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 外科学模拟试卷二(总论)

02 外科学模拟试卷二(总论)

外科学模拟试卷二1.在低钾血症的治疗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积极治疗原发病B. 对无尿和少尿病人不得输钾盐C. 如缺钾严重,必要时静脉推注10%氯化钾D. 每500ml液体中含钾不超过1.5g(20mmol)E. 补钾速度不宜过快,控制在20mmol/h以下(C)2.静注大量氯化钾所致急性高钾血症,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急救应首选A. 静注5%NaHCO350mlB. 静注25%葡萄糖100mlC. 静注10%葡萄糖酸钙20mlD. 静注11.2%乳酸钠40mlE. 立即血液透析(C)3.关于低钾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低钾血症常见于胃肠道失液B. 低钾血症病人常出现腹胀及肠麻痹C. 应自静脉内迅速大量补充钾溶液D. 肾功能衰竭时限制补钾E. 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与血清钾的测定(C)4.血钾失调,哪项正确A. 高血钾比低血钾多见B. 高血钾可引起神经、肌肉应激性减低C. 高血钾见于组织损伤及酸中毒D. 血钾低于4mmol/L(4mEq/L)就可出现嗜睡、神志不清E. 为纠正低血钾,紧急时可推注10%氯化钾(C)5.关于低血钾哪项正确A. 心率缓慢B. 心电图T波高C. 与碱中毒有关D. 严重缺钾每日最多补4-5gE. 尽量不用口服补钾(C)6.低钾性碱中毒时,尿液呈酸性的原因为A. 尿中排出过多的NaHCO3B. 肾小管减少H+和NH3的生成和排出C. 血清钙的减少D. 肾小管排K+减少、排H+增多E. 以上均是(D)7.降低血清钾浓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静注碳酸氢钠溶液B. 高渗葡萄糖液与胰岛素合用C. 快速输入库血D. 静注葡萄糖酸钙E. 透析疗法(C)8.低钾性碱中毒可能出现于下列哪种情况A. 尿毒症B. 胃手术后C. 术后少尿D. 严重创伤E. 大量输血(B)9.下列哪项是高钾血症的常见原因A.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B. 机械性肠梗阻C.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 长期使用利尿剂、胰岛素和葡萄糖E. 严重挤压伤(E)10.下列有关高钾血症的原因,哪项不对A. 组织损伤B. 大量输入库血C. 急性肾功衰D. 盐皮质激素过多E. 酸中毒(D)11.高钾血症病人出现心律失常时,应给予A. 静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B. 静注5% NaHCO3溶液80mlC. 静注11.2%乳酸钠溶液50mlD. 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E. 静注25%葡萄糖溶液100ml+胰岛素8u(A)12.人体内调节酸碱平衡能力最强的是A. 血液缓冲剂B. 肺的换气C. 肾的排尿D. 肠道排便E.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C)13.人体血液中的缓冲系统HCO3_/H2CO3正常比值是A. 10:1B. 20:1C. 30:1D. 40:1E. 50:1(B)14.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主要发生于呼吸道梗阻B. 主要由于体内HCO3_减少C. 当循环与组织灌注不足时可以发生D. 可发生于急性肾功能衰竭E. 可发生于肠道液体大量丧失时(A)15.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常用的碱性药物是A. 11.2%乳酸钠液B. 三羟甲基氨基液甲烷C. 2%氯化铵液D. 5%碳酸氢钠液E. 生理盐水(D)16.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是指A. 酸或碱的积聚或丧失B. 体内HCO3-减少或增多C. 血中K+或Na+的增加或减少D. 血糖过高或过低E. 碱储备过多(B)17.代谢性酸中毒治疗原则,下列哪项除外A. 积极治疗病因B. 抗感染C. 恢复细胞外液的容量D. 轻度者可不必应用碱性药物E. 重度者应立即输液和用碱剂治疗(B)18.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肾功能不全,H+排出减少B. 大量丧失氯化物C. 钾缺乏D. 胃液大量丧失E. 过多的补给碱剂(A)19.代谢性碱中毒治疗时输注等渗盐水是因为A. 恢复细胞外液量B. 等渗盐水内Na+较血清Na+低C. 增加尿中NaHCO3的排出D. 补充水分E. 等渗盐水含Cl-较血清Cl-含量高,纠正低钾性碱中毒(E)20.幽门梗阻所引起的持续性呕吐可造成A. 低氯低钾性酸中毒B. 低氯低钾性碱中毒C. 低氯高钠性碱中毒D. 低氯高钾性碱中毒E. 低钾性碱中毒(B)21.代谢性碱中毒时补充电解质应先考虑A. 补钠盐B. 补氯化钾C. 补硫酸镁D. 补氯化钙E. 以上都不是(B)22.呼吸性酸中毒应先处理的问题是A. 控制感染B. 促进咳痰C. 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换气D. 单纯高浓度吸氧E. 给予碱性液体(C)23.输血适应证哪项不正确A.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B. 急性出血C. 凝血机制障碍D. 严重感染E. 酸碱平衡失调(E)24.输血后1小时时,病人出现寒战、高热40℃,头痛、血压正常,此时应考虑A. 过敏反应B. 发热反应C. 溶血反应D. 体温中枢受损害E. 疟疾感染(B)25.输血20ml后,患者高热、头痛、腰部剧痛、心前区有紧迫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首先应考虑为A. 发热反应B. 溶血反应C. 过敏反应D. 细菌污染反应E. 血液凝集反应(B)26.输血后出现高钾主要是由于A. 输入大量新鲜血浆B. 