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高后勤保障三种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城市要地防空作战,预备役部队应按照“整体、快速、高效、持续”的要求,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灵活措施,精心组织后勤保障,以强有力的后勤支援,确保部队作战任务的圆满完成。
提高后勤保障指挥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的反空袭作战,预备役部队后勤保障力量分布面广,专业复杂,组织协调难度大,必须建立统一协调、军地一体、反应快速的后勤保障指挥中心,在力量使用上统筹兼顾,在保障行动上协调一致,以提高后勤指挥效能。
一是确立顺畅的指挥关系。
建立区域性后方指挥所和相应的分群指挥所,负责城市要地防空作战后勤保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军地后勤保障力量,形成上下衔接、纵横相连的一体化后勤保障指挥网。
二是运用先进的指挥手段。
利用城市科技产业相对集中的优势,有计划地征用地方通信频道和设备,开发具有信息处理、保障任务预测等功能的软件,实现后勤系统联网,提高后勤快速反应能力。
三是采取灵活的指挥方式。
应努力做到逐级指挥与越级指挥相结合、以逐级指挥为主,统一指挥与委托指挥相结合、以统一指挥为主,地面指挥与空中指挥相结合、以地面指挥为主,以适应城市要地防空作战的需要。
提高后勤防卫生存能力。
现代作战,大中城市是敌空袭重点,后方指挥所、后勤设施在其区域内易暴露,更易遭空袭,必须强化后勤的防卫和生存能力。
一要讲究“藏”的策略。
认真研究高技术侦察与高技术武器装备打击的特点和规律,找到有效对策,藏好后勤目标,隐蔽后方活动,防止或减少后勤损失。
二要活用“防”的战法。
灵活运用战法,如对不便于机动的重要目标较集中的区域,实施重点防守,采用要点防守兵力与机动防守兵力相结合的部署等等,通过严密组织,确保后勤防卫、特别是对预备役部队的不间断补给。
三要强化“打”的能力。
应集中后勤所掌握的防卫力量,机动灵活部署,打防结合,充分发挥预任官兵地形熟、情况熟的有利条件,综合运用各种兵力兵器,积极有效地防敌打击,保存力量,待机破敌。
提高后勤保障持续能力。
应贯彻持续高效的后勤保障原则,在实施不间断保障的前提下,注重提高保障的时效性。
一是合理编组力量。
要根据高炮群战斗编成,确定后勤保障重点,统一编组使用地方后勤力量,使之具有供、救、运、修、防等多种能力。
同时,为适应高炮作战快速机动的特点,建立若干快速机动保障群和快速机动保障分队,尽量以车代库,以动求稳,确保在动中对实施跟随掩护的对空火力单位进行伴随保障。
二是加大物资储备。
应按照作战预案要求,将适宜预置储存的战备物资提前存放在主要战役方向或预定位置。
在储备布局上,要按照军民结合、品种齐全、综合配套的原则,专用物资多储、通用物资少储,重要物资多储、一般物资少储,做到品种与数量配套、规格与型号配套、主要作战物资与特需物资配套。
三是抓好平时训练。
把应急保障力量训练同正常的年度训练结合起来,按照先基础后应用、先技术后战术的思路,做到有计划,有标准;充分利用部队演习、担负重大保障任务等时机,有意识地全面锻炼摔打部队;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反空袭作战后勤保障特点规律研究,重点围绕趋利避害,以劣胜优,积极探索有效制敌的新战法。