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二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赵王信秦之间。
秦之间言曰: “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
”举兵击赵。
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
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
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
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
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
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
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
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
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
”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赵军固壁不战壁:坚守B.赵使廉颇将攻秦将:率兵C.为假相国假:代理D.顷之,三遗矢矣矢:筷子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赵王因以括为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乃得解邯郸之围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C.壮者尽于长平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夫天下以市道交以勇气闻于诸侯赵1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出赵孝成王昏庸无能的一项是①赵王信秦之间②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③悉更约束,易置军吏④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⑤使乐乘代廉颇⑥赵王以为老,遂不召A.①②④B.①⑤⑥ C.②③④D.①③⑤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份)(1)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
(4分)(2)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4分)(3)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4分)答案: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①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
②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的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
③赵国的使臣见到廉颇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
小题1:试题分析:矢,通“屎”。
小题2:试题分析:A.因,分别是“于是”“通过”的意思。
B.乃,都是“才”的意思。
C.于,分别为“在”“对于”的意思。
D.以,分别是“用”“凭借”的意思。
小题3:试题分析:③是赵括做的事,⑤⑥是赵悼襄王做的事,④可以从侧面表现出赵孝成王的昏庸无能。
小题4:试题分析:尽量采用直译。
第一句:距,通“拒”,相拒,对峙;病笃,病重;将,动词,率领。
第二句:见,见识;以,根据;市道,做买卖的法则;固,本来。
第三句:为之,为了这事;饭,吃饭,动词;被,通“披”。
【参考译文】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
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
秦军屡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
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忌讳的,就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
”赵王于是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
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一样不知道变通。
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
”赵王没有听从,还是命赵括做了大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廉颇的规定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
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国军心涣散。
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有办法,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
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最后投降了秦,结果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自己,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
自邯郸解围五年之后,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他说:“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末长大成人。
”便发兵攻赵。
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音“浩”)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
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
赵王把尉文赐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之职。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
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
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
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
廉颇于是逃奔到魏国的大梁。
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
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
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
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
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
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
”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
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
”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9—11题。
(9分)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9、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3分)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能言善辩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熟悉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见识浅薄11、结合这段文字,说说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有什么优秀品质。
(3分)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9—11题。
(9分)9、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3分。
评分说明:对1处1分。
)10、C(3分)(评分说明:孰:哪一个、谁。
)11、蔺相如: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
廉颇:他知错能改。
(评分说明:一个人的品质1.5分,共3分。
)【课外文言文训练参考答案】负荆请罪【题解】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
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原文呈现】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舍人纷纷议论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原文翻译】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
”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
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
没过多久,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地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