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了身后一大批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 他被尼采称为“父亲” 他影响了身后一大批哲学家、 包括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瓦格纳,王国维、影响了马赫主义、 家,包括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瓦格纳,王国维、影响了马赫主义、 实用主义和生命哲学等众多思想流派。 实用主义和生命哲学等众多思想流派。 • 他热衷于柏拉图、康德的哲学,对于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的哲学不 他热衷于柏拉图、康德的哲学,对于黑格尔、费希特、 以为然。他对自己的哲学很自负:声称他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 以为然。他对自己的哲学很自负:声称他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这 一哲学是属于后人的,属于全人类的,唯独不属于他的那个时代。 一哲学是属于后人的,属于全人类的,唯独不属于他的那个时代。 • 他在世时受尽了人们的冷落和谴责,却在身后得到了无数的追随者。 他在世时受尽了人们的冷落和谴责,却在身后得到了无数的追随者。 他是时代的继子。 他是时代的继子。
坚守哲学、 坚守哲学、赢得认可
• 1825年重返柏林,遭受新的失败。耳聋。母亲剥夺他财产继承权。 1825年重返柏林,遭受新的失败。耳聋。母亲剥夺他财产继承权。 年重返柏林 1831年因霍乱离开柏林 年因霍乱离开柏林。 1831年因霍乱离开柏林。 • 27年中,他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哲学。他模仿偶像康德,也过着极有 27年中,他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哲学。他模仿偶像康德, 年中 规律的生活。写出了《自然界中的意志》 规律的生活。写出了《自然界中的意志》、《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 题》、《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他的每一部著作都无人问 津。 • 1851年,他发表了最后一本著作《附加和补充》来解释《作为意志和 1851年 他发表了最后一本著作《附加和补充》来解释《 表象的世界》的思想。这一次他终于赢得了世人的认可。 表象的世界》的思想。这一次他终于赢得了世人的认可。一时间名噪 欧洲,洛阳纸贵,到处都是他的画像、雕塑、作品集。 欧洲,洛阳纸贵,到处都是他的画像、雕塑、作品集。伯恩大学专门 开设《叔本华哲学》的课程。 1891年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开设《叔本华哲学》的课程。到1891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就已再版了18 18次 就已再版了18次。 • 1859年,获得柏林皇家学院院士,但是他拒绝了。因为无人分享荣誉。 1859年 获得柏林皇家学院院士,但是他拒绝了。因为无人分享荣誉。 • 1860年9月,离开了让他厌恶的世界。 1860年 离开了让他厌恶的世界。
主要著作列表
• • • 1813年大学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年大学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年大学博士论文 1816年,《论视觉与颜色》 论视觉与颜色》 年 1819年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他把客观世 年著作《 年著作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 界同主体意识中的世界混与叔本华有关的书为一谈。在此基础上, 界同主体意识中的世界混与叔本华有关的书为一谈。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他 的为意志论哲学体系:意志(自在之物)——理念 意志的直接客体化) 理念( 的为意志论哲学体系:意志(自在之物)——理念(意志的直接客体化)— —事物(意志的间接客体化) 事物( 事物 意志的间接客体化) 1836年《论自然中的意志》 年 论自然中的意志》 1839年,《论意志的自由》 论意志的自由》 年 1840年,《论道德的基础》 论道德的基础》 年 1841年《伦理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年 伦理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1851年,《附录与补遗》 附录与补遗》 年
你是难以忍受的负担
• 1805年。叔本华17岁,父亲自杀。 1805年 叔本华17 17岁 父亲自杀。 • 1806年,举家迁往德国文化中心魏玛。母亲举办文学沙龙。 1806年 举家迁往德国文化中心魏玛。母亲举办文学沙龙。 • 1807年,叔本华离家进入哥达中学,之后进入格丁根大学医学系。第 1807年 叔本华离家进入哥达中学,之后进入格丁根大学医学系。 二年转入哲学系。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 年转入柏林大学。 二年转入哲学系。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 • 1813年7月,写就《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1813年 写就《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 • 11月回到魏玛家中,与歌德相识。 11月回到魏玛家中 与歌德相识。 月回到魏玛家中, • 1814年,26岁,与母亲决裂,离开魏玛,有生之年再没相见。在来往 1814年 26岁 与母亲决裂,离开魏玛,有生之年再没相见。 信件中可见母子关系之恶劣。 信件中可见母子关系之恶劣。
• • • •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刺扎手,就此舍之,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刺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 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 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 •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 信念: 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 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 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 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我活着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
• 1819年,30岁,出版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9年, 1819年 30岁 出版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9年 30岁 出版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30岁,出版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共印500册,一年半间只卖出140本,十年后做废纸出售。 共印500 500册 一年半间只卖出140 140本 十年后做废纸出售。 •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 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 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 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 • 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 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 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 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 • 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 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 暂的慰藉; 暂的慰藉; • 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 方式。 方式。
• • • • •
叔本华名言
• • • •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 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 衰老的事业。 衰老的事业。 •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造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造成反比。读书多, 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 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 无聊之间摇摆。 无聊之间摇摆
在叔本华看来,欲求体现于各种具体的欲望之间,所以,在欲望和欲望实现之间 的人生必然是痛苦的。他认为“欲求和挣扎是人生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 解除的口渴相比拟。但是一切欲求的基础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 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痛苦必然伴随着 人生,人生是一种挣扎,是为满足欲求而做出的各种努力,那么痛苦就是无终止 的,无法衡量的,从意志到欲求,从欲求到各种欲望的不断更替,这就是叔本华 的痛苦人生观。即使人的所有欲望都得到满足了,人也会随之而产生无聊、空虚 和孤独,而这是一种更为难耐的痛苦。他说“人因为他易于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 的可欲之物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 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 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最后的两种成分…… 在人们把一切痛苦和折磨都认为是地狱之后,给天堂留下来的除闲着无聊之外就 再也没有什么了。”人生就象一个“钟摆”,摇摆于痛苦与无聊之间,永无休止。
我的父亲给我意志, 我的父亲给我意志,我的母亲给我智慧
• 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出生在德国的但泽(今天波兰的格坦斯 亚瑟·叔本华1788年 1788 22日出生在德国的但泽( 日出生在德国的但泽 克) • 父亲是成功商人,国王曾册封“枢密顾问”(宫廷顾问)。向往自由、 父亲是成功商人,国王曾册封“枢密顾问” 宫廷顾问)。向往自由、 )。向往自由 忧郁寡言、意志坚定。家族徽章“无自由即无幸福” 忧郁寡言、意志坚定。家族徽章“无自由即无幸福”。有家族精神病 史。 • 母亲出身贫困的但泽市民家庭,性格开朗,崇尚享乐至上,喜欢交际, 母亲出身贫困的但泽市民家庭,性格开朗,崇尚享乐至上,喜欢交际, 后成为浪漫主义小说家。 后成为浪漫主义小说家。 • 他的幼年和童年是在缺少爱的环境中度过的。 他的幼年和童年是在缺少爱的环境中度过的。 • 父亲的希望是让他成为商人。但他却喜欢哲学。 父亲的希望是让他成为商人。但他却喜欢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