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理解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理解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理解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B.顾吾念之顾:回头看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D.相如引车避匿引:调转解析:选B。

顾:只是,不过。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C.而相如廷叱之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选D。

D项,与例句同,均为意动用法。

A项,名词用作动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状语。

3.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

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

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

解析:选B。

蔺相如并不是怕见廉颇,他宽宏大量,先国家之急,为了赵国的利益,他不愿与廉颇发生冲突。

所以B项分析正确。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如果两只虎相斗,势必不能两个都活下来。

(2)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

二、语言运用5.新疆的最新旅游口号是:中国新疆掀起你的盖头来!请简析这条口号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用《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名,新疆形象随名而出;新娘之喻,虽含而不露,却能让人心领神会;掀起二字充满激情与豪情,使人对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充满向往。

口号似信手拈来,却是匠心独运,其感召力更不必说了。

6.某学校在2011年5月12日的地震演习中,为领导设专用通道视察,而学生通道却很拥挤,逃生的学生挤得差点发生踩踏事件。

对此你有何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谈自己看法的时候要指出这种做法的错误,指出导致这种错误做法的根源,指出这种错误做法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可以从学校应付领导检查和对学生习惯养成等角度展开思路。

答案:严肃的地震演习变成了应付检查的演戏,这是对学生生命的漠视,地震逃生演习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是对最短时间、最短距离逃离生命危险区的智慧检验。

先有逃生演习熟练,后才有紧急逃生的成功可能。

地震演练容不得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对地震灾难而言,每个通道都是生命的通道,分分秒秒都生死攸关。

尽管参观专用通道只是供老师、领导演练时用的,并未规定地震时不准学生用,但此时开设专用通道就是对学生的误导。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祛除(qù)猥亵(wěi)龌龊(wò)笑靥(yè)B.列观(ɡuàn)赝品(yàn)装帧(zhēnɡ)坍塌(tān)C.岿然(kuī)渑池(miǎn)恪守(kè)潜力(qián)D.汤镬(huò)虔诚(qián)挟制(xiá)谈吐(tǔ)解析:选C。

A项,祛读qū,B项,帧读zhēn,D项,挟读xié。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仅仅B.臣等不肖,请辞去请:请求C.独畏廉将军哉独:难道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最终解析:选B。

请:请允许我们。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毕礼而归之A.我见相如,必辱之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解析:选A。

辱与例句中的归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

D项,名词作动词,穿。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拜送书于庭B.臣愿奉璧往使C.从径道亡D.可予不解析:选C。

A项中庭通廷;B项中奉通捧;D项中不通否。

5.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徒见欺D.大王来何操解析:选A。

A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B项,疑问句;C项,被动句;D项,宾语前置句。

二、课内选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请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B.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D.因跪请秦王解析:选B。

含有读允许我之意。

其余为请求。

7.翻译文段中的重点句子。

(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私下里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2)在五步之内,我要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3)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8.秦人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是如何反驳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

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击数牛飨士飨:用酒食慰劳B.赵王让李牧让:责备C.失亡多,边不得田畜田:在野外D.匈奴小入,详北不胜北:失败解析:选C。

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匈奴以李牧为怯徒以吾两人在也B.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C.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D.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解析:选C。

乃:副词,才。

A.动词,认为/连词,因为。

B.假设连词,即使/转折连词,虽然。

D.代词,这/代词,自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李牧大败匈奴的直接原因的一组是()①常居代、雁门,备匈奴②然匈奴以李牧为怯③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④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⑤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A.①④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⑥解析: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