输入大量RBC混悬液C. 输入大量新鲜血D. 输入大量库存一周以上的全血E. 输入大量库存2周的冰冻血浆(D)27.输血发生过敏反应,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血压为零时,处理原则首先为A. 减慢输血速度,给予苯海拉明B. 立即静脉补充液体C. 尽早行气管切开D.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肾上腺素E. 立即口服非那根(D)28.一位术后贫血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老年病人,输入以下何种血细胞制品最恰当A. 浓缩红细胞B. 洗涤红细胞C. 冷冻红细胞D. 少含白细胞的红细胞E. 库存全血(A)29.输血时的细菌污染反应致病菌多为A. G-球菌B. G+杆菌C. G-杆菌D. G+球菌E. 以上都不是(C)30.下列哪种血液不可以回输A. 脾破裂腹腔出血B. 宫外孕破裂腹腔出血C. 肠破裂腹腔出血D. 单纯损伤性血胸E. 以上都不可以(C)31.输入浓缩血小板,可以引起的作用是A. 提高抵抗力B. 增加携氧能力C. 提高血浆蛋白D. 改善凝血功能E. 以上都不是(D)32.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A. 呼吸困难、喘鸣B. 面色潮红、头痛C. 腹痛、腹泻D. 腰背剧痛、心前区压迫感E. 剧烈寒战、高热(D)33.麻醉中病人发生溶血反应最早征象是A. 寒战高热B.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C. 呼吸困难、喘鸣D. 面色潮红、出现荨麻疹E. 腰背酸痛(B)34.溶血反应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抗休克B. 保护肾功能C. 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换血治疗E. 使用抗组织胺药物(E)35.动脉输血因易损伤滋养血管或引起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已逐步被下列哪项方式所替代A. 静脉输血B. 静脉切开输血C. 中心静脉输血D. 静脉加压输血E. 成分输血(C)36.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A. 血压下降B. 脉压缩小C.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D. 中心静脉压下降E. 四肢湿冷(C)37.休克失代偿期的主要微循环变化是A. 微循环收缩期B. 微循环扩张期C. 微循环衰竭期D. 毛细血管网扩大E. 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开放(C)38.微循环变化和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较重的是A. 低血容量休克B. 感染性休克C. 心源性休克D. 神经源性休克E. 过敏性休克(B)39.影响心肌灌注流量的因素主要是A. 动脉收缩压B. 动脉舒张压C. 中心静脉压D. 心排出量E. 心肌收缩力(B)40.休克抑制期的微循环改变主要是A. 微循环收缩期B. 微循环扩张期C. 微循环衰竭期D. 直捷通道开放E. 动静脉短路关闭(B)41.血压下降在休克中的意义是A. 是诊断休克的唯一根据B. 是细胞缺氧的主要指标C. 是估计休克过程的主要指标D. 是休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E. 以上都是(D)42.改善微循环最好采用A. 应用血管收缩剂B. 扩容或应用血管扩张剂C. 应用强心药D. 纠正酸中毒E. 应用激素(B)43.休克时主要的代谢障碍为A. 酸中毒、高钾血症B. 酸中毒、低血钾C. 等渗性脱水、低镁血症D. 低钙、低血糖E. 呼吸困难窘迫征(A)44.微循环扩张期的特征是A. 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内B. 血液粘稠度增加,发生DICC.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小静脉收缩D.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微动、静脉收缩E. 凝血因子耗竭,发生出血倾向(A)45.关于休克的认识,哪项是正确的A. 休克就是动脉血压下降的情况B. 休克就是心排血量减少的情况C. 休克就是组织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的结果D. 休克就是心力衰竭E. 休克就是遭受打击后意识丧失(C)46.关于失血性休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休克的根本问题是细胞缺氧B. 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C. 休克代偿期血压可略高于正常D. 中心静脉压可低于0.49Kpa(5cmH2O)E. 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晚于血压下降(E)47.出血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所引起的休克常属于A. 失血性B. 感染性C. 失液性D. 多源性E. 神经性(C)48.早期休克的主要体征是A. 昏迷B. 末梢发绀C. 心率增快D. 血压下降E. 脉压变小(C)49.休克病人血容量基本补足后,尿量仍少于20毫升/小时,且比重低,应考虑A. 心功能不全B. 肾功能衰竭C. 肺功能衰竭D. 血容量不足E.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B)50.脾破裂休克时应A. 先治休克,待休克好转后及早手术B. 一旦确诊,立即手术C. 积极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D. 积极抗休克,病情继续恶化时手术E. 先手术,后抗休克(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