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尼采和叔本华思想的异同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19世纪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
二人的思想存在着共同点,都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强调意志的重要性,把意志看做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源,用意志解释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精神各种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否认了人类意志的客观物质根源和生理基础,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以上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下面谈谈叔本华和尼采思想的不同之处。
叔本华认为的意志是生命意志,即求生的意志。
尼采认为的意志是权力意志,即求发展、壮大的意志。
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
他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
”所以又把意志称为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
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一天不能得到满足,就痛苦一天。
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是有限的。
在宣传其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的同时,叔本华极力抨击乐观主义。
同时宣传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
利己主义是必然的,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绝对的。
但这种肯定又无异于痛苦,因此要解决痛苦,就要舍弃欲求,摆脱意志的束缚,否定生命意志。
他认为既可以通过艺术来达到暂时的解脱,也可以通过禁欲来达到永远的解脱。
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就是走禁欲之路。
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确立了意志却又扼杀了意志,确立了人的地位和价值又泯灭了人的一切,使他的哲学走向了反人生的悲观厌世之路,所以他的思想只是反映了人生要求摆脱痛苦的愿望,而没有起到革命的作用,反而掩盖了痛苦的真正根源。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
他的强力意志哲学一方面禀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另一方面尼采是从希腊文化的悲剧精神中找到这一哲学起点的。
尼采极其赞赏希腊悲剧精神,他认为希腊悲剧精神有两个,一个是日神(阿波罗)精神,一个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
真正的精神是酒神精神,真正的哲学的酒神哲学。
尼采认为不仅人的生命本质是强力意志,而且一切自然过程和自然事物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
在人类社会中强力意志主宰着一切。
强力意志是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由强力意志所派生和推动的世界的永远“流传”、“永久循环”的,是沿着螺旋形变化的。
万物皆变,唯有意志永存不变。
尼采从他的权力意志出发,引出了他的人生哲学——超人哲学,超人哲学是疯狂主义的,人称狂人哲学。
他认为超人就是指权力意志达到顶峰的人。
超人创造着社会历史,推动着社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