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前几天,七年级学生李梅给知心姐姐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诉说自己的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学习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我这是怎么了?”如果你是知心姐姐,你会告诉李梅,在青春期大家都()①有自我表现的欲望②渴望与异性密切交往③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④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们青少年要使自己自强起,就要()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其他事情由父母代劳③战胜自我,超越自我④在生活中自觉磨砺自己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3.“行已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行已有耻”要求我们()①树立底线意识②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违背道德的事情可做可不做④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心理有会不断发生变化,出现矛盾和困惑,导致我们出现矛盾心理的变化有()①自我意识不断增强②认知能力得到发展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④说话声音发生变化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5.下列属于负面的情感的是()①羞耻感②焦虑感③正义感④挫败感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梁益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他不仅为病人治病,还处处为病人省费用,更常为贫困患者捐钱,四处化缘募捐。

2014年他的团队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目前已帮助近200名患者!他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他的行为()①传递了美好的情感②传递了中华民族的美德③彻底改变了周围的生存环境④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力量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7.你感到烦恼、悲伤时,就走到美丽的地方去,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注意法B.合理宣泄法C.改变认知评价法D.放松训练法8.“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里的“爱”是()A.情绪B.情感C.情趣D.兴趣9.下面漫画《拆》中,主人公()A.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B.以大局为重,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C.为了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D.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起10.叶澜教授说:“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表现在()①能发展和完善我们的个性②能提高我们人际交往的能力③能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④决定着我们的人际交往和未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1.研究表明,局限在小群体中交往的孩子,会产生性格孤僻、眼界狭窄等问题,这表明()A.小群体对个人的成长有害无益B.要将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C.集体中的小群体对同伴没有积极的影响D.小群体是由性格孤僻、眼界狭窄的人组成的12.下列语句中,能体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关系的是()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13.“不关爱集体的人不用”,这是一家科研机构招聘人才时的首要条件。

对此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招聘人才只需要看招聘人员学历和专业能力B.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C.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基本态度和能力D.集体生活可发展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14.在原子核理论研究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于敏又接到组织交给的氢弹探索任务,他毫不犹豫地表态:“我服从分配!”“氢弹之父”于敏曾经的“转行”经历表明()A.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B.维护集体的利益需要服从集体的安排C.集体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D.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15.法治社会取代人治社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法治要求()①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②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④人们有意识地创制法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暴力法》第十二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也就是说,教育孩子不应该诉诸暴力的形式。

“棍棒之下出孝子”再也不能成为父母实施家庭暴力的借口。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②有了这把法律的“保护伞“,未成年人一定能够健康成长③加大了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力度④这大大制约了家长的教育行为,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A. ②④B.③④C. ①③D. ①②17.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

“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

要批驳张某的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②法律具有强制性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

以上规定表明()A.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B.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权利有保护作用C.我们要维护法律的尊严D.我们应尽到一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职责19.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抚养权。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20.法律信仰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

法律信仰是蕴含在条文之内的精神内核。

法律信仰的养成要其有合理的批判和有效的反思。

树立法律信仰,就要()①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至上③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的内心里④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二、说明题(15分)21.亲情是爸妈额上增加的鹤发,是爸妈眼中无限的关心和帮助,亲情是转单中的一束灯光,给你无可替代的家的感受和温暖。

是的,人间最美的感情使是人世的亲情。

(1)请你分享一个与父母的亲情故事。

(4分)(2)美好的情感有什么作用?(6分)(3)你打算怎样向父母传递美好的亲情?(5分)三、材料分析题(22-24题,共45分)22.某市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以“开心上学,安全回家”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生活中那种“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因为,在十字路口,尽管车多人杂,但是由于有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路面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

如果南北往的车辆及行人各不相让,挤成一团,那么结果将是谁也难以通过。

(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2)请你列举同学当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不少于三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条)。

(6分)(3)培养规则和秩序意识应该从我做起,你打算怎么做?(5分)23.材料一:从村小学到镇初中,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处理能力。

材料二:早上,受到同学们琅琅读书声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

材料三:自我担任我班的黑板报主编后,征稿、催稿、编辑、版面设计……我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编好黑板报,我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感觉自己比以前开朗多了,生活也过得更加充实。

我会更加努力做好这份工作,为大家呈现内容更为丰富的黑板报,让我们的班级生活更加精彩。

材料四:本校七年级(4)班的学习、生活情况:有很多同学进入初中后,面对新环境、新集体,感到很不适应。

刚开学不久,班上就有一部分同学逃避值日,不打扫教室卫生,也很少有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即使怀有一技之长,也怕影响学习而拒绝参加……“集体感”较差。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三,说说集体生活对我们有什么影响?(3分)(2)材料三中的“我”在担任黑板反主编后,收获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四说说“集体”对个人的成长的作用?(4分)(4)根据材料一、二、三,列举“我”的至少3个角色,及每个角色的责任。

(4分)24.材料一: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经常出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骑车闯红灯,甚至出现吸毒贩毒、抢劫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

这些现象跟未成年人的规则意识的淡漠和法治观念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

材料二:16岁的李某买到假货,找老板理论遭到拒绝。

于是邀约几个朋友砸了老板的商店,并打伤了老板。

之后老板报警,李某等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1)请你说说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有何危害?(5分)(2)材料二中李某的行为及其后果给我们什么启示?(5分)(3)说说国家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