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人体穴位与功能一览表

(完整版)人体穴位与功能一览表

人体穴位与功能一览表【增添中】穴位、经络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一,许多具有中医情结和武术情结的人对它都有极深的印象和好感。

人体有340个穴位,穴位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并不太多。

在自我健康意识越来越凸显的今天,进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给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个健康好习惯的形成。

为了避免打针吃药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也为了自己及家人、朋友们养生保健的需要,我多年来很注意收集一些有关穴位方面的知识。

前一段时间,我将所收集的一些常用穴位的有关内容做成表格形式整理出来,对一些初学保健按摩的人,或常做艾熏、艾灸的人,使用起来都很方便的。

今天献给大家,一是,想让懂行的老师、同学们给予斧正、指导(不想误导大家及我周围的人群);二是,也想让大家做一个参考,能够补充一些更好的内容,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资料。

常见病例与穴位功能穴位名称如何找穴位备注脾胃、消化功能如果平日里你的脾胃不好、消化能力差,可按摩穴位:中脘、足三里。

足三里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少微外侧,可摸到凸块。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足三里--肌肉比较大,按摩力度可稍大,要渗透到穴位里。

中脘两肋骨连接点和肚脐连接线的中间点。

中脘--大拇指指腹来回按压,指腹用力,力度可稍大,但不能用指甲掐。

经常便秘者(或者大便不好等下消化道功能较差者),想排的时候排不出,或是排后仍有残余感,往往是生活习惯不好,除了调整饮食外,多多按摩支沟穴和大肠俞穴,也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消除便秘。

还可按摩天枢、足三里。

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方法: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作圈状按摩支沟穴。

支沟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上三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作圈状按摩。

方法:以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做圈状按摩大肠俞。

大肠俞位于距离第四腰椎棘突下向外约一寸五(比大拇指略宽)。

【另外,取干薄荷5克,用热水冲泡饮用,能有效缓解便秘。

或是将少量黑芝麻和杏仁粉混合用水冲泡饮用。

】头疼头晕者,可按摩太阳穴和风池穴。

颈肩不舒服者,除了经常转转头部外,可自我按摩风池。

风池穴在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与耳垂齐平。

长,为了缓解视力疲劳可按摩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攒竹穴。

两手食指弯曲,从内眼横揉至外眼角,再从外眼角横揉至内眼角,用力适中;再用食指尖按太阳穴数次。

每日早、晚各做一遍,不仅可推迟眼老花,还可防治白内障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睛明穴在眼部内侧,内眼角凹陷处。

四白穴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

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此穴位有两个。

因为疲劳出现心慌,或者心脏不太好者,以及经常晕车者,可按摩穴位:内关。

内关穴的功效非常强大,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之功。

可缓解打嗝、手心发热、肘臂疼痛、腋下红肿等症状;主治孕吐、晕车、腹泻。

对治疗心脏病、肺脏疾病、乳腺疾病有辅助用。

它常用的功效有15个:治心源性哮喘、治打嗝、治胃痛、治呕吐、治恶心、治胁痛(肋骨痛)、双向调节血压(高血压降低、低血压升高)、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治失眠、治抑郁症、治偏头痛、治药物过敏(主要是肠胃不舒服的过敏)、治痛经、治胸口痛、治晕车。

内关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手和手腕之间有一个界限,叫做腕横纹。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中间。

