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施工方案模
板
抗滑桩及桩板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混凝土抗滑桩施工桩号GK0+234~GK0+261段右侧为斜坡路堤.填方边坡高度为20米,上覆2.5m~7.0m含砾低液限粘土,下伏粉砂质泥岩,为了确保路堤的稳定,本段除对地基进行处治外,还对路堤桩板墙进行支挡、路堤顶部及下部铺设土工格栅。
桩板墙设置于距路中线30.75米处,桩径采用2.0m×3.0m,桩间距为5米,沿路线法线方向设置。
桩间采用3.5m长挡土板.
抗滑桩桩基C25钢筋砼342 m3、桩柱C25钢筋砼186 m3、II级钢筋39264Kg、声波检测管1563Kg、挖土105 m3、挖石328m3。
挡土板预制C25钢筋砼43.4 m3、II级钢筋2238.7Kg、I级钢筋743.2Kg、M7.5浆砌片石6.5m3。
三、施工方法
1、抗滑桩施工
①施工准备
a、测定桩位,平整场地,修建截排水设施。
雨季施工孔口搭设雨棚。
b、安装井架,立扒杆,安装3t卷扬机作为提升设备。
c、备好各工具所需的机具、器材和井下排水、照明设施,并设置观测滑坡变形、位移标志。
②桩身开挖
a、孔口部分开挖,根据其土质情况将孔口挖至1~3m深,立模灌
注第一节钢筋混凝土护壁。
次接在孔口 1.0m高度范围内加厚至60cm,称锁口,用来防止下节孔壁开挖时孔口沉陷。
锁口顶面要求平整,略高出原地面。
b、桩孔边挖边护。
一般每节挖深2~3m立模灌注一节钢筋混凝土护壁已形成稳定框架。
在石质风化破碎或有地下水出露地段,每节开挖1m左右,防止坍塌。
为减轻开挖时对孔壁的震动,以风镐开挖为主,局部可配合风枪。
石质较坚硬地段,采用风枪钻浅眼松动爆破。
开挖顺序为先中间部分,后孔壁部分。
c、护壁支撑。
立模前先清除护壁上的浮土和松动石,护壁应避免在土石分界处和滑动面处分节。
按设计标号和厚度灌注护壁钢筋混凝土,灌注深度超过2m时,采用串筒灌注。
一般采用C15混凝土,壁厚
0.2~0.3m。
两节护壁间空隙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塞密实。
d、孔内排水。
当桩孔挖至油水时,采用离心泵抽水。
e、出碴。
孔内人工装碴,使用扒杆作提升设备,人工小车运至卸碴点,统一采用汽车运至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弃碴场。
③灌注桩身混凝土
a、为防止孔内渗水,先在孔底用同级混凝土铺底20~30cm;清除护壁上凸出部位和杂物,湿润护壁混凝土。
在坍方地段的护壁有裂纹时应用风枪布眼压浆,以加强桩的抗滑力。
b、安放钢筋笼,焊接固定。
c、使用串筒或导管灌注桩身混凝土,机械振捣。
灌注应连续进行,第一捣固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
当滑体有滑动迹象或需加快施工
进度时,可采用速凝早强混凝土。
2、桩板挡土墙
①锚固桩施工
根据设计资料,锚固桩位于无地下水的土层,故拟采用挖孔灌注桩具体步骤:
a、清除地面浮土、杂草、准确测设桩位,孔口四周作好排水系统,搭好孔口雨蓬,孔口周围用护筒围护,防止土石杂草滚入孔内。
b、挖孔时以人工配合风镐为主,必要时采用小药量爆破,随时注意通风排烟。
c、在全风化和强风化岩层中挖孔要随挖随护,采用厚25cm,强度高于桩基混凝土标号的钢筋混凝土护壁,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
d、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地质变化,如与设计不符,及时提出变更设计申请。
e、钢筋骨架在孔中制作。
f、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②墩柱施工
墩柱拟采用翻转模板工艺施工,每节段施工高度为6m。
墩身四周搭设钢管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和人员上下通道。
钢筋及其它小型材料、机具、砼采用吊车进行垂直运输。
(1)钢筋施工
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制作成型,采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钢筋安装前,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钢筋支撑骨架,保证钢筋定位准确。
为保
证施工质量,主钢筋接长采用机械连接。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且同一截面不超过总面积的50%。
为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每隔 1.5m 设置专用塑料垫块。
(2)模板制作及安装
实心墩模板采用工厂定型制作的大块钢模进行施工,为保证墩柱外观质量,墩柱侧模采用无拉杆的桁架式模板。
模板加工完成后,进行试拼装,检查其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模板安装采用吊车进行安装,模板安装前,用全站仪在承台上定出墩柱的边角位置,并用墨线弹出砼的边缘线。
同时,对模板表面进行全面清理,均匀的涂抹一薄层新机油作为脱模油。
模板安装时,严格控制其平面位置,就位后采用风缆或钢管支架将其固定。
模板安装完成后,需用全站仪对顶部的空间位置进行复核,以保证墩柱位置准确。
③挡土板施工
a、准备工作:模板的制作加工,模板均采用整体钢模。
b、浇筑混凝土:绑扎钢筋,支座位置预埋钢板。
c、安装模板,应保证模板接缝的平整及几何尺寸。
d、浇筑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后抹平。
e、挡土板的安装:锚固桩及墩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安装挡土板,
f、墙背回填:挡土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回填,但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桩板后2m内不得采用大型机械碾压。
填料填筑时均衡、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cm,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