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大禹治水 成语拼音:dà yǔ zhì shuǐ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民谋福。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近代 成语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成语来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 26 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 出岷江。
” 成语造句: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14 回:“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 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折砥柱,破碣石,堕断天地之性。
” 大禹治水的成语故事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
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 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 伯。
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大字开头的成语 大笔如椽 大显神通 大公无私 大逆不道 治水 大腹便便 大器晚成 大放厥词 包含有大字的成语 冒天下之 斗大 奋臂大呼 少壮不努 泰山不让 小巫见大 小时了了 小杖则受 大义灭亲 大材小用 大禹
蚍蜉撼大
不以一眚
胆如
1/5
2/5
3/5
4/5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