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硫 酸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硫 酸
A.稀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浓硫酸可用铁罐贮存
C.稀硫酸能使蔗糖脱水
D.SO2 溶于水,可得到稀硫酸
解析:选 B A 项,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错误;B 项,浓硫酸与铁发生钝化,故可用铁
罐贮存;C 项,稀硫酸没有脱水性,不能使蔗糖脱水,错误;D 项,SO2 溶于水,可得到亚硫 酸,错误。
2.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会有白雾生成。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
解析:选 C A 项,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所以不可将水直接倒
入浓硫酸中稀释,应该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正确;B 项,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 O2、CO2,正确;C 项,浓硫酸是氧化性酸,与铁反应得不到 H2,错误;D 项,浓硫酸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正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______接 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 CO2?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__________________。 (3)丁中酸性 KMnO4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CO2、SO2 和水,由于 SO2 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 以在检验 CO2 之前首先要除去 SO2,SO2 具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 为验证是否除尽需要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所以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A、F、E、C、D、B;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中出现白色沉淀,而丙中品红未褪色时,即可表明已检验出 CO2;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丁中酸性 KMnO4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 SO2;
2
1
A.①中苹果块会干瘪 B.②中胆矾晶体表现有“白斑” C.③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④中 pH 试纸变红 解析:选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苹果块中散发的水分、胆 矾风化产生的水、饱和 KNO3 溶液挥发产生的水分都被浓硫酸吸收,从而导致苹果块变干瘪、 胆矾表面失水而出现不带结晶水的无水 CuSO4,饱和 KNO3 溶液失水而有晶体析出,浓硫酸中 不能电离出 H+,因此 pH 试纸不会变红,但会被炭化而变黑。 5.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 H2SO4 氧化成 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 置:
D.浓硫酸可与铜反应(只显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解析:选 B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是因为浓硫酸的吸水性;向样
2
1
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任何现象,说明一定没有 Ag+,再加入少量 BaCl2 溶液,生成白 色沉淀,此时溶液为酸性,而 BaSO4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白色沉淀为 BaSO4,溶液中含 有 SO2-4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主要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与 金属铜的反应中既表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显示浓硫酸的强酸性。
[特别提醒] 稀释浓 H2SO4 的方法是把浓 H2SO4 沿玻璃棒(或器壁)慢慢注入水中而不是把 水注入浓硫酸中。
1.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中,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提示: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2.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如何证明 H2SO4 的还原产物是 SO2?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或 消除)SO2 对环境的污染? 提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会恢复红色,则证明 产生的气体是 SO2。用可抽动的铜丝代替铜片,可控制反应的进行,从而减少 SO2 的产生量; 多余的 SO2 可用 NaOH 溶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 3.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应如何储运浓硫酸? 提示:因常温下,浓 H2SO4 能使 Fe、Al“钝化”,故可用铝槽(或铁罐)车储运浓硫酸。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2.下列事实与原因(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
B.向某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 BaCl2 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样 品溶液中含有 SO2-4 )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
第二课时 硫 酸 [课标要求] 1.了解硫酸的酸性。 2.了解浓硫酸的三大特性,特别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了解硫酸的重要用途。
1.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常温下,铁、铝遇浓 H2SO4 发生“钝化”,“钝化”并不是不反应,
而是浓 H2SO4 强氧化性的体现。
3.必记两反应: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氯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 解析:选 D A 项,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B 项,浓硫酸与 Cu 在加热条 件下才能反应;C 项,H2SO4 与 NH3 反应,因此浓硫酸不能干燥 NH3;D 项,浓硫酸具有强氧化 性,Al、Fe 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2.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能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腐蚀性是浓硫酸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综合体现 C.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涂上稀 NaOH 溶液 解析:选 B 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A 错误;稀硫酸中 的 H+具有较弱的氧化性,C 错误;NaOH 本身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涂在皮肤上中和消除浓硫酸 的腐蚀作用,D 错误。 3.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作干燥剂 B.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 C.浓硫酸加热时与炭反应 D.浓硫酸加热与铁反应 解析:选 B 区别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要看原物质中是否有水分子。一般来说, 脱水性是对有机物质而言,其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 2∶1 即以 H2O 的形式脱去。 A 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 项,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D 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 性;只有 B 选项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 4.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
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解析:选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盐酸挥发,和浓硫酸的脱水
性无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B.浓硫酸可用于干燥 O2、CO2 C.浓硫酸与铁反应可产生 H2 D.浓硫酸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稀硫酸的性质
1.硫酸的电离 H2SO4 是二元强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2-4 。 2.稀硫酸的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 = △= = =
= = △= = =
写出稀 H2SO4 发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与 Fe 反应:Fe+2H+===Fe2++H2↑, ②与 CuO 反应:CuO+2H+===Cu2++H2O, ③与 Ba(OH)2 反应:Ba2++2OH-+2H++SO2-4 ===BaSO4↓+2H2O, ④与 Na2CO3 反应:CO2-3 +2H+===CO2↑+H2O, ⑤与 BaCl2 反应:Ba2++SO2-4 ===BaSO4↓。
2
1
1.小强同学为了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 到目的的是( )
解析:选 C A 中都会产生气泡不能区别;B 中溶液都能变为红色不能区别;C 中硫酸中 会产生沉淀,而盐酸则不能产生沉淀;二氧化碳不能和酸反应,因此 D 中没有明显现象。
2.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加入稀硫酸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uO―→CuSO4 C.块状大理石―→制取大量 CO2 D.Ba(OH)2―→BaSO4 解析:选 C 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时,由于生成的 CaSO4 微溶于水,覆盖在 CaCO3 的 表面,阻止了硫酸与 CaCO3 的进一步反应,故不能用大理石与稀 H2SO4 反应制取大量 CO2。
1.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的区别
由此看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本身是否存在水分子。
2
1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 H2SO4 分子中+6 价的硫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2)反应规律 ①Fe、Al 的钝化。常温下,当 Fe、Al 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②常温下与活泼金属反应(铁、铝除外)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生成硫酸盐和 SO2,硫酸 浓度变小后,生成的气体为 H2。 ③与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规律。 a.反应需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b.还原产物一般是 SO2,一般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的硫酸盐,非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氧 化物或含氧酸。 c.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 氧化性。 d.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即停止。 ④与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反应,如与 H2S、HI、HBr、FeCl2 等物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