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实验教学中心将从实验课程体系、实验中心教学队伍建设以及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中心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 3 大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 1 )“总-分-综”,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体系的“系统化”
结合学科特点,从基础、知识技能和科学素养三条线对现有的生命科学实验课程及项目重新分析归类,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以“总-分-综”的思路来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体系。
总是指:首先全面教授学生生物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理论知识,把进行科学探究的“工具”交给学生;分是指:分学科,组织探究型实验,让学生运用“工具”,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总结科学规律,加强对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的理解;综是指:在经过前两阶段的训练之后,组织综合性实验,由学生对技能和知识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产生学生自主的小课题研究型实验,发挥学生的创新性。
在新的实验课程体系中,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流和能力流将发生变化(图 1 ),随着年级的提高,实验中所蕴涵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含量逐渐减少,综合知识与技
能的比例逐级升高,学生逐级积累的知识与技能,随实验层次的提高而转化为能力的逐步提高,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知识、技能的融合,以及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
所有实验课程中的知识和能力,互相转化,逐级丰富提升,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图 1 实验教学体系中的知识流和能力流
( 2 )“带-评-奖”,加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随着实验教学地位的升高,实验教学中心的作用也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实验辅助工作转向实验教学的主体,因此,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已成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主体之一。
我们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有
一支相对稳定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实验教学和技术人员队伍,但在新人培养、人员配备和激励机制上还不够完善。
对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 )通过各学科组的具有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和实验中心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带”,既把过去教学中我中心的好的教风传下来,又能使青年教师很快熟悉情况,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通过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有效沟通,把近年来学科的发展和中心过去积累的特色进行融合,快速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 2 )对已有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以评促教。
在教务处的支持下,我们实验中心与学科教学论组的教师合作,对实验教学过程评价进行了立项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准备在实验教学中逐步推广。
3 )探索有效的奖励和淘汰机制,创造发展空间,促进实验中心教学技术人员不断提高。
( 3 )“联-建-放” ,充分利用中心条件和科研资源建设大学生创新平台,扩大实验教学范围、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 )大学生课外科研实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参加教师科研活动以及在科研实验室进行课外创新活动方面有着优良传统,但是,以往多数是出于自发状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不断受到挤压,而实验中心受场地限制无法继续扩大。
近
年来,我们认识到,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应该是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广义上属于实验教学,为此,实验教学中心有义务和能力,与专业学科组的科研实验室联手创建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平台向本科生开放。
通过这样的“联”,充分利用现有一切教学资源,在有限的资金、设备和实验场地条件下,为实验教学提供最大化的硬件软件支持。
2 )中心抓住闵行新校区生命科学实验楼的规划建设,扩大建设中心自己的创新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实践、实习的综合性教学基地。
同时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建设校外基地。
3 )在充分利用整合各方面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我中心将向全校各专业开放,把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辐射到各个不同学科,把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辐射到不同学科。
同时也将向校外开放,尤其是在上海市中小学Ⅱ期课改的当口,为中学生命科学教育的师资培训尽师范大学所应尽的责任,使我中心真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