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中国消费者消费现状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中国消费者消费现状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当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现金消费支出(元)
15160.89
6431.85
14028.17
35183.64
现金消费支出构成(%)
食品
36.32
45.85
38.97
27.52
衣着
11.05
9.45
11.61
10.51
居住
9.27
11.65
8.79
9.30
家庭设备及用品
6.75
5.21
6.58
7.46Biblioteka 交通通信14.187.79
12.56
19.65
文教娱乐
12.21
9.99
11.67
14.38
医疗保健
6.39
7.52
6.49
5.57
其他
3.83
2.54
2.98
5.60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支出(2011年)
从以上数据我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城镇居民中收入差距明显。从上表可以看到,最高收入户一年的现金消费支出是最低收入户的将近6倍。
4)我们从表中还可以推测出一个结论就是大部分人的消费水平都是在平均水平之下的,这说明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
总的来说我们在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温饱问题与居住问题得到了解决之后,即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了之后,人们会增加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以满足对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等更高级的需求。而我国城镇居民中大部分人的消费支出主要还是集中在较低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上,只有少数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有很大一部分比重是为了满足其高级需求。
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方针已经实行了三十余年,我们也都在为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不断奋斗着。据统计,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7.8%。我们确实也感受到了生活在变得越来越好,以“四大件”为例,50-70年代时的四大件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80-90年代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到了新世纪则是手机、电脑、汽车、房子。所以我们不禁想问:目前我们中国消费者到底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几层次呢?中国消费者在追求生理需求之上的哪方面的需求了呢?这也许可以让我们从更加实际的角度来检验我们国家的发展成果。
2)在居住这一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占到了2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城镇居民的水平,说明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安全需求是现在急需满足的一部分,这一点可以在占了9%的医疗保健支出上得到印证,9%的医疗保健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城镇居民的水平。
3)而12%的交通通信支出达不到城镇居民中中等收入户的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8%的文教娱乐支出则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都说明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现在都还不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目的。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主要是集中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上,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居民的收入较少,没有过多的能力去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没有足够完善的市场环境去消化人们的消费,可消费的商品与服务十分有限,这些都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城镇与农村的比较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得知,总的来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目的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虽然二者有很大比例的消费支出都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但是在追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的满足上城镇居民要比农村居民支出得更多,而农村居民有很大一部分支出是出于对安全的需求。对于少数高收入群体来说,为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方面的支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我国居民的消费情况的确非常复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贫富差距是相当明显的,平均来说,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十倍以上,而且事实上的确在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多人依然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相比之下沿海发达城市的居民根本不会把温饱问题当作一回事,这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复杂现状的最主要原因。
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构成 (2011年)
据统计,2011年农村低收入户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为3312.59,高收入户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为9149.57,消费水平是跟城镇居民有明显差异的。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的消费支出情况,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1)食品这一项占的比例为35%,虽然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但是却略低于城镇居民中等收入户的38.97%,说明总的来说农村居民的生理需求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2)从食品这项来看,最低收入户的食品消费支出是45.85%,随着收入的增多,食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到最高收入户只有27.52%。而居住与医疗保健这两项指标也是低收入人群消费支出的比例最高,可见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满足生理需求仍然是其消费的主要目的。
3)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高收入人群在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这两项的支出比例远远高于低收入人群,他们在追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上比低收入人群付出的更多。
研究思路
鉴于中国有着近十四亿人口,且区域差异十分巨大,所以任何对中国消费者一概而论的观点是很难站得住脚的,所以我们决定从收入差异的角度来研究不同的中国消费者目前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层次。我们将以2011年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作为根据,首先对城镇居民的情况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对农村居民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完成以上分析之后我们将把城镇居民的情况与农村居民进行简单的对比,最后再阐述一下我们在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城镇居民
据统计,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4%,差距不大。但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16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221元,相差较大,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分开来研究。
指标
全国
最低收入户(10%)
中等收入户(20%)
最高收入户(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