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体能的训练方法

健康体能的训练方法

健康体能的训练方法2012-09-03 18:37:24 来源:李红彪的运动医学诊所作者:林高毅15.6K一、前言「健康相关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简称:健康体能。

根据「中国香港体适能总会」(Physical Fitnes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China)采用的定义,健康体能包含5大要素,分别是:「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肌力与肌耐力」(Muscular Strength & Endurance)、「身体肥瘦组合」(Body Composition)、「柔软度」(Flexibility)及「神经肌肉松弛」(Neuromuscular Relaxation)。

此5大要素当中若能锻炼其一,锻炼者就能增加身体对于外界环境适应之能力;若能5要素俱佳,则可望进一步接近「康盛」(Wellness)之境界。

下文将逐一阐述实践此5大「健康体能」要素之训练的具体方法。

二、心肺耐力锻炼心肺耐力,具效益而系统化的训练方法,可以配戴「心率监测器」(Heart Rate Monitor),利用「跑步机」(Motorized Treadmill)的「心率控制模式」(Heart Rate Control Mode)进行跑步训练。

注:运动强度以「心率储备」(Heart-Rate Reserved;HRres)公式计算──(220-年龄-静态心率)X运动强度百分比+静态心率。

跑步训练注意事项1. 跑步训练前10分钟饮用4~8安士(1/2~1杯)的水份。

2. 跑步训练之「前期」及「后期」阶段均要进行「针对下肢肌群」的「静态伸展」10秒1组。

3. 跑步训练中每15~20分钟补充4~8安士(1/2~1杯)的水份。

4. 跑步训练后每失去1公斤的体重便要补充32安士(4杯)的水份。

三、肌力与肌耐力「重量训练」(Weight Training)是锻炼肌力与肌耐力有效的训练方法。

重量训练又名「渐进式阻力训练」(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通常按字义界定时,就是一种利用渐进负重方式进行的运动。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健身器械」(Machine)或「杠/哑铃」(Free Weight)等来锻炼肌肉。

注:初阶重量训练宜每周进行3次(即做一天休息一天)。

重量训练前建议首先利用跑步机以30%HRres强度进行热身,重量训练之「准备」、「组间休息」及「缓和」阶段均要进行「针对主动肌群」的「静态伸展」10秒1组。

注:进阶重量训练宜每周进行3次(即做一天休息一天)。

建议重量训练前首先利用跑步机以30%HRres强度进行热身,重量训练之「准备」、「组间休息」及「缓和」阶段均要进行「针对主动肌群」的「静态伸展」10秒1组。

注:高阶重量训练宜每周进行3次(即做一天休息一天)。

建议重量训练前首先利用跑步机以30%HRres强度进行热身,重量训练之「准备」、「组间休息」及「缓和」阶段均要进行「针对主动肌群」的「静态伸展」10秒1组。

二二法则(2-for-2 rule)某一重量训练动作的最后一组,如在连续两次的训练课中,都能作出比设定的反复次数多出两次时,则下次训练课就应增加重量2.5~10%。

四、身体肥瘦组合人之所以需要控制身体肥瘦组合,是因为「过肥」、「过瘦」、「过重」及「过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健康构成各种威胁。

过去人们大多利用一些统计学方法如:「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臀比例」(Waist-Hip Ratio;WHR)等去评估患病风险,后来又有人发明了一众「皮折量度法」(Skinfold Measurement)。

当代的「生物电阻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经过不断的演进,也已有较可靠的仪器面世。

现时一些「大型健身中心」(Fitness Centre)已有相关设备供顾客使用。

对于一般市民大众来说,如果证实「过肥」的话,较正确的减肥目标是要令体内积聚的过大和过多的脂肪细胞缩小或减少,从而去除肥胖对健康构成的各种威胁,致令身体比减肥前更加健康。

但除了利用外科手术进行「抽脂」方能令部分的脂肪细胞彻底地从体内消失之外(被抽走了),其他的任何减肥方法都只能令脂肪细胞的体积尽量地缩小,而抽脂手术的对象亦只会是严重痴肥人士。

坊间流行的真正可以减肥的方法,其原理是要令身体因为处于负能量平衡(即消耗的能量比吸收的能量多)的状态下而自行动用能量储备(即人体内积聚的脂肪)。

但当人体处于负能量平衡的状态时,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相应地有所萎缩,结果身体整体的「肌肉适能」(Muscular Fitness)反而会比减肥前差。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针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全面性「重量训练」便必须加插于整个减肥计划之中。

大型健身中心内之设备,正好满足此一连串需求。

减肥计划范例(适合一般无病痛之肥胖成年人)1. 于减肥计划开始的头一天,在空腹的情况下量度第一次体重并以磅数为单位记录下来。

其后每星期在同样的情况下量度体重一次,直至减肥计划完毕。

每星期只适宜减1~2磅。

2. 开始减肥计划时并不需节食,只需每天抽1~2小时做运动。

有氧耐力训练(建议使用跑步机)与重量训练要隔天交替进行。

3. 每次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应维持在30分钟或以上,持续时间越长减肥效果会越好,但最长也不应超过60分钟,并要「量力而为」。

