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__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达成等级:________
10.2 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
计分方案:每部分10分记入记分板。
[教学过程]
一、独学自习(内容、学法、时间20M)——学法指导,自研自探!()__________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并在课文中勾画知识点。
要求:独立完成,字迹清晰。
)
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___的单程和_____________,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的形成。
2.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⑴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_____。
⑵青少年不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中国迈向_____________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_____________,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国_____________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知解惑(内容、方式、时间30M)——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讲授分析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展学互动(内容、策略、时间20M)——合作探究,质疑评价!(7—10)
(学法指导:按内容和策略准备组展、班展。
竞评要求:组展,知识点全面,板书快速美观,运用双色笔。
班展,姿态舒展、声音洪亮;自编展语,有导入,层层深入,善解质疑,有结语,组间过渡。
)【展示1】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具体该怎么做?
【展示2】法治时代,道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四、达标查学(5M)——当堂盘点,基础反馈!()
【达标1】青少年应该怎么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五、梳理小结(5M)——学案整理,心得描述!
六、你需要培辅吗?请告知疑惑。
培辅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描述:优()良()不佳()
七、教与学反思: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
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知识梳理】
1.依法办事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2.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什么?
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4.让法律成为信仰有什么作用?
5.人民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
6.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B.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C.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法律的基本特征
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
本该依法处理的争端或纠纷,也往往是通过法律以外的途径解决。
现实折射出中国法治文化的缺失,拷问着每个公民的法治素养。
提高法治素养,我们应该 ( )
A.把不违法作为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
B.积极运用诉讼手段解决所有纠纷
C.淡化权利观念,积极承担义务
D.增强权利与义务意识,提高法治意识
3.俗话说:“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4. 2016年3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家庭暴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身体的侵害,包括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二是对精神的侵害,包括经常性谩骂、恐吓等。
反家庭暴力法 ( )
A.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家庭暴力,促进家庭和谐
B.有利于公民通过法治方式,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C.使未成年人不再受家长批评,保障未成年人成长
D.是解决家庭暴力的唯一方法,彰显了社会进步
5.生活在法治社会,人人学习法律、学会依法办事()
①可以增长法律知识②就能避免犯法
③能够增强法律意识④有利于促进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简答题
1.你遇到这件事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2.中学生小阳在公交车上,看见两个扒手在偷乘
客的钱包。
小阳没有直接喊抓小偷,而是假装肚
子疼请求司机将他送往就近医院(附近有派出所),然后悄悄告诉司机实际情况。
司机以送小阳去医院为由,直接将车开到了派出所。
你如何看待小阳的行为?
【巩固提升】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简称《民法总则(草案)》)2016年6月27日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
作为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奠基引路之举,《民法总则(草案)》审议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你认为《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为什么会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
(2)为开辟一个权利神圣的法治新时代,请你出谋划策。
【拓展探究】
齐某是个生意人,先后多次从钱某处购买煤用于生产,共计欠下购煤款20余万元,并分别出具了5张欠条。
因不想偿还钱某的货款,齐某在与钱某交涉时乘其不备撕毁了欠条,然后驾车离去,钱某当即打电话报警,公安机关将齐某带走。
近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该案,判决齐某偿还钱某货款并支付相应利息。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围绕这个案例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这个案例表明法律具有哪些特征?表现在哪里?
(2)现实生活中,依法办事对我们有哪些要求?
(3)针对这种情况,你想对同龄人说些什么?
六、我的收获。
合理的批判和有效的反思这段话说明,树立法律信仰,就要()
①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至上
③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的内心里④发自内心地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2018年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柳城县人民法院举办揭牌仪式。
之所以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因为我们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 )
①受益者②推动者③参与者④设计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巩固训练】
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该如
何做?
(2)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2.结合材料,请你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
(1)为什么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3)在崇尚法律的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自我检测:
1-4 CCAAA
巩固训练
1.(1)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1)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并提高道德水平。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