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_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六章_固定资产的核算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在使用过程保持原来形态的资产。

其特征如下: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不变。

2.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

3.供自用或出租,不是为了出售。

4.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为: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3、租出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4、不需用固定资产5、未使用固定资产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7、土地•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对于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资产,要确认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该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需要说明的是,如购买电脑软件一般作为无形资产入账,但是如果企业在购买该软件的时候,该软件是附着于某种电脑硬件或者和电脑硬件一起购买,也就是对象化了以后,该电脑软件就和该电脑硬件一起构成固定资产。

对于企业已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五种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①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②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③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④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⑤发现原记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第二节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一、购置的固定资产(一)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有关税金等,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有关税金以及安装费均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待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例6-1: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设备价款40000元,增值税额为6800元,支付运费1000元,安装设备时,领用库存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进价1000元,售价1500元(不含增值税),支付安装费1200元。

(1)支付设备价款、税金、运输费40 000+6 800+1 000=47 800借:在建工程 47800 贷:银行存款 47800(2)领用安装用商品,支付工资等费用将商品用于福利、基建工程,按视同销售处理借:在建工程 2 455 贷:库存商品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1 200(3)设备交付使用,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入账价值 =47800+2455=50255(元)借:固定资产 50255 贷:在建工程 50255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实施方式可分为自营工程和出包工程。

1、自营工程通过“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

“工程物资”:核算用于在建工程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在建工程”:核算企业为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以及改扩建工程应转入的固定资产净值。

例6-2:某企业自行建造仓库一座,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20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34000元,实际领用工程物资(含增值税)210600元,剩余物资转作企业存货;另外还领用了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0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为5100元;支付工程人员工资50000元,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1)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工程物资 2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2)工程领用物资借:在建工程——仓库 210600 贷:工程物资 2l0600(3)工程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仓库 35100 贷:原材料 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100(4)支付工程人员工资借:在建工程——仓库 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5)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 305700 贷:在建工程——仓库 305700(6)剩余工程物资转作企业存货借:原材料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工程物资 234002、发包工程也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但此时该科目成为企业与承包单位的结算科目。

例6-3:某企业建造仓库一幢,出包给某建筑公司承建,按规定先预付工程款80 000元,待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时,再补付工程余款140 000元。

(1)预付工程款时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2)补付工程款时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140 000 贷:银行存款 140 000(3)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 220 000 贷:在建工程 220 000三、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

例6-4:本企业收到乙企业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乙企业记录的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100000元,已提折旧10000元;双方同意按120000元确认投资额。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实收资本—乙企业 120000四、盘盈的固定资产盘盈时:借:固定资产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报批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一、折旧的含义有形磨损: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自然力的影响而发生的实物损耗。

无形磨损:固定资产由于科技进步而在价值上的损失。

折旧:固定资产价值中转移到新产品成本的部分。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规定(1)一般按月提取折旧(2)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3)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提取折旧。

(4)更新改造期间不提折旧;大修理期间照提折旧。

(5)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需重新计算折旧。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上的历史成本,它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基础。

(2)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1)固定资产折旧的空间范围。

企业的固定资产,除下列情况外,都应计提折旧: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②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③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④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则不应计提折旧;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按估计的价值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结算手续后,再按实际价值对原估计的价值进行调整,但不需要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

(2)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范围。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以当月月初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为依据,即: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个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个月起停止计提折旧三、折旧方法我国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6-6:某企业有厂房一栋,原价为5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按有关规定,该厂房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计算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

月折旧率=4.9%÷12=0.41%月折旧额=500000×0.41%=2050(元)(二)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6-7: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6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其报废时的残值率5%,本月行驶4000公里。

本月折旧额=4000 × 0.114=456(元)• (三)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法。

采用这种方法,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各期所提折旧额呈递减趋势。

我国企业采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以下两种(1)双倍余额递减法:先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注意: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的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6-8: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400元。

请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年折旧额。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 × 40%=4000(元)第二年应提折旧=(10000-4000) ×40%=2400(元)第三年应提折旧=(6000-2400) × 40%=1440(元)(四)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例6-9: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0元。

请按年数总和法计算年折旧额。

以后年份依次类推。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企业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车间的固定资产)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其他业务成本(经营出租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支出。

如更新改造、修理费等。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资本化支出:能使多个会计期间受益的支出。

收益性支出:仅使当个会计期间受益的支出。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费用化支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例6-11:2007年1月,公司对一台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护过程中领用本企业原材料一批,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94 000元,维护人员的工资为28 000元。

借:管理费用 137 980 贷:原材料 9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980 应付职工薪酬 28 000第五节固定资产处置•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列入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

•一、固定资产出售的核算•例6-12:某企业出售一栋建筑物,原价2000000元,已使用6年,计提折旧300000元,支付清理费用10000元,出售价为1900000元,营业税率为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