训练强度方面最好调节到50%HRres(初学者可由40%开始)。

4. 每次进行重量训练时应做8~12个项目。

每项目都要选择一个只能连续做10~15次的重量,来做10~15次,即是10~15RM (Repetition Maximum),用2秒提起重量(向心收缩),用2秒放下重量(离心收缩),每次动作完成时间应约5秒,做2~3组,每组之间休息1分30秒。

仰卧卷腹(Crunch)及仰卧起坐(Sit-up)等固定重量之训练动作应做10~30次,做2~6组,每组之间休息少于90秒。

5. 第一周训练后再次量度体重之时,如果发现体重有下降便无需节食,只需继续做运动直至体重不再下降。

良好的节食方法是:在保持均衡营养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减少身体的总热量吸收。

例如这星期平均地吃少一点,看看一周过后体重有否下降,如果体重有下降便无需再减少食量。

6. 切忌不吃早餐进行运动训练,因为会增加肝和胃的负担,而且也会增加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因血糖过低而产生晕眩)。

五、柔软度要想锻炼柔软度,就得经常进行「伸展运动」(Stretching)。

较安全而具效益的伸展运动训练有「静态」(Static)及「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两种。

在开始进行柔软度训练之前,如想取得较佳伸展效果,建议首先利用跑步机(或以原地跑步方式)以30%HRres之强度进行热身,之后才正式开始全身性的柔软度训练。

伸展运动指引(中国香港体适能总会采用)1. 要避免进行「抽动」(Jerky)或「弹振」(Bounce)的伸展运动。

2. 进行伸展运动应从大关节开始至小关节,目的是确保主要活动大肌肉能按先后次序获得充分伸展,使肢体活动更为畅顺。

3. 在主项运动进行的前期、中期及后期都需要进行伸展运动,因为伸展运动所增加的柔软度会于半小时后失去1/3,然后于一小时后失去2/3。

4. 专项训练对局部或某部份关节的柔软度有特殊的要求(例如:跨栏选手的跨栏或压腿),以期达到一定的运动表现,一般运动人士无此需要,因此要避免进行某些专有项目的柔软度训练,以免受伤。

5. 进行柔软度训练最好每周不少于3次,2~3周后会有明显的改善。

6. 复健、伤愈后、腰背部及怀孕期间的伸展训练,需专业人士监督下进行。

7. 进行PNF伸展时,应留意关节角度的极限,保持呼吸畅顺及肌肉的「主动肌」(Agonist)及「拮抗肌」(Antagonist)两者的配合。

8. 进行静态伸展时,应保持呼吸畅顺,伸展中的肌肉保持放松及维持10~30秒。

六、神经肌肉松弛锻炼神经肌肉松弛,目的是要让锻炼者能够比较轻易处理「精神压力」(Mental Stress)及管理「情绪」(Emotion)。

锻炼此项「健康体能」要素,简单而具效益的方法是经常进行「腹腔呼吸法」(Diaphragmatic Breathing)。

练习「腹腔呼吸法」这种松弛技巧时,练习者只要静静坐下来,集中在练习上,就算在一些公众地方练习,例如在车上、公园里,别人也只会以为练习者正在「闭目养神」,不会出现尴尬情况。

练习腹腔呼吸法步骤1. 仰卧床上,放一本书在肚腹上,放松全身肌肉,深深吸气,使肚皮鼓起,书本升高;呼气时,书本随之下降。

这样的呼吸能把整个肺部扩张。

练习者要尽量放松自然,缓慢的呼吸,不要太刻意用力呼吸,否则可能弄巧成拙,使练习者感到头晕目眩,更加紧张。

2. 背靠椅背坐直,右手放在腹部上,左手放在胸部上,慢慢呼吸,使腹部上的右手随呼吸而起伏,胸部上的左手则静止不动。

用鼻吸气,呼气则可用鼻或口,尽情享受腹腔式深呼吸的松弛感觉。

3. 眼前放一个有秒针的时钟,慢慢吸气,慢慢呼气,最理想是每分钟大约6~8次的呼吸,每次呼吸约维持5~7秒,这样的呼吸才够慢够深。

4. 练习者掌握「腹腔呼吸法」的技巧之后,每晚睡前仰卧床上做1分钟可令人较轻易入睡;如面对「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时使用腹腔呼吸法,则可令人较轻易放松与平静下来。

七、结语以上提到的5大「健康体能」要素当中,「心肺耐力」、「肌力与肌耐力」及「身体肥瘦组合」之科学化优质训练都得倚仗相关的「设备」,所以现今都市才会有商家或财团经营「大型健身中心」。

大型健身中心内之设备虽然应有尽有,而且不断更新,但用户却需要投放大量个人资源(金钱、精神、时间及体力)于学习使用设备之上,也可算是中国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一种具体展现。

话虽如此,使用健身设备人士如能视投放于「增进健康」上的资源为「人生」进行尝试的必然付出,那挑战之过程及结果所产生的「乐趣」及「满足感」将会是无可替代的回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