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报告_社会实践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物投影、计算机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多媒体相继步入课堂,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正向我们走来。
作为21世纪的教师,如何能够紧跟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也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
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了物质支撑。
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就是知识创新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学校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
但是,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仍存在着重理论学习轻实践锻炼、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筛选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必须改革传统教育。
急需加强课堂教学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育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推动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实践思路及过程当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大大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今的教育如何迎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挑战,如何及时应用科学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呢?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期间,便萌生了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专业博客和班级博客。
很快,想法便付诸了行动,“数海泛花”和“四(4)班博客”相继诞生。
(一)个人博客简介(A)、博主简介博主,李xx,网名,枫叶(蓝天)。
自毕业以来,一直在凤阳县实验小学执教数学。
2007年4月获滁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7年9月被聘为县兼职教研员。
于2006年通过人事部组织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2008年获得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B)、博客建立背景在教学上痴痴追梦的我,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期间,便萌生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博客的想法。
当今社会正快速地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前进,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建立博客,不失为有效快速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一条捷径。
博客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
既增长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从而丰富了自己的个人世界。
博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束缚,在与别人一起分享交流之际,也为自己的事业增添了一抹长青的色彩。
基于此,我的“数海泛花”博客于2008年7月诞生了。
时隔不久,我的班级博客也随之诞生!半年多来,班级博客给本班乃至整个年级的同学、家长、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好处。
对同学们而言,博客既是学习的天地,又是展示自我的舞台。
而家长们也能通过博客,对自己的孩子、对整个班级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C)、博客版块简介(1)、“数海泛花”博客从内容上共分为8个板块,分别是:“枫叶随笔”、“课题研究”、“数学史话”、“备课资料”、“教学案例”、“教育杂谈”、“教海探行”、“ 朝花夕拾”。
“枫叶随笔”用于记录自己日常生活和教学上的一些所思所想;“课题研究”用于记录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所积累的一些材料;“数学史话”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也为博客增添一些情趣;“备课资料”这一板块的设计,为自己的备课积累了很多素材,极大地方便了自己的备课;“教学案例”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历程;“教育杂谈” 记录了一些有关教育的方面的话题;“教海探行”更是应了“教海无涯苦也乐”;“朝花夕拾”为数学博客增添了一些文学气息。
(2)、“四(4)班博客”从内容上分为10个板块,分别是:“投稿在线”、“数学快餐”、“起舞弄清影”、“沙场点兵”、“习作大观园”、“老师、爸爸、妈妈和仔仔”、“试卷集锦”、“幽默乐园” “家长交流平台”、“数学日记”。
“投稿在线”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梳理、表达的能力;“数学快餐”专门用以介绍数学课外知识,提升老师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起舞弄清影”是一个文学板块,适时发布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沙场点兵”一般都是紧跟着教材,发布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吃,在照顾差生的同时也兼顾了优等生的发展;“习作大观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笔、展示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老师、爸爸、妈妈和仔仔”记录了大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些趣闻趣事;“试卷集锦”用以每个单元结束后考察学生掌握新知的平台;“幽默乐园”在学生紧张学习之余,能休闲片刻,愉悦身心;“家长交流平台”用于家长们交流各自教育孩子的心得与方法;“数学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培养了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
(二)、四(4)班快乐实践小队简介(A)成立背景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推广,实践活动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曾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从众多的实践中得知:中美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中国学生的知识高于美国的同龄的学生,而中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却远远不及美国的学生,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
然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就是主要的途径。
为了进一步了解、认识实践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我和王勇校长共同主持市级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我们四(4)班的快乐实践小队也应运而生。
为此,我们班还成立了一个班级博客,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生生、及和家长的交流互动。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可谓一箭双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B)快乐实践小队的组建安徽省凤阳县实验小学三(4)班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摘要: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全面主体性与严格自由主义的统一。
具体而言,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实质正义、个别正义的追求,对人格权的关注以及对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等三大近代民法原则的修正与限制。
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对近代民法的人文精神的扬弃,是人类朝着纯粹的理想的人文精神前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是对近代民法人文精神中二律背反的克服,具有辩证法的色彩,必将极大推动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什么是民法的人文精神?一部民法史,就是市民社会、民法、人文精神互动的关系史,一部弘扬民法的人文精神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
在民法文明这一个历史形态中,人终于或多或少地发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及对人的本质的占有。
虽然作为历史范畴的民法文明会因历史传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地理环境等诸因素影响具有历史局限性,但是只要人文精神是它的精神和追求,那么它引导人民走提升主体性及高扬自由平等精神的本质就不会改变,否则它不成其为民法。
因此作为历史范畴的民法所抽象的”民法人”,一方面具有历史局限性,他要反映并记录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历史进步性,他要弘扬和实现民法的人文精神,这是人类认识非至上性与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在民法文明中的矛盾表现。
民法的崇高正在于它以人文精神唤醒人去做一个”民法人”,从而使他在人的解放的道路上前进。
所以耶林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之所以最为持久,既在于其私法制度的相对完备,更在于其私法精神对人的权利的肯定、对人的关怀已蕴涵了近代、现代民法人文精神的胚胎。
我们认为,民法的人文精神是民法文明内在、深层的精髓与内核,是民法文明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民法的最高原则。
一方面,它旨在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肯定人-物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对这一关系作出民法回答;另一方面,它旨在弘扬自由的精髓,肯定有限制的自由主义的价值,肯定人-人关系中的自由与平等,对这一关系作出民法回答。
简言之,民法的人文精神就是主体精神与自由精神。
我们可以说近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市民社会及哲学革命矛盾运动的产物。
首先,近代民法肯定提升了人的主体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把所有人生而平等享有权利写进了法典,承认了人的独立性与平等性,使人从等级、身份制度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它是以尊重人、肯定人、解放人为己任的;但另一方面,它对人的独立性与平等性的关怀又是形式上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这导致了近代民法关注形式正义、整体正义而忽视实质正义、个别正义和重物轻人、重客体轻主体的现象,使民法降格为单纯的财产法。
其次,近代民法以唯理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其灵魂,奉”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为圭臬,与此同时它的革命性又把辩证法的另一面丢掉了,缺少应有的相对的一面和节制精神。
所以说,近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矛盾的统一,它具有二律背反和形而上学的色彩。
一言以蔽之,近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片面主体性与绝对自由主义,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近代民法正是这一矛盾在制度上的展开。
二.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全面主体性与严格自由主义的统一。
具体而言,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实质正义、个别正义的追求,对人格权的关注以及对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等三大近代民法原则的修正与限制。
所以说,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对近代民法的人文精神的扬弃,是人类朝着纯粹的理想的人文精神前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是对近代民法人文精神中二律背反的克服,具有辩证法的色彩,必将极大推动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