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复习PPT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复习PPT课件
.
9
5、多元弱酸、弱碱电离的特点
(1)弱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在熔融状态不电离
(2)电离是可逆的,即难电离。
(3)多元弱酸电离分步进行,
如H3PO4(三元中强酸,弱电解质)
H3PO4
H++H2PO4-
H2PO4 HPO4 2-
H++HPO42H++PO43-
.
10
(4)各级电离的难易程度不同,电离级数越大 电离越困难,溶液的酸碱性主要由第一级电离 的结果所决定。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复习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
1
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称为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部分碱性氧化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称为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水、两性氢氧化物、个别盐
.
2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10—8 10—9 10—10 10—11
12
10—12
13
10—13
14
10—14
.
20
➢溶液的pH值——正误判断
× 1、一定条件下 pH值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 2、用pH值表示任何溶液的酸碱性都很方便。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也适用于 电离平衡,现以CH3COOH为例来说明。
.
5
电离平衡方程式 CH3COOH
CH3COO- + H+
条件改变内容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C(CH3COOH)增大 C(CH3COOH)减小 C(CH3COO-)增大 C(CH3COO-减小
C(H+)增大
右 左
左 右 左
.
16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无论是酸溶液中还是碱溶液中都同时存在H+ 和OH—!而且在一定温度下是定值!
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跟H+和OH—浓度的关系:
中性溶液 C(H+)= C(OH—)= 1×10—7mol/LpH =7
酸性溶液 C(H+) >C(OH—)
pH<7
碱性溶液 C(H+)< C(OH—)
× 7、对水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酸性增强。
.
18
➢pH值 pH=-lg C(H+)
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OH=-lg C(OH—) 常温:pH+ pOH =14
.
19
➢溶液的pH值
0
100
1
10—1
2
10—2
3
10—3
酸
4
10—4
性
5
10—5
增 强
6
10—6
7
10—7
碱
8
性
9
增 10
强 11
.
8
例3: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
且A、不N放aO出H气体,可向醋酸中B、加N入a少HC量O固3 体(AC)
C、CH3COOK
D、Mg
例4: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
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
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NaOH
B、H2O
BD)
C、HCl
D、CH3COONa(固体)
如:H2S HS-
H++HS- K1 H++S2- K2
一般K1>>K2 (5)多元弱碱的电离不要求分步表示。
Fe(OH)3
Fe3++3OH-
.
11
电离常数的意义:
电离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估算弱电解质电离 的趋势。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相同条件下常见弱酸的酸性强弱:
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
12
C 例5: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
共价化合物的是(
)
A、氯化氢易溶于水 B、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
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D、氯化氢不易分解
例6: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
下列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B
C、0.5mol/LCH3COOH溶液
1、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特点
CH3COOH
CH3COO- + H+
部分电离 可逆 存在电离平衡
.
3
2、电离平衡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 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 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3、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动、等、定Βιβλιοθήκη 变.44、电离平衡的移动 电离平衡状态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当支持电离 平衡状态的条件(如温度、浓度)改变以后,电离 平衡就会从原来的平衡状态变为新条件下的新的 电离平衡状态,这种变化又叫做电离平衡的移动。
D、0.5mol/LKCl溶液
.
13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 的酸碱性
.
14
➢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水电离的表示方法:
H20+H20
H3O++OH— 或 H20
H++OH—
讨论: 1、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溶液的酸碱性
2、在纯水中,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离子浓度是
.
7
例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
非A、电C解H质3C的O是OH( D) B、Cl2
C、NH4HCO3
D、SO2
例2: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a,弱电解质
溶液b,金属导体c三者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
温度后,它们导电能力强弱的顺序是(
A、b>a>c
B、 a=b=c
A
)
C、c>a>b
D、b>c>a
否相等?
.
15
➢水的离子积
实验测得:
在25℃时,水电离出来的C(H+) = C(OH—)=10—7mol/L
C(H+) C(OH—)= 10—14 是一个常数
C(H+) C(OH—)= Kw
Kw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注意: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与C(H+) C(OH—) 无关)
C(H+)减小
右
温度升高
右
温度降低
左
加水稀释溶液
右
.
6
讨论:
在氨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盐酸、NaOH 溶液和NH4Cl溶液,对NH3•H2O的电离 平衡各有什么影响?并简要说明理由。
NH3•H2O
NH4++OH-
H使向N衡N衡HCa移的向向O4lC动电形H形=l 。离成成=H=平N+NN+OHH衡HCH33•4•向Hl+-H-++2N;2OONHCH分a分l+3-+使•+子H子O的使2的的OH电的电方方- =离电离向向H平离2的移移O平动方动。。
pH>7
.
17
➢溶液的酸碱性---正误判断
√ 1、如果C(H+) 不等于C(OH—)则溶液一定呈现酸碱性。
× 2、在水中加酸会抑制水的电离,Kw减小。
√ 3、如果C(H+) /C(OH—) 的值越大则酸性越强。
√ 4、任何水溶液中都有C(H+) 和C(OH—)。
× 5、 C(H+) 等于10—6mol/L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 × 6、电离程度越大的酸溶液则酸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