较小。
四、下肢运动髋关节运动:髋关节属于典型的球窝关节,活动幅度较大。
可以作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向前踢腿的幅度可达到90°——160°左右,向后可达到45°——120°,向侧可达到90°——180°。
[自学进度]3学时[自学方法指导]阅读教材及做相关练习进行巩固[重点难点提示]人体的多种运动一般是通过关节的屈伸来实现的,人体各关节的结构不同,影响运动方向和幅度。
要用单线图确切地表现出各种复杂运动,就必须了解关节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单线条图的基本画法第一节单线条图的图例与画图顺序[自学要点]一、单线条图常用图例1.近肢与远肢的表示:画面上相对的远肢和近肢是在画侧画图时左右两个腿或手臂总有一个离画者的视点近,一个离视点远。
当两个肢体完全重叠时,只画近肢可以不画被遮住的远肢,但当两个肢体错开时,首先画出近肢,画远肢时与近肢的交点处需要断开。
2.肢体交叉的表示:单线条图中,常遇到肢体交叉的情况,在画交叉的肢体时也用以上方法同样是离视点近的线条与身体相连接,远的线条在交叉处断开。
3.击掌的表示:击掌在画面上,只能画出形态,不能画出声音,为了表示声音,可以在击掌处画三条放射状的线段表示声音。
4.运动路线的表示:肢体的动作如果是经过最短路线完成的,不用表示。
但经过较长的运动路线,就要用辅助线条与箭头来表示动作的路线与方向。
器械的运动路线也同样需要箭头表示。
5.振动的表示:可用一个带箭头的折线来表示。
6.地平线的运用:在画腾空动作时,为了表示起跳的高度需要画一条地平线来表示人与地面的距离。
另外,由于有些图的透视变形,两脚虽然同样站在地面上,但在画面上为一长一短,这样需要两只脚下画上两条短地平线,不然会被误认为是一条离开了地面。
二、单线条图的画图顺序单线条图分头、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画的先后顺序按具体动作而定。
1.直立状态:画直立状态的人一般按头、肩、躯干、下肢、上肢的顺序来画。
2.非直立状态:画非直立状态的动作,先画动作的主要部分,也就是形成动作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再画头或其他部分。
如果是体前屈,先画撑地的肢体,再画躯干与不撑地的肢体,最后画头。
先画撑地的肢体有利于所画的动作放在地平线上。
3.交叉动作:画四肢线条有交叉的动作,应先画离视点近的线条。
先画未被遮住的肢体,后画远的肢体和被遮住的肢体。
[自学进度]5学时[自学方法指导]以练习为主,熟练掌握绘图技巧[重难点提示]以上几点是体育绘图中常碰到的,而实际上体育动作又多又复杂,仅仅这几种是不能完全概括的。
画的时候先画哪个部分,后画哪个部分,要依照动作的变化,根据动作的特征,把动作简练成为简单几何形,你就会知道先画哪里后画哪里了。
第二节斜视侧面图与俯视、仰视正面的画法[自学要点]一、斜视侧面图斜视侧面图就是斜面图。
斜面画法的特点不多,为了便于区别,我们称它为“斜视的侧面图”。
如果用正面与侧面图来画难以准确表达,如果用略带斜视的侧面图来画就容易多了,如先用侧面图画出除分腿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动作;在近侧腿的前面加画一条短的远侧腿;这种画法不仅能较正确的表现动作又比斜面图容易画得多。
两手握体操棒,用略带斜视的侧面图来画图,则在静侧手臂上面再画一条手臂线表示因透视变形被缩短的手臂与体操棒。
二、俯视、仰视正面图这两种图是以正面图为基础,加上俯视和仰视的画法来表现以下几种用平视正面图不易表现的动作。
(一)上肢或下肢在额状面重叠的动作。
(二)下肢前后分开的动作下肢前后开立的动作一般用侧面图表示,但有些动作是下肢开立同时上肢是用侧面图不容易表现的动作。
这种动作图用俯视的正面图表示效果较好。
画这种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前后两脚画成前低后高,二是前腿画得稍长,后腿稍短。
(三)肢体向前侧方向的动作武术中的马步分腿坐压腿这些动作用正面与侧面图都难以表现,如果用斜面图或俯视斜面图来表示就容易得多。
[自学进度]5学时[自学方法指导]以练习为主,熟练掌握绘图技巧[重点难点提示]斜面图的表现范围很宽,但由于透视现象较多比较难画,一般只用来画少数的正面或侧面无法表现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