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B4排版)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B4排版)

脂肪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同的物质发生有机反应,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也不相同。

以为例,铁的催化下,与液溴发生反应,生成、或;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在有Ni 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溴蒸气反应生成。

强化练习烷烃测试题1、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2、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2H4+3O2――→点燃2CO2+2H2O B.Zn+CuSO4===ZnSO4+CuC.NaCl+AgNO3===AgCl↓+NaNO3 D.CH2Cl2+Cl2――→光照CHCl3+HCl3、所有同系物都具有( )A.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B.相同的物理性质C.相似的化学性质D.相同的最简式4、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的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③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

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氯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7、有两种气态烷烃的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 1.16 g·L-1 ,则关于该混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烷 C.不可能是甲烷和乙烷的混合物 D.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8、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

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与C2H4 B.CH4与C3H4 C.C2H4与C3H4 D.C2H2与C3H69、有一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总体积基本不变。

②再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但气体体积减少。

③把剩余气体在供氧的情况下燃烧,燃烧产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色。

原混合气体含有()A.CO和HCl B.CH4和NH3 C.CH4和HCl D.H2和CO210、在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22.4 L氧气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 )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O(不稳定)→烯烃练习题1.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5N A B .4.2 g 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N AC .1 L 0.1 mol/L 的Fe 2(SO 4)3溶液中,Fe 3+的数目为0.2 N AD .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标准状况下1.12 L O 2,转移电子数目为 0.2 N A2.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L 的O 2和NO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0.5×6.02×1023B .1mol 的羟基与1 mol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AC .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极性键数为6N AD .6.4g SO 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 3,转移电子数为0.2N A3.设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态下,33.6L 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A NB .常温常压下,7.0g 乙烯与丙稀的混合物共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A NC .50mL 18.4Lm ol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2SO 分子的数目为0.46A N 。

D .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 2N 和0.3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A N4.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 .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 .分子式是C 4H 8的烃分子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 .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5.β—月桂烯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 种A .2种 B .3种 C .4种 D .6种6.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是( ) A .3,3,3-三甲基-1-丁炔 B .2,2-二甲基-2-丁烯 C .2,2-二甲基-1-丁烯 D .3,3-二甲基-1-丁烯7.始祖鸟烯(Pterodactyladiene),形状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其键线式如下图,其中R 1、R 2为烷烃基。

则下列有关始祖鸟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始祖鸟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 .若R l =R 2=—CH 3,则其化学式为C 12H 16C .若R 1=R 2,一定条件下烯烃双键碳原子上的氢也能取代,则始祖鸟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10种D .始祖鸟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是一样8.某有机化合物A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30,小于160。

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6.16%,其余为氧。

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碳氧双键的个数为 A .1 B.2 C .3 D.49.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 生取代反应。

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A .乙炔 B .丙炔 C .丁炔 D .丁二烯10.某烃结构式用键线式表示为 , 该烃与Br 2加成时(物 质的量之比为1:1),所得产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乙烯能和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C .气态烃CxHy 与适量O 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则 y=4D .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 2越多,烃中含碳的质量分数越高12.乙烯和丙烯按1∶1(物质的量)聚合时,生成聚合乙丙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是A .①B .②C .①④D .①②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 2CH= CHCH 2-COOH ,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 A .水解 B.酯化 C .加成 D .氧化14.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 A .Cl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CCl 4分子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结构简式 CH 2CH 2D .H 2O 2的结构式:H —O —O —H15.主链上有四个碳原子的某种烷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与它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也有四个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1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将干燥纯净的氯气通入装有湿润的红色纸条的试剂瓶中红色褪去 氯气有漂白性B往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并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 酸性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 证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 取少量BaSO 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沉淀不溶解 BaSO 4不溶于盐酸,且可以用盐酸和BaCl 2溶液检验SO 42-D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后再加入CCl 4,充分振荡 分层,且上层溶液呈紫色CCl 4可作为碘的萃取剂17.已知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因此1,2­二氯乙烯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

下列各物质中,能形成类似上述两种空间异构体的是A.1­丁烯 B.丙烯 C.2­甲基­2­丁烯 D.2­氯­2­丁烯18.对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的所有C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除苯环外的其他C原子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D.除苯环外的其他C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1920.下列有关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B.乙烯是平面分子,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炔烃练习题1.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烯 B.聚乙烯 C.丙烯 D.乙炔2.既可以鉴别乙烷和乙炔,又可以除去乙烷中含有的乙炔的方法是()A.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与足量的液溴反应C.点燃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3.关于炔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B.炔烃分子里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D.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A.氨:将消石灰和氯化铵加热,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乙炔:将电石和水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乙烯:将乙醇加热至170℃,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D.硫化氢:用硫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5.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6.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3月中科院首创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

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B.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C.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都属于纯净物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7.氰气[(CN)2]和氰化物都是剧毒性物质,氰分子的结构式为N C-C 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氰分子中四原子共直线,是非极性分子 B.氰分子不能溶于有机溶剂C.氰气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得到氰化物和次氰酸盐D.氰化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8.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A.先加Cl2,再加Br2 B.先加Cl2,再加HBrC.HCl,再加HBr D.先加HCl,再加Br29.某烃W与溴的加成产物是2,2,3,3—四溴丁烷,与W互为同系物的是()A.乙炔B.2—丁烯C.1,3—丁二烯D.异戊二烯10.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是,而不是的事实是()A.燃烧有浓烟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所在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D.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11.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