总体来说,内关穴的功效就是心、胃、胸全管。

但内关穴不是一个补穴,只是通的效果比较好,有阻滞、觉得不舒服堵了的时候,可以揉内关穴。

如果您比较虚弱,没精打彩,就别揉内关穴,因为它是用您的气血来通的,一通就要耗费气血。

按摩要点:如果有心慌的症状,要按10分钟以上,手要持续用力,左右手可交替进行。

如果是晕车,要按到不呕吐为好。

按摩“内关”穴可以增强心脏的无氧代谢能力,有效预防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生。

.....养气血的大补穴劳宫穴:是人劳累以后去休息的宫殿。

当您感到虚弱的时候,通常都想吃点儿好的或者补点营养品,揉劳宫穴当时就能补上。

爬楼梯、爬山时半截喘上了,这不是哮喘,一般是心脏供血不足,是虚喘,这时揉1分钟劳宫穴就能见效。

劳宫穴可以治疗口臭。

实际上很多人口臭不是肠胃和牙龈的原因,而是心血管的问题,它的气味是腥味,表明里面有淤血。

这种情况一定要多揉劳宫穴。

劳宫穴劳宫穴在手的正中心,是人劳累以后去休息的宫殿。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火穴,就是老给您生着火,给您补足能量。

中暑、晕车时,赶紧揉劳宫穴就会有效果。

该穴位与脚底的涌泉穴相通,两者结合按摩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太白穴主治疾病: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此穴位为人体足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取定穴位此穴是人体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

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

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太白穴就是通过脾来补肺的这么一个穴,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

公孙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输送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瘀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

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

有妇科方面的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

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吐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

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

刺激它可以治疗腹胀、便秘、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

因为商丘穴正好对应租地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

商丘穴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

正好对应租地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

适于女性对于女性的痛经、小腹疼痛:可选择有利于活血的穴位:三阴绞、太冲。

三阴绞是女性可常用到的一个穴位,人体的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利于舒肝理气,解决缓解易生气、睡不好、压力大的烦恼。

太冲位于足部的背侧,大拇指与第二个脚趾的间隙后方凹陷处。

睡眠不好,压力大,经常失眠者或睡眠质量不好者,可选择穴位:太冲、印堂、足三里、合谷、神门。

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

合谷--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

合谷穴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

神门在手腕腕横纹上,手腕关节手掌侧下方与手腕横纹交界处的凹陷处。

减肥:对于肥胖者,也可通过穴位按摩来促进脂肪的代谢。

腹部胖者,可选择穴位:天枢、中脘、气海、关元。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气海位于人体腹部,肚脐下1寸半,也称丹田。

关元即丹田穴肚脐直下3寸,4横指处。

(天枢、中脘穴位上边已有)。

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神阙穴即肚脐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臀部胖者,可按摩穴位:环跳、殷门。

殷门--位于臀部下方和膝窝连线上,约靠近臀部的2/5处,洗澡的时候也可多冲洗此穴位,可使腿部曲线优美。

环跳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

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

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人体有3个天然的降压穴位,就是太冲、太溪和曲池。

无论哪种证型的高血压都可以用这3个穴位。

据说:每天坚持按揉这三个穴位,200次以上,2个月后可以看到效果。

高血压头痛、眩晕:脚踝以下分布的很多穴位,如昆仑穴、解溪穴、太冲穴都有助于降压。

劳宫穴与脚底的涌泉穴相通,两者结合按摩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一个穴位,起到梳理肝气,平肝降逆的作用。

主治高血压头痛等。

曲池穴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曲池穴是大肠经上的穴位,用来扑灭火气,也是降压效果最好的穴位。

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与太溪穴里外相对应),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主治头痛、高血压等。

解溪穴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

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

用两手的大拇指按压“高血压点”6秒钟,一天10次,对降血压有显著疗效“高血压点”“高血压点”:位于脚大拇指根部横纹中央。

在降血压点施以重压之后,你会感到一种刺痛。

只要你坚持按住它1分钟左右,血压自然会平稳下降,非常的安全,而且有效。

降血压点你先用手去按压脚的内踝尖下凹陷处,这儿有个照海穴。

在照海穴与脚底连线2/3处,再向后半寸有一个点,这就是降血压点。

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百会穴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

《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

每日搓搓大鱼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所能增强体质,防治感冒、咽痛等。

小鱼际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

大鱼际小鱼际手掌上的小鱼际在就是在小拇指的根部,而大鱼际是在大拇指的根部。

脚上的三个肝经大穴:大敦穴(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行间穴(泻心火的穴位)和太冲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

大敦穴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