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俗话说“一个人的十根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

一个班主任所面对班中几十个同学,也肯定是良莠不齐,情况各异。

特别是对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同学,如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下面是我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要知己知彼
首先要摸清班级中每个后进生落后的原因。

是由于平时行为习惯差造成的,还是家庭原因造成的等等,然后针对每一个同学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奇效。

我们班级有一位李敏同学,性格孤僻,从不主动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主动交往,各科成绩也不理想。

后来我了解到,她父母经常吵架,平时对她的生活和学习不管不问。

我一方面进行家访,劝导她父母一定要多关心孩子。

另一方面让同学们多主动和她交往,班级每次搞活动,都主动邀请她表演节目。

生活中,我经常对她问寒问暖,让她充分感受到来自老师和班级体的关心和爱护。

渐渐地,她的性格变的开朗起来,和其他同学有说有笑,已融入到整个班级体当中,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起来。

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爱心,耐心,锲而不舍的精神。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理解,爱是同情和鼓励,爱是奉献。

教师对待学生要向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尤其对待后进生,更要倾注无私的爱。

唯有爱,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勇气。

唯有爱,才能冰释其心底沉没的自卑。

唯有爱,才能鼓舞他们大胆寻找失落的绿洲……。

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为有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

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班主任一定思想端正,即不随波逐流,也不漠然视之,对后进生要到他们身边去,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许有消极的情绪,给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帮助他们寻找对策,激励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并指导学习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战胜学习中的困难。

同时,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要有耐心,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要对工作中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后进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

教师要正确对待他们转变过程中的反复,要深入了解反复的原因,仔细琢磨,看根子究竟在哪里,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作好转化工作。

教师对产生反复的后进生,仍然要尊重、信赖,要坚定信心,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出现的过错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

当然,我们不能等待学生出现反复再去抓,要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

所以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准备好“打持久战”,否则你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只有在反反复复的教育中,他们才会逐步改掉缺点,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三: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对后进生应多注意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后进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比较活泼好动,有一定的兴趣和特长。

我们要有意发挥他们的特长,一些活动有意让他们自己组织实施,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让后进生有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注意自己的优点,得到别人的赞许、表扬,他们也不离外。

我班有一位同学从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每天都有父母接送。

有一天,他父母有事来晚了,结果我们班的“调皮大王”金毅用自行车把他送回了家。

我知道这件事以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
他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为其他同学做出了榜样。

同时,我又说“我相信他在纪律和学习上也能为我们做出好的榜样”,这时,我看到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四:工作中注意一个“帮”字,多用鼓励语言。

后进生大多有心理上的矛盾:既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比别人落后,被人家瞧不起,即使有了成绩也轮不上被老师表扬;同时又有特别强的自尊心理,即使老师对班级一件小事情的表态也十分敏感,老师稍有不慎就会无意识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这就需要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时候注意一个“帮”字,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入手,给他们更多的具体指导和帮助。

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老师担心课堂上提问他们影响教学进度,因此,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此,我在教学中尽力为后进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努力为他们积极思维开启了闸门。

这对于鼓舞他们的学习信心,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作用是很大的。

后进生的作业一般错误较多,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对他们的作业最好进行面批,把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当面指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这样他们的成绩就能有效地得到提高。

同时在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多用鼓励语言。

鼓励代表着信任,使人产生亲切感。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他强调了鼓励在教育中的良好作用。

五:教育学生要把握时机,适时教育。

作为班主任,要有一双慈母般的眼睛,每天留心观察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从他们的喜怒哀乐的表情中,细枝末节的言行中,掌握他们内心的变化,进行适时教育和引导。

在后进生烦恼时,他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安慰。

班主任这时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促其在解脱烦恼中得到感化。

在后进生困难时,求援心切,班主任应及时鼓励、肯定,并给予具体援助。

在后进生痛苦时,最需要同情和信任,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在后进生激动时,容易出现冲动,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或“冷处理”,或“现场办公”,把他们错误的思想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教育学生,同样的话语,同样的方法,但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收到的效果也会不同。

我班有一位刘伟同学,平时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拖拉,任老师苦口婆心的给他讲道理,就是改不掉坏毛病。

但在一次校运动会上,他凭借自己跑步的特长,连得100米、200米冠军,为班级争了光。

当时大家都把他当成“班级英雄”,他也感到很自豪。

在班会课上,我对他进行了大力表扬:“刘伟同学在比赛中不怕苦,不怕累,奋勇争先,勇夺第一,他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全班同学学习的,我希望他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能努力进取,象比赛中那样出色”。

下课后他主动到办公室来找我,向我保证以后遵守纪律,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希望。

六:平等待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每个老师都喜欢平时表现较好的同学,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对于后进生决不能另眼相看,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他们。

好同学犯了错误,有的老师就好言相劝,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对后进生犯了同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往往对他进行挖苦,讽刺打击。

把小事扩大化,造成不良的后果,严重伤害了这些同学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

班主任在处理后进生违纪的事情时,首先思想要端正,在没有了解清楚问题时,决不能当着全班的学生面前发火,应先把学生叫到一边或办公室细心了解情况,然后再作处理,应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针。

七:反面教材的顿悟教育。

班主任通过介绍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经过,使学生认识到蚁可溃堤的道理,防微杜渐的意义。

并引以为戒,以免积小成多,铸成大错。

我们乡镇派出所的王所长是我们学校的课外思想教导员,我们就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经常请他到我们学校来给学生做思想辅导工作,特别介绍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事例,以及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性,让学生,尤其对那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如果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将积小错成大错,造成严重后果。

同时做这些工作时,也可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反面事例,会更有说服力,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八: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要经常给他们树立好的榜样,做正面的引导。

但这样的榜样不要找的高不可攀,因为这会使他们感觉自己很难做到,从而失去信心。

要找一些原来好人和他们情况相同,但经过后来努力而取得进步的同学做榜样,这样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到,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勇气。

九: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学校的教育工作只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在家庭中,学生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心、爱护,以及督促,那么教育的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我对班级中的每个后进生的家庭情况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的父母都不常在身边,有的忙于做生意,有的外出打工……。

他们大都把子女托付给老人或亲戚朋友照看。

这些同学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指导和管教,放任自流,养成了厌学、逃课的坏习惯,成了“问题学生”。

所以在和父母联系中,我规劝家长尽可能多的抽空多陪陪子女,做好子女的家庭教育工作,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我和每个后进生的家长都定期沟通,以了解他们在家庭的情况,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这样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在转化过程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每个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时,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和经验,你只要运用得当,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