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鞍区应用解剖精编版
鞍隔 颈内动脉
垂体 眼动脉
蝶鞍区解剖
视神经 颈内动脉 展神经 上颌神经
蝶鞍区主要结构(矢状断面)
蝶鞍区解剖
视束
垂体 海绵窦
蝶窦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蝶鞍区主要结构(冠状断面)
蝶鞍区解剖
结构特点:
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 是疾病的好发部位,如垂体瘤等。
(一)碟鞍 sella turcica
蝶窦口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枕骨
视交叉
结节部
口凹 Rathke囊
脊索
咽垂体 枕骨
远侧部 中间部
神经部
垂体管(颅咽管)
Rathke囊出现率0.42% 肿瘤和囊肿好发部位
蝶鞍区解剖
(四)蝶窦 sphenoid sinus
1.分型
蝶鞍区解剖
硬化型(2.5%);鞍前型(15%); 鞍型(75%~86%)
一、蝶鞍区的应用解剖
Applied anatomy of sella region
范围与界限: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主要结构:
蝶鞍、鞍隔、蝶窦、垂体、鞍上池、 海绵窦、鞍周血管、鞍周神经和下丘脑等
前床突 上颌神经 三叉神经
半月节
基底动脉
面神经
视神经 颈内动脉 视交叉
视束
动眼神经 展神经
视交叉 动眼神经
鞍桥(6%)#
额窦 蝶窦口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窦
颈动脉床突孔(10%)
前床突缺如
前后床突侧移
#内分泌障碍、白痴和癫痫患者达15%~30%
(二)鞍隔 diaphragm sellae 蝶鞍区解剖
鞍隔:前后经12.8±1.5 mm,左右径22.1±2.5 mm, 厚度0.58±0.09 mm
隔孔:圆形60%; 椭圆形40% 圆形直径7.0±1.9 mm; 椭圆形左右径9.5±1.8 mm,前后经7.2±1.4 mm
未发育型(1%) 甲介型(2%)
全鞍型(55%) 枕鞍型(21%)
鞍前型(3%)
半鞍型(8%) 额面分隔型(9%) 冠面分隔型(1%)
蝶窦的发育类型(正中矢状切面)
2.蝶窦腔(房台生1988)
腔内无隔 (7.4%) 腔内有隔(92.6%)
1隔分2腔(69.2%) 2隔分3腔(14.8%) 3隔分4腔 (8.6%)
视交叉与蝶鞍的关系
蝶鞍区解剖
幻灯片 25
2.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
oculomotor and trochler nerve
小脑上A 横窦
大脑动脉环MRA造影
(八)鞍周神经
蝶鞍区解剖
视神经 视交叉
展神经 三叉神经节 动眼神经 三叉神经
1.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
蝶鞍区解剖
optic nerve, optic chiasma and optic tract
视交叉 前床突
前置型(3%) 正常型(87%) 后置型(10%)
颈内动脉 终板 视神经
蝶窦腔
蝶鞍区解剖 中隔
(五)垂体 hypophyses
蝶鞍区解剖
上方:视神经、视交叉
1. 位置和毗邻 下方:鞍底、蝶窦
两侧:海绵窦(颈内A、3~6对脑N)
视交叉
动眼神经
垂体 鞍底 颈内动脉 海绵窦
视神经
颈内动脉 展神经 蝶窦 上颌神经
2.上缘形态
蝶鞍区解剖
上凹型(54.5%);平直型(29.1%);上凸型(16.4%)
4.垂体柄
蝶鞍区解剖 血供丰富、缺血脑屏障
鞍隔
垂体
动眼神经 大脑中动脉
视神经 颈内动脉
垂体柄 后交通动脉
5.血供
垂体上动脉 垂体门静脉
垂体MR钆快速增强扫描
前叶与漏斗连接部
后叶
前 叶 远 侧 部
垂体外侧部
蝶鞍区解剖
垂 升支 体 漏斗支 下 降支 动
脉 垂体下动脉
A 矢状层面 B 冠状层面
蝶鞍区解剖
(二)鞍隔 diaphragm sellae
Ⅰ型(鞍隔完整) 41.9%
分型 Ⅱ型(鞍隔不完整) 37.6%
Ⅲ型(2mm硬膜环)20.5%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三)鞍底 base of sella turcica
下凹型(46%);平直型(49%); 上凸型(5%)(87%≤2mm)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窦
海绵间窦是围绕在垂体周围连接两侧海绵 窦的静脉通道,位置特殊、解剖变异大、 毗邻结构复杂
经蝶鞍区手术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并发症 是出血,海绵间窦的损伤是常见原因。
蝶鞍区解剖
15%
25%
40%
15%
5%
蝶鞍区解剖
20例海绵间窦的测量
前海绵间窦 下海绵问窦 后海绵间窦 基底窦 鞍背窦
出现率(%) 95 (19) 75 (15) 前后径(mm) 2.08±0.90 5.14±2.54
上下径(mm) 2.74±0.96 1.10±0.74
10 (2)
1.30±0.40 1.48±0.29源自100 (20) 30 (6)
2.26±1.02 2.01±0.80 15.67±4.54 3.35±1.93
(七)鞍周血管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1.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六)海绵窦 cavernous sinus
视神经 动眼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鞍隔 视交叉
颈内动脉 海绵窦 展神经
垂体
蝶鞍区解剖
大脑前动脉
蝶鞍区解剖 颈内动脉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下颌神经
视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海绵窦内结构
蝶鞍区解剖
海绵间窦 intercavernous sinus
(刘环海等,2006)
终末段
视神经
垂体柄
床突上段
鞍膈
膝段
鞍前段
鞍后段
鞍下段
岩骨段
蝶鞍区解剖
2.大脑动脉环 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位置、组成
蝶鞍区解剖
近代型 64.6%
原始型 4.4%
过渡型 7.2%
混合型 17.7%
发育不全型 8.8%
大脑动脉环的类型
蝶鞍区解剖
大脑中A 大脑后A
上矢状窦
大脑前A 后交通A 基底A
3. 垂体测量
蝶鞍区解剖
★大小(mm):前后径 9.9(7~13); 左右径 13.9(10~17);
上下径 5.5(2.5 ~ 9.0) 女性>9.0 mm 可疑,>10 mm 异常 男性>6.5 mm 可疑,>7.7 mm 异常
★重量(mg):男性 350 ~ 800; 女性 450 ~ 900
1.形态结构
交叉前沟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鞍区解剖
视神经管 前床突 后床突 颈动脉沟
2.分型(依前、后窗突间距大小)
≥5 mm 开放型(39%) ≤2 mm 闭锁型(21%) 2~5 mm 半开放型(40%)
3.碟鞍大小
蝶鞍区解剖
前后径:11~12mm
横径:14~15mm
深度:6~9mm
4.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