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论文学科分类音乐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立项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昌市教育局摘要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美国一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
许多先进的中小学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
因此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应重视培养音乐师资队伍,改善办学条件,以努力提高农村音乐教育质量。
并在音乐教学中,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质,重视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健全发展。
但是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有着深刻的理解,其中城乡音乐教学不平衡,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缺乏重视,学生音乐基础差,设施差,把音乐课当玩耍课等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欲就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过于落后以及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展开初步探讨,探索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策略目录第一章课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4)第二章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4)2.1 师资力量匾乏 (4)2.2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缺乏有效培训 (5)2.3 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落后 (5)2.4 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5)2.5 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6)2.6 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缺乏音乐创造性 (6)第三章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教育问题的对策 (6)3.1 加强对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6)3.2 加大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7)3.3 提高重视程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7)3.4 因地制宜实施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7)第四章我对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8)4.1以乐促智,从基础入手,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8)4.2先听后唱突出审美内容 (8)4.3打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音乐能力 (9)4.4开辟第二课堂---扩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9)4.5改进音乐学科传统的考试方法 (9)4.6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挑战 (10)第五章参考文献 (10)一、课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材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主要教学资源,教师很大的受到教材的束缚,忠实于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是被动地“教教材”。
更由于原教材内容专业性、知识性太强,导致音乐课单一,枯燥,毫无乐趣,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音乐教育的发展。
随着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展现在教师面前的是全新的教材,全新的课标,全新的理念,音乐课堂也不再是教师说教的讲坛,而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乐园。
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以及可供教学的一切资源。
在此前提下,我们发现,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的音乐教育教学的产物,在农村音乐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农村音乐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积极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是由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决定的,音乐课程的教材编写具有局限性,难以体现地方特色的差异性,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弥补了课本教材的局限性。
积极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是小学音乐课程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社会价值取向的需要。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资源开发的主体之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通过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多种途径开发课程资源。
通过社会调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整理搜集和处理音乐信息能力,打破学生学习活动局限于课堂,停留在书本的局面。
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蕴藏于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审美素质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需要。
在平常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把教科书当成唯一课程资源,教师死教教材,学生死学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如农村地方特色中的道情、曲艺,学生课间生活中的游戏、现代教学媒体等资源被闲置、浪费。
凡此种种,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因此,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小学音乐课程资源,激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活动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2.1师资力量匾乏在农村学校中,音乐老师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兼课老师,有的老师甚至一点乐理知识都不懂,只不过会唱几支歌而已。
所以,他们上音乐课,也只不过教唱一点歌曲,至于乐理知识基本也都没教过,所教的歌曲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流行歌曲,什么情呀爱呀,小学生天天都挂在嘴边,而爱国歌曲却教得太少,这对小学生的思想发展很不利,现在就有很多小学生不愿意老师教音乐课本上的歌曲,认为那太老土,而有音乐方面特长的老师一般都往城市走了,这就造成了师资严重匾乏。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2.2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缺乏有效培训当前教师音乐专业知识的缺乏是制约和阻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教师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 长期形成的习惯、长期受到的束缚、长期运用的模式已经到了僵化的程度, 许多定型的程式不易破除, 在思想和心理上还有许多自我束缚的禁锢, 缺少自主与自信, 缺少创新探索, 更缺少思想和心理上的解放。
当面临音乐教学上的困难, 选择的不是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索适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之路, 而是因循守旧、敷衍塞责。
而同时为了解决目前音乐教师紧缺问题,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或者是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
由于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多是出于兴趣、爱好,通过长时间的坚持,而使自己在音乐方面有了一技之长,所以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因此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
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现在农村中小学只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教师学历达到了基本要求。
2.3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落后在当前众多农村中小学中,音乐教育的设施可谓是极其落后,缺乏专用的音乐教室,甚至连音乐教学书籍、挂图等教具都严重缺乏,更不用说专业化的琴房。
音乐课能够使用的教具、器材也只有破旧的录音机、脚踏琴等。
至于其他音乐教育辅助工具则很少有。
因此,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分不清竹笛和箫的区别,对于音乐教材中提到西洋乐器更不知为何物。
在农村小学生的概念里,只要能发音的器乐都是“琴”。
有的学校只有一台风琴,有的学校甚至连风琴都没有,有很多小学生甚至还不知道腰鼓、小号这类小学最常见的乐器的样子。
作者对河南某县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施作了一番调查了解,得到这样一组数据: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有300多所,教学设备情况是这样的,钢琴1台、风琴50台、二胡10把、打击乐器95件、演出服装200套、录音机150台、图书资料500册、音像资料300张,专门音乐教室20间,离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还相差甚远。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有效的音乐教学不能开展,大大制约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4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目前,我国虽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对农村小学的影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深入。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
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
部分学校始终无法跳出“升学率怪圈”。
应试教育的影响还非常深,升学率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思想的束缚下,学校领导只管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如何,老师为了多拿奖金,也就只好拼命地补课、考试,干脆把音、体、美这类课程挤到一边去了。
致使小学音乐始终以一个“副科”的角色出现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砍掉”音乐课的呼声时有耳闻,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
并且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非音乐专业老师代课的现象,可见农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笔者认为,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素质教育观念,是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
总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都对小学音乐教育都“心存偏见”,致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淡化: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2.5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已能够正常开设小学音乐教育课,但却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将音乐教育课开设成“唱歌课”,甚至“流行歌曲课”。
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一方面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缺乏,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师以流行歌曲应付了事。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学音乐教材与小学教学现状不相适应。
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教学技能开展教学。
加之,小学音乐教学资料缺乏,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2.6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缺乏音乐创造性由于农村小学音乐师资缺乏,教学水平低下,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知识教育,在乐理知识和识谱方面如白纸一张,导致初中音乐教学开展困难。
而与此同时初中学生心理的发展走向成熟,使得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羞于言表,加上音乐学科考试方式、方法陈旧,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及其它各方面能力的引导与激发,无法对学生产生促进与激励的作用。
三、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教育问题的对策3.1加强对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师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
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加强音乐教师的双基训练和学历培